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沈春鹏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是学生感知文字,品味意境,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阅读过程伴随着学生积极思考和审美情感主动投入,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分析文本的能力颇有益处。作者尝试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文本细读问题,以期重视和落实文本细读的重要地位,并对学生细读文本的方式给予指导。

    关键词:文本细读 地方本科院校 实践价值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转向了电子图书阅读。借助新媒体技术阅读方式大面积普及,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方便了图书资源的寻找,而且阅读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但是其缺点也颇为明显,于是“浅显化阅读”、“碎片化阅读”等一系列问题也应时而生。这些新的阅读方式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是各不相同,对于非文学专业或者非文字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文学阅读动机主要以怡情悦性为主,所以不必求其深刻性和全面性。而对于专门从事文学学习和研究的人,深度阅读则是非常必要的。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字工作者的摇篮,文本阅读一直是各门课程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以及阅读深度,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尝试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细读问题,以期重视和落实文本细读的重要地位,并对学生细读文本的方式给予指导。

    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一)数字化阅读的双面性

    笔者针对我院大学生阅读现状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共计295份,回收有效率达98%.此次问卷调查所选择的调查样本中,男生共125名,占比41.6%,女生共175名,占比58.4%;参与调查的大一到大四学生各75名,分别占比25%,选取相同的人数是方便所得数据的比较。

    由图1-1可以看出,大学生进行阅读以手机为主要载体,这与手机使用在大学生的完全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达到10.1本,数字阅读用户量持续上涨,总人数已接近4亿。其中,青年数字阅读用户占比超7成。数字化阅读方式在拓展阅读渠道,提升阅读兴趣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想象。

    第一,弱化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阅读书目选择原因一题,76%的同学选择网络推荐。任何一个编者推荐一本图书的时候,总会融入主观因素,这些主管因素对于独立思考能力还未完善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成为先人为主的固定观念。同时,通过数字化设备阅读,读者在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不愿意主动深入探究,反而转向网络查找。

    第二,部分学生出现随意性的浅显阅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微信、微博、各类APP等几乎演变为生活必需要,尽管这些途径都可以帮助阅读,但从根本上看这些方便移动的电子设备,使学生貌似一直处于随时可阅读的状态,造成这种阅读模式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阅读地点的随意性,文本选择的简易型,阅读设备自身的问题等等。

    就阅读地点,笔者针对调查问卷做了统计,如图1-2所示,学生多选择在宿舍阅读。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做作业或者复习的时候多会选择自习室,而阅读则会选宿舍,原因主要集中在气氛轻松,可随意活动,认为阅读不需要安静的场所等。众所周知,宿舍主要的作用并非提供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宿舍阅读很容易中断,这种间歇性的、不完全的阅读方式必然会严重冲击着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形成,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就阅读内容的选择而言,近6成的学生阅读内容选择是随机的,随机选择的结果就是偏爱篇幅短小的或者娱乐性较强的书目。

    (二)学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2016年,《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将进入重点推进阶段,建设“学校以阅读为教育主轴,国民以阅读为生活方式,城市以阅读为文化形象和气质,国家以全民阅读事业激发国民文化凝聚力、国家软实力的国度”,已成为国家全民阅读推广的努力方向与目标。[1]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唯一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结合阅读活动的推进,更好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高校老师的时代使命。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学生与其他高校相比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同学在上大学之前,主要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较深,所以上大学后,需要花费较长一段时间适应和其他民族同学相处。而且少数民族同学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笔者所在学校很多专业招收了蒙古族学生,专门开设一个班级,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到有的蒙古族学生阅读汉语作品毫无障碍,有的学生只会说简单的词汇,稍微复杂一点便不能理解,比如讲M风·静女》时,个别同学不能理解“搔首”一词。所以需要提高其阅读能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的举措

    自2015年10月以来,教育部发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家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会有一半以上的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同时,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所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发生了改变,如从传统的2.5+1模式,3.5+1模式改为2+1模式,3+1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课下学生阅读就是一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所以笔者就把读书笔记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地方本科院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必要性

