驻地记者应尽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式融合转变

    郭威

    【摘? 要】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组建,从业者应迅速实现业务对接与融合以适应新的报道需求。本文通过广播电视大型报道《中国蛇岛探秘》这一实践,分析驻地记者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不同需求下,如何以“角色互换”的方式,尽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式融合转变。

    【关键词】融合 广播 电视 记者

    【中图分类号】G222? ?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立,集中全部力量,调动全部资源,切实提高广播电视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加强党的舆论阵地的集中建设管理,应对新媒体蓬勃发展带来的广泛冲击。同时,总台对驻各省市区记者站提出了“有序推进国内记者站整合,注重产生化学反应,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壮大广播电视阵地”①的要求,总台央广、央视国内记者站的融合随之全面展开,涉及新闻报道、后勤保障、党务活动、业务研讨等各个方面,大量融合报道成果不断涌现。

    笔者所在辽宁三站(央广辽宁站、大连站,央视辽宁站)进行了媒体融合的探索,并逐渐将融合报道打造成了驻辽记者站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涵盖了连线、直播、录音和摄像报道以及信息专报等几乎所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形态,利用新媒体手段与平台重点进行新闻报道的融合创新。2017年五、六月,三站就进行了15场传统大屏、广播及新媒体融合直播,采制录音、摄像、内参报道百余篇,强化“科学统筹内宣与外宣,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既锻炼了队伍,又提升了记者融合视角下的采、编、播能力。

    2017年6月底,辽宁三站进行了为期7天的《中国蛇岛探秘》大型采访报道,从主题甄选、报道形态、节目采制、采访对象衔接到播发平台全面创新,打通了全制作流程的融合实践。通过这次报道实践,笔者认识到,融合要打破以往长期形成的、固有的广播思维,要进行身份和角色的互换,从不同视角去审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②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式转变。下面就以《中国蛇岛探秘》报道为例,具体解析化学式融合之变。

    一、打破固有的媒体思维

    报道从一开始就是广播电视记者的联合行动。所以在报道之初虽然是在电视记者安排设计好的按电视播出要求的方式下进行采访,但是广播记者认为通过画面和通过声音表达内容、讲述故事应该没有明显的差异,结果,当实际操作的时候,受广播思维影响,“出现了忽略画面这一问题,新闻表达的事件没有捕捉到,或者采访现场没有文字要表达的现场画面,给后期编辑电视新闻画面时带来致命的问题。”③

    在选题分派时,笔者选择了平日在广播报道中较为擅长的两个人物故事进行摄像采访,计划采用特写的形式来表达人物特点。在与采访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后,便约定采访对象与摄像记者开始采访拍摄,没想到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拍摄开始后,笔者忽略了与摄像记者的沟通交流,当用自己固有的报道思维和采访方式引导拍摄的时候,摄像记者马上提出了异议——采访对象表达的内容没有画面来支撑。如:记者在《蛇岛夫妻》的报道写作中,曾写下了儿子登岛探望因工作原因长期未能见到的父母等内容,但这却无法用画面来展现。拍完之后,笔者立刻与摄像记者进行沟通,得知一个下午的拍摄能用的画面寥寥无几。笔者开始试着用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进行构思,经过十几次与摄像记者的反复沟通,推倒重来之后,删除了大量无法用画面表现的内容,在以画面素材能够实现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拍摄。

    德国广播特写专家彼得·里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说:“广播特写主要运用各种丰富的音响,利用立体声的方向感和位移感,组成一幅音响画面,尽量不用解说词。”而“电视记者需要与摄像配合组成默契的搭档,根据采访主题选取最具表现力的画面”。④

    广播特写与电视报道同样需要画面,此中的异同只有当两者真正结合起来的時候,才能让记者体会到。

    二、掌握不同于以往的表达方式

    在《蛇岛夫妻》和《蛇岛环保人》的新闻写作中,从题目、导语到正文,笔者都是采用广播录音新闻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比如题目,因为平常的广播新闻一般不会播发题目,所以通常广播记者并不是特别在意题目的设计。笔者起初把两篇内容的题目分别设计为《蛇岛“探夫记”》和《新“哺”蛇者说》,然而团队中的电视记者则指出,电视新闻需要在屏幕上配发文字,这两个题目容易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建议改为《蛇岛夫妻的短暂相会》和《新“哺”蛇者说:守护蛇岛的人》。录制完成观看播出报道时,笔者才发现经过修改的题目明白易懂,十分贴近采访对象的生活,也利于观众接受。另外,在新闻的讲述方式上,广播和电视的语言表达也不同。因为广播是需要通过声音来进行人物身份的介绍,笔者就曾在报道中写道:“说话的人是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法律宣传科科长杜敏,她询问的则是她的丈夫、也是同事——保护区科研信息科科长王小平。”电视记者则表示,电视报道时画面上会配发人物信息,这部分内容对于电视语言而言就显得多余了。

