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学习中的社交生活》评介

    【摘要】语言社会化理论多关注个体,尤其是个体的身份、动机和互动能力,对宏观环境和群体的关注不足。《出国学习中的社交生活》是第一部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探究语言社会化的专著,分析了社团的群体社交网络和个体的社交网络形成与发展对人际互动和语言发展的影响,从不同层面解释了语言社会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对该书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出国学习;语言社会化;社交网络;互动能力

    【作者简介】梁文阳,中国民航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9SK108)的阶段性成果。

    所有二语习得理论都承认语境在理解二语习得中的核心地位:语境是二语习得发生的场所,有助于解释习得的过程和结果。研究较广泛的语境包括国内课堂语境、沉浸式语境和出国留学语境。后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熱点,研究视角不断拓宽。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来自社会学的社交网络分析理论研究留学生人际关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出国留学中的社会生活》是第一部将社交网络分析用于出国学习语境的专著,该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究出国学习语境下的留学生社交网络、人际互动和语言发展的动态关系,管窥留学生的社会生活。本文对该书作简要介绍并加以评述。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序章”,包括第1~3章;第二部分“社交网络的形成和转型”,包括第4-6章;第三部分是“人际关系的过程”,包括第7、8两章;第四部分是“参与社交互动”,包括第9、10两章;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启示”,包括第11、12章。以下扼要介绍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引言”介绍成书之动机、目的和各章内容提要。作者首先指出,当前出国留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争议和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是留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经历尤其是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不同引起的。该书选择了三个在日本开展的短期语言项目,研究留学生二语语言社会化过程,尤其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相互关系和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作者最后介绍了各章内容。

    第二章“出国留学的语言发展”综述出国留学语境下的相关研究。过去的几十年间,海外留学研究经历了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的演化,研究问题从出国学习是否有效转向探究出国学习如何有效,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四大趋势。作者在综述了相关研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结果导向的研究虽数量丰富,但研究发现不一致;以过程为导向的研究视角狭窄,多关注目标语言特有的语言项目,对互动能力的研究不足;其次,以往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多以研究个体为中心描述局部网络,没有捕捉社交团体的全貌;通过量化手段讨论人际关系和语言发展的关系,未深入探讨人际关系形成的复杂过程;最后,当前研究关注互动的数量和频率,忽视互动中语言使用的具体过程和变异。

    第三章“研究社交网络和互动”主要介绍了研究方法。作者指出,将社交网络分析和会话分析结合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创新。作者认为,虽然二者的哲学渊源不同,却又有相似之处,可以互补:其一,二者均注重社会互动,会话分析侧重主体间性,社交网络分析侧重社会关系;其二,二者都是结构导向,会话分析关注个体间社交互动的结构,社交网络分析关注关系结构,而社交互动能促进关系结构的形成;其三,二者均注重实证研究。作者随后介绍了研究地点、受试、数据类型和数据的收集、分析过程。

    第四章“封闭型网络”介绍项目A所形成的社交网络类型。作者首先介绍了项目A中的环境,包括校园、教学项目、住宿、课外活动等。在分析了网络大小、密度和距离以及第一周和第八周的网络结构之后,作者认为,项目A中孤岛型物理环境以及严格的语言政策对项目A封闭型社交网络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项目A中的社交网络可称之为封闭型社交网络。该网络的特点是网络密度高,距离短,界限清晰,成员间联系紧密,不易和社交团体外的人员建立新的关系。虽然该类型社交网络相对固定,但学习者能动性对社交网络结构亦有一定影响。

    第五章“开放型社交网络”介绍项目B所形成的社交网络类型。作者首先介绍了项目B中的环境,包括校园、教学项目、住宿、课外活动等。在分析了网络大小、密度和距离以及第一周和第八周的网络结构之后,作者指出,项目B的社交网络可称为开放型网络,该网络的特征是留学生与大量当地人发展社交关系,寄宿和课外作业是塑造这种网络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校住宿和寄宿的留学生形成的社交网络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也就是说,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存在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类型的人,内向型的人会和项目内的人员加强联系,而外向型的人会寻求项目外的社交关系。

    第六章“崩塌型社交网络”介绍项目C所形成的社交网络类型。作者首先介绍了项目C中的环境,包括校园、教学项目、住宿、课外活动等。在分析了网络大小、密度和距离以及第一周和第八周的网络结构之后,作者指出,项目C形成的社交网络可称为崩塌型社交网络,项目之初就不太紧密的网络在项目结束时变得更加松散,支离破碎。

