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陈阳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检验科中送检的1000份血液样本,这些血液样本送检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回顾性研究血液样本相关资料,查找不合格样品,并分不合格原因。结果 1000份血液标本中存在141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导致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标本污染、抗凝剂使用错误等。结论 医院进行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过程中,要核对好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采集和检验过程要遵守相关规定。

    【关键词】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

    血液循环参与到了人体各个器官的代谢功能,临床上可通过对人体血液样本中各种物质的检测,辅助医生诊断疾病并分析患者病情发展情况[1]。因此血液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可避免医务人员在诊断患者病情时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防止因延误病情而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想要避免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出现错误,首先要了解导致样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医院检验科中送检的1000份血液样本,这些血液样本送检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这些血液样本提供者的年龄为2~83岁,检查项目包括微量元素、肝功能、血糖、乙肝抗体、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等。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医院检验科中送检的1000份血液样本,这些血液样本送检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从1000份样本中查找不合格样本,对不合格样本从采集、保持、送检到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导致样本不合格的原因。

    1.3 判定血液样本不合格标准

    血液样本不合格标准为:(1)样本中存在凝固现象。(2)样本量少。(3)样品浑浊。(4)样品中存在杂质。(5)样品送检时间过长。

    2 结 果

    在这1000份血液标本中,存在141份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分析发现导致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标本污染、抗凝剂使用错误、标本容器选用错误、采集过程不规范、送检时间过长、标本供应者信息不全、乳糜血及输液侧采血等。见表1。

    3 讨 论

    3.1 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原因

    本研究表明,导致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

    (1)凝血:①将血液样本注入试管后,没有立刻摇匀样本或摇动试管动作敷衍不符合要求,导致血液凝固。②血液样品提供者存在贫血、血管过细等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在为其进行抽血时无法快速抽取到足够血液,被动延长了血液采集时间,导致血液样本较长时间停滞在注射器中,出现凝固现象[2]。③血液样本在采集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采集量,采集血液量超过了标准要求,但在添加抗凝剂时仍按照标准量进行添加,导致抗凝血剂不足,血液出现凝聚状况。

    (2)溶血:①工作人员缺少工作经验,细节方面处理经验不足,例如在为患者扎好止血带后,并未立即进行抽血,导致患者穿刺侧静脉较长时间处于受阻状态,血液中乳酸含量升高,导致溶血发生;在穿刺点涂抹碘伏消毒液后,立即进行穿刺取血,导致未干透的消毒液随穿刺针进入血管并融入血液样本,导致血液样本出现溶血现象,等等。②样品在送检过程中受到了剧烈的震动,导致血细胞遭到破坏,或者震动后样本中产生泡沫,在泡沫干燥后导致血细胞遭到破坏,进而发生溶血。③标本供应者血液循环较差,存在贫血、脱水等症状,导致血液抽取较难,操作者过度拍打其穿刺周围皮肤,导致溶血发生。

    (3)采血量不足:①患者体质较差,静脉中血流量较低,无法抽取足够血液。②操作者血未仔细检查抽血工具,导致采血管负压不夠或使用一次性针管时针头与针管之间连接不紧密。③操作者动作不规范,未抽取足够血液便取出穿刺针。

    (4)标本污染:①采血时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不彻底[3]。②操作者在采血前为检查一次性操作设备的密封性,导致使用了密封性遭到破坏的一次性采血用具,造成血液污染。③样本在保存过程中与尿液样本、粪便样本等隔离不充分,导致污染发生。

    (5)标本容器选用错误:操作人员缺乏责任感、过于大意,未仔细阅读检验单,或者其专业水准不达标,不知道检验项目与标本容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致采血时标本容器选用错误。

    (6)送检时间过长、标本供应者信息不全: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和大意,未按照要求进行工作,存在偷懒耍滑心理。

    (7)乳糜血:标本供应者在采血前24 h内使用过大量的高脂肪食物,导致取血液中脂肪含量超标。主要是工作人员在采血前未仔细询问所导致的。

    (8)输液侧采血:输液测静脉中血液会被药物稀释,且此血液中含有一定量药物成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3.2 解决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缺乏或操作技能不熟练所导致的。针对上述问题,解决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对策为:

    3.2.1 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及工作

    制定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及检验制度,为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采血前仔细阅读检验单,选择适宜的采血用具,并仔细检查一次性用品的密封情况及其他工具的完整性,并仔细核对被抽血者个人信息并做好并贴牢标签;采血时对验血者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仔细消毒,带消毒液干透后置入穿刺针;将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可长时间扎紧;根据规范采血方法进行采血操作,保证血液采集时间、采集量等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加入抗凝血剂;无论再忙也要及时将血液样本在规定时间内送入检测室,并保证运送过程样本保持平稳状态等。

    3.2.2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在每个岗位中选定责任人。发现血液标本出现不合格问题后,迅速进行原因分析并追溯到具体岗位,对责任人及操作失误者分别进行相应惩罚。同时,对于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内没有出现错误的岗位进行不同等级的建立,如增加绩效奖金、年底奖金或发放荣誉证书及奖品等。这样可以使岗位内人员相互监督,通过强制手段增加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各岗位人员的凝聚力。同时相应的奖励制度还可以增加岗位人员相关帮助、共同努力的积极性。

    3.2.3 加强技能培训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为:①规范采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并从小细节处进行重点培训,如止血带的使用、抽血时间的控制、检查操作用品的方法、采血后混匀血液样本的方法等。②为工作人员讲解采血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对工作的责任心。③带领采血人员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流,使采血人员了解不同检测项目所需血液样本体积及对承装样本容器的要求

    3.3 总结

    本研究表明,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工作态度,医院在对医院检验部科进行管理时,需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并增加一定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1] 韩福金.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2):230.

    [2] 周 垚,魏 强,范婧晖.对导致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154.

    [3] 李剑莹,梁惠陶.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探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