    三、改变报道习惯

    广播记者和电视记者会有明显不同的报道习惯,如肢体动作、语言、面目表情等,往往并不自知,不易改变。此次《中国蛇岛探秘》大型报道包含了广播电视连线直播、录音、摄像报道等多种形态,广播电视记者平时的习惯就成了“掣肘”。广播记者因以往没有镜头的限制,一旦在电视大屏出镜报道时,就会出现惯性的表情,如一位广播记者出镜介绍黑尾鸥和蛇之间的“蛇鸟大战”时,习惯性地耸动眉毛,频繁地眨眼,躲避镜头。回看画面时,这些细节非常明显,而且让人感觉不舒服。平时广播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为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所期待的内容,常常会用手上的动作对采访对象进行鼓励引导。然而在电视报道中,这一习惯也被无情暴露。如笔者采访环保工作者时便时常招手,虽然动作幅度不大,但却成功“抢镜”,观众的注意力被转移。同样,电视记者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在平时进行电视报道的正文口播时,为了避免观众被声音吸引而忽略画面,他们经常会压低声音表述,可是广播口播讲究清晰明确,引人入胜。这些看似都是细节,但是体现出新的传播方式带来的新要求,需要大家仔细琢磨,慢慢领会。

    四、豐富经验技巧

    广播记者通常是一两个人完成整个报道作品的采制,善于设计声音“现场”,对“声音”素材有着明确的诉求,对已有素材能否剪辑、合成、压混有着清晰的预判。而电视记者在完成对采访对象的采访后,便由摄像记者按照文字稿件或记者的讲述拍摄其他需要的画面,而后进行剪辑。所以,电视记者在完成广播录音报道时,便出现了因缺乏对录音素材的掌控而无法进行现场塑造的问题。加之精彩的瞬间稍纵即逝,无法复制,报道就会留下不小的遗憾。另外,为了能够让听众准确接收到信息,广播记者通常会将一个句子拆解成若干词语,口播时着重强调其中的一部分,以起到提示的作用,而放到电视上会显得有点弄巧成拙。另外,广播记者在进行电视直播时,不熟悉插播备片的“提示器”,经常无法同步实现具有现场感的表达。特别是在“出镜”时,眼睛应该看着摄像机闪烁的提示灯,这样观众看到的记者目光才是直视的。这些技巧和经验都是笔者在广播电视融合报道中的重要收获。

    五、发挥各自优势使报道趋于完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⑤。全媒型记者应“熟悉各种媒体的特点与能力,充分利用不同载体优势,在超越单一媒介的新闻报道方式基础上,形成一种更加丰富的,适应媒体融合需要的新的新闻报道模式”⑥。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要实现真正的融合,广播和电视记者都要在实际操作中认真总结思考,将各自优势在彼此的报道中进行合理的发挥,进行丰富改良和补充,要将彼此传统报道中的经验、优势、技巧彻底地融会贯通,使其在新媒体报道应用里显现出蓬勃的、新鲜的生命力。

    在《中国蛇岛探秘》报道中,一线广播电视记者通过“角色”转换,创作符合新媒体平台需要的新闻作品,这既是对新领域的学习和扩展,也是一个对新媒体作品进行审视的最好机会,这一碰撞也带来了各自报道形态风格的直接变化。如:央广记者在采写电视新闻特写《保护区夫妻的短暂相聚》时,运用广播特写现场音响塑造人物的优势,对人物对话的原现场场景大量保留,将隐藏的深意渗透出来,报道结尾部分通过马达音渐渐减弱的留白,让离别的愁绪自然地在受众的心里产生。报道播出后,受众评价这样的“新闻会说话,特别有可看性,看后感动到哭”。同样,央视记者在进行广播特写《蛇岛守护人——毕恒涛》的创作中,用一贯简明扼要的表述为塑造的人物留下了“更多的亲自表达”的可能,让人物自己去“塑造”人物,听起来清新明了,更具感染力。除此之外,在三场新媒体直播中,电视记者开始借鉴广播记者对更多延展信息进行补充和介绍的方式,而广播记者也开始结合可以看得见的道具来进行更加直观的表述讲解,使得直播不仅在纵深挖掘、广度延展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也改变了以往央广新媒体直播常出现的“言”而“无物”的局限。

    《中国蛇岛探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三站在总台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个发稿平台进行了长达7个多小时的直播,播出录音、摄像、连线报道百余条,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刊发图文、音视频报道200多篇,央视新媒体部对播发的报道进行重新编辑,制作出了一批衍生的广播作品。其中2018年6月30日的《新媒体直播人》在新浪微博创造了点击量近500万人次、冲上新浪微博热搜首位的好成绩,获得转发及评论上万次。

    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的趋势,融合报道实践也变得日趋常态化,并进入到了不断向纵深发展推进的阶段。我们只有主动把握实战报道中难得的机会,从“相加”到“相融”,占领新媒体阵地,通过记者角色的转换,在“量变”中实现“质变”,实现自身转型升级,集广播电视的优势技能于一身,打造出新时代的精品力作,通过创新融合方式,使总台成为多层次、多方向的舆论矩阵,才能在全媒体环境下发出最强音。

    注释

    ①《慎海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推进国内记者站融合工作》,中文网,http://ygzq.cnr.cn/20180622/t20180622_524278707.shtml.

    ②《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③郝也:《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广播电视两栖记者》,《记者摇篮》,2016年第3期。

    ④唐佳菲:《从广播记者到广电全能型记者的变与不变》,《辽宁广播电视学刊》,2013 年第6期。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⑥柳邦坤:《媒体融合、融合型记者与新闻报道创新》,记者网,2015年5月19日,https://www.jzwcom.com/jzw/63/10052.html.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台总台央广驻辽宁记者站)

    (本文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