    笔者在授课及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发现,学生并非完全没有阅读的兴趣,而是找不到正确理解作品灵魂深处的钥匙。总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久而久之,丧失了阅读兴趣,学生在分析作品的时候,惯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这个批评方法自有可取之处,但是也容易导致泛泛阅读,缺少对字词句的深入体验。通过文本细读提升文字感受能力、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一方面增强了职业对于文学活动的研究必须得兼顾四者才可能获取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结论。[2]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有利于科学合理的知识构建和能力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对接,教学过程与职业规划对接;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从而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教师、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文员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有深厚的阅读功底。笔者在课堂上曾留过阅读法國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作为课后作业,在讨论的时候,当问到学生有没有注意到小狐狸对仪式的解释,近五成的同学表示不记得,注意到的同学也没有深入思考。而仔细品味小狐狸对仪式的解释“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可以唤醒我们内心被平凡生活掩盖的珍贵感,“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3]在实践课堂,笔者曾选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为分析对象,学生基本都可以注意到金色、落叶、明朗等词语。却普遍忽视了“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一句中的“更”字。平日,以整洁为美的教育贯穿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一个彰显凌乱之美“更”字别有一番韵味。由此可见,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的必要性,只有将文本细读法贯穿于文学史课、理论课以及语言的始终,学生只有读懂了作品,才愿意主动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各类词语的使用。

    第二,因材施教

    结合所授课程及班级的基本状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法。比如对于专科班学生而言,他们在校时间较短,多数同学将来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或是幼儿教育,所以主要引导他们细读字词,品味文章中字词的独特性,注意文章的语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4]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可以将教材课文作为分析对象。如古代文学史课程在讲到杜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细读三年级上册的《山行》作为范文,第一学期也正值金秋时节,结合生活语境,通过互文解读,可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而本科生无论在将来的职业规划,还是,培养目标与专科生都有差异,所以在阅读对象的选择上势必要扩大,在实践课堂上范文选择应以初高中文本为主要对象。除了对字词的重视,加大审美素养的提升。在具体方法上,可以借鉴王卓慈教师的观点“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5]朱立元先生认为个体阅读“从原有的期待视界前结构出发,在与作品召唤结构的具体接触、碰撞中,通过语符一意象思维的作用,调动读者感性经验积累和想象力,对作品空白与不确定性行‘具体化与重建,达到意象意境意义的初步感性总合在此基础上,介人主体反思,设定具体的‘问答逻辑,通过辩证的‘对话深入作品的内层,理性地把握并阐释作品的底蕴,最终达到读者视界与作品视界的沟通与交融。”[6]

    第三,加大双语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对文本细读的能力

    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和少数民族同学有效沟通是大家都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我院自2012年升本以来,除了蒙古语言文学系,其他系部也陆续招了部分以蒙语授课的考生,这些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来到大学之后,部分教师们主要以汉语授课,所以在深入分析文本时显得尤为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个矛盾,首先可以鼓励蒙古族同学多参加社团,通过课外活动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其次,加大双语教师的引进,双语教师无论在日常学生工作,还是授课都有独特的优势。尤为关键的是要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双语教师,选取有意愿学习蒙语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虽然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教师掌握了少数民族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地分析作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文本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7]文本细读是学生感知文字,品味意境,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阅读过程伴随着学生积极思考和审美情感主动投人,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分析文本的能力颇有益处。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文本细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词之美,以此激发阅读兴趣,从而提升自身和职业素养,而作为高校教师结合自身所授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文本细读的应用方法是一项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文彦、徐升国.从全民阅读活动到全民阅读国家战略一全民阅读十年回顾[J].出版发行研究,2016(04).

    [2](美)艾布拉姆斯.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6.

    [3]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17.

    [5]王卓慈,文木细读与名著选木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05).

    [6]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63.

    [7]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