    第七章“成为外向型的人”分别介绍项目A中的Rose、Ken和Lily三个个体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动态。Rose性格活跃,期盼通过留学提升日语口语能力,结识本地学生,克服焦虑情绪。在项目之初(第一周),Rose在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和团体内成员及当地学生关系良好,但在项目中期,由于和日本舍友关系不佳,部分留学生打破语言承诺,Rose开始使用英语,和部分留学生关系紧密,有意疏远日本学生,和当地学生形成了“广泛但不亲密”的关系。Ken没有明确的留学目的,在项目开始时处在社交网络的边缘位置,由于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所以形成了较广泛的社交关系,同时他和他的舍友也形成了亲密的关系,这和Rose 的情况不同。Lily想要进一步提升她的日语水平,在项目开始时她在社交群体中既不是中心位置又不是边缘位置,在项目结束时她的中心性指数最高,虽然她的连接不多,但是这些连接非常强,这和Rose的情况刚好相反。作者指出,Rose、Ken和Lily 虽然表面上看都属于外向的人,但他们却经历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化过程,背后的原因除了和各自的出国目的和定位、脾性不同之外,还和社交网络所能提供的给养有关。

    第八章“不合群者”聚焦三个不合群者的人际关系形成过程,即项目A的Joe、项目B的Stan和项目C的Lucie。Joe的社交圈子较小,只和特定的几个人交际,希望找到一名学习伙伴,他最亲密的朋友是日本当地学生Jiro,二人脾性契合,都热爱学习,是彼此的学习伙伴,他们形成的关系可称之为“狭窄但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和Rose“广泛而不亲密”的关系截然相反。项目B的Stan是一名日本裔美国人,他渴望和喜欢运动的白人结交,有意和项目里的其他亚裔学生疏远,希望通过项目提升日语水平,尤其是对口语会话的理解能力。项目之初,他在群组中处于边缘位置,通过访谈表示他有意和参与者隔开。第三周后,受高中同学突然离世的打击,他不再上课,仅和一名项目外的成员Fei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和项目其他成员完全隔离。项目C的Lucie是一名59岁的日语初学者,从第一周开始便有意和项目的其他成员疏远,自始至终处于社交网络的边缘位置。作者指出,他們三人虽远离人群,很少出现在公共视野,都属于不合群者,但他们却经历着不同的社交过程。

    第九章“Rose的互动模式”展示Rose频繁参与多方/多个互动的能力,即在参与一个会话时常以旁听者/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到同时进行的其他会话中。会话的分裂和融合在Rose的互动中频频出现,这和她形成的“宽泛而一般”的社交关系密切相关。为了能够在不同会话间灵活切换,Rose使用了多种互动资源。作者以一个片段对此进行说明,如使用话语标记语“eh”和“demo”、展示认知主体、玩笑和语言游戏以及手势、表情等非语言资源。Rose对待使用英语的态度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由于语言承诺的存在和中期打破语言承诺事件的发生,Rose 经历了从坚持语言承诺到对他人使用英语表现出宽容态度再到自己也开始公开使用英语的转变。Rose在访谈中表示,她一开始遵守语言承诺,抵制使用英语是为了学习日语,后来使用英语是为了加强和项目其他成员的关系。

    第十章“Joe的互动模式”向读者展示谈话对象的不同是如何影响Jiro的互动角色、话题选择、资源使用的。和Rose频繁地参与多人会话不同,Joe进行的几乎都是一对一的对话。在Joe和Makoto的互动中,二人的角色不均衡,Makoto不停发问,占据提问者的角色,而Joe被动应答,充当回答者的角色。在Joe表达时,Makoto会不等对方说完而抢话,甚至无视对方话题而自顾自地提问,转换话题。不同于和Makoto的互动,在Joe和Jiro的互动中,二人均匀分配信息寻求者、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体现出知识不对等。在一次Jiro发起的第三方抱歉片段中,Joe运用多种互动资源鼓励Jiro说下去,自己是倾听者的角色。Joe和Ethan的互动体现出知识对等性,同样是参与第三方抱怨,Joe和Ethan通过展示相似性和共知或认知协同共同构建第三方抱怨,二人共同成为抱怨的倾诉者和倾听者。

    第十一章“拼成整体”从整体观视角出发,分析三个项目中的社交网络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如何向各自的成员提供给养和制约。在封闭型网络中,社会影响是一种融合的过程,通过团结、等级和竞争传播,开放型网络给予成员更多社会资本及支持,个人差异在这种环境中被放大,因此开放型网络是一个分化的过程。崩塌型社交网络提供的给养匮乏。因此,本研究的一个根本观点是社交网络受个体能动性和环境的影响,社交网络由参与者创造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社交互动。对于发展和学习,作者认为发展不仅包括互动能力,还应该包括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方面,如概念、价值观、规范、意识形态、情感和新自我等。互动能力的发展可以看成是互动方法的多样化和人际关系的多样化。最后,作者重新思考了语言和语言能力。作者提出,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可以调用的诸多资源中的一种,超语言(translanguaging)强调使用多种语言跨越语言、文化和社会界限,多模态是资源使用实践的一部分。

    第十二章“为各方带来的启示”首先对留学生、任课教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提出建议,重点解释本研究对其他研究人员的启示: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多地点、多数据来源、多分析框架可以作为今后开展研究的范例,以确保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可比较性;研究对发展的本质提出新的看法,除了研究发展在时间上的变化外,还应关注发展过程的空间变化,即社交网络和群组的多样化。最后作者指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社交网络的空间发展这一角度捕捉二语发展的实质。

    二、简要评价

    本书结合社交网络分析和会话分析,从整体观出发全面考察出国语境下留学生社会化的具体过程,探究社交网络、人际互动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研究方法创新,结合会话分析和社交网络分析,凸显社会化进程的整体性。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即会话分析和社交网络分析相结合。留学语境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将出国语境视为“黑匣子”,关注出国留学是否有效,通过量化手段考查其对特定语言技能的影响,并常和国内课堂语境作对比。这类研究由于把出国留学环境视为单一静态构念、考查的语言技能和评估工具不同,研究结论往往前后不一。第二大类研究试图打开“黑匣子”探究其内部结构,关注出国留学如何有效。这类研究多采用社会派理论,如语言社会化、实践社区,研究身份、能动性、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影响。但这类研究常孤立地研究某一个部分,或利用会话分析捕捉留学生参与社交互动的微观结构,或使用社交网络分析以留学生个体为中心单向性地研究人际关系,而作者创造性地将两者结合,借助社交网络分析从个体、团体和整个项目三个方面展示人际关系在项目始末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利用会话分析从微观层面捕捉留学生的交际动态和利用的互动资源,通过对互动的细致分析展示社会现实的时间结构。两者的结合让我们既能看到个体因素(如性格、能力、动机和身份等)、社交活动的参与情况、社交网络中的定位和环境因素如何相互影响人际关系及社交互动的相互影响,导致每个留学生独特的留学经历的产生,又解释了留学生社会生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第二,研究对象在宏观因素上具有高度可比性,数据来源多样。作者选择的三个项目都位于日本的关西,具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和历史等宏观环境,但每个项目的住宿、提供的课外实践机会、语言政策等不同。三个项目既具有可比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洞悉项目特定的因素对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提供证据。从数据收集方法来看,作者使用了观察、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录音和摄像等方法。这种多地点、多渠道的数据为研究发现提供三角验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全面刻画留学生的社会生活,对于从生态视角整体理解社会化至关重要。

    第三,本书为理解二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在出国学习语境中,语言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的发展观较为狭隘,多从特定语言和文化目标,尤其是语用能力的角度考量发展。作者提出,语言社会化是一个从童年到成年再到老年的不停发展的过程,应将二语发展视为母语习得的连续过程,不仅包括互动资源的校准,还应包括意识行为、文化、新的自我等方面的发展。作者认为,二语发展的前提是人际关系的多样化,这种看法不同于实践社区理论下新成员和老成员的区分。作者从整体观考查社交网络、人际互动和发展的相互关系,为理解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定不足。作者选择的三个留学项目持续时间短,仅6至8周,社交网络是否尚在变化之中,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呈现出新的特征,对于这一问题还需要更长期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北美的留学项目以短期为主,平均时长在6至7周,而欧洲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支持留学生出国3至12个月,来华留学生出国时长大部分在1至4年之间,关于人际网络发展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欧洲和中国等国家还有待更多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

    总的来说,本书全面勾勒了出国学习项目中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二语习得、语用学、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参考。

    参考文献:

    [1]Taguchi, N. Contexts and pragmatics learning: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study abroad research[J]. Language Teaching, 2018,1:124-137.

    [2]DeKeyser, R. 1991. Foreign language development during a semester abroad. In B. Freed (e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and the Classroom[C]. Lexington, MA: D.C. Heath, 11991:04-119.

    [3]Freed, B. 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a Study Abroad Context[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4]Sanz, C. & A. Morales-Front. Introduction: issues in study abroad research and practice[C]. In Sanz, C. & A. Morales-Front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tudy Abroad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2018:1-16.

    [5]Dewey, D. P., Belnap, R. K., & Hillstrom, R. Social network development,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uring study abroad: Arabic language learners perspectives[J]. Frontiers: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 2013,22:84-110.

    [6]Isabelli-García, C. Study abroad social networks,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In M. DuFon & E. Churchill (eds.). Language Learners in Study Abroad Contexts.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231-258.

    [7]Shiri, S. The homestay in intensive language study abroad: Social network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15,1:5-25.

    [8]Kinginger, C. Language Learning and Study Abroad: A Critical Reading of Research[M].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9]Schieffelin, B. B., & Ochs, E.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0]Lave, J., & Wenger, E.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Isabelli-García, C. L. & C. A. Isabelli. Research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Study Abroad Learning Environment[M]. Cham,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12]中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OL].http://studyinchina.cscse. edu. cn/publish/ portal19/tab839/info6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