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集聚对策研究

    王学用

    摘要:本文从无锡高新区承担国家发展物联网产业战略、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入手,论述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短缺的基本现状及基本原因,着重提出了无锡高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促进产业人才集聚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对于全国其它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帮助。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人才集聚;对策研究

    2009年8月7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不久国务院正式将物联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作为示范区的核心区,无锡高新区快速推进示范区各项工作,建立工作体系,出台产业规划,确定示范区产业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速了与物联网相关的各类资源在示范区的集聚,现实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其产业人才的引、育、用、留逐步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集聚渐成规模。2016年,高新区物联网实现营业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全区注册物联网企业1636家。中电海康物联网基地项目、华虹集团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特色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智慧健康产业园、智慧体育产业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北邮国昊物联生态园和中船产业园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创新能力大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在物联网行业专利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物联网行业标准建设国内领先。截止2016年底,无锡高新区牵头和参与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25项,并在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中取得了系统架构项目组主编辑席位和国际标准组2个联合主编辑席位。

    1.3示范应用卓有成效。高新区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已达125个。其中国家级立项6项,省级专项8项,市级重点专项54项。近两年来,感知科技物联网动产监管平台、无锡国家农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科西北星智慧养老管理服务云平台、先导智能车间综合管理系统等11个应用示范项目入选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十大应用案例。

    1.4品牌环境支撑发展。物联网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区物联网产业整体影响力持续提升,环境支撑作用凸显。截止2016年底,无锡高新区获批国家级品牌16个。物联网联盟协会取得大发展。截止目前,备案的物联网相关产业联盟共14个,筹建单位5个,共19个。

    1.5物联小镇绘制蓝图。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打造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区、应用示范区、感知体验区,启动“市云脑计划”和“唤醒计划”,打造具有首创意义的开创性智慧型城市应用示范,为传统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提出解决方案。高新区与阿里云合作的无锡鸿山物联网基础平台成为高新区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国内物联网产业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物联网产业本质上就是集合多种技术的新兴产业,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升级,物联网产业链进入大规模深化细化阶段,同步迈入技术裂变期和产业裂变期。各地区可以依托自身优势集中攻克某个或某群物联网产业的细分环节,实现从提出产业大概念到做出产业链小环节的飞跃,这个產业裂变过程也是一个区域竞争白热化的过程,一些具有通信、电子等产业优势的地区,具有很强的物联网产业化先发优势,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强势推出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的物联网发展在地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如果不能在实际应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示范区高端研发产业化带动效应低。示范区成立以来,引进了五大运营商、中科院、重点高校的研发中心,取得了物联网高端创新资源的先发集聚优势,同时也产生一些不利产业化的因素。从长期看,示范区目前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应用导向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高校、骨干央企的相关研发中心有很强的物联网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但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从中短期看,示范区的高端研发资源相对集中在物联网传输层和高端应用层,与深圳、北京等城市相比,无锡作为我国第二大IC产业城市,在上述领域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2.3示范区领军企业和应用示范项目缺乏。前期的企业集聚规模优势(多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没有转化为产业化领军优势,缺乏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中心支柱,单纯的中小企业数量集聚很难转化为大、中、小配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集群。重大应用示范项目不足,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项目。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有限,短期内要完成从技术研发、产业集聚到应用推广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相当艰难。

    3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集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总量和规模,但产业发展速度较前几年有所放慢,这其中除了土地、产业政策、项目招引等因素外,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短板。

    物联网专业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效应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人才增量不能适应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发展。据统计,目前无锡高新区存量物联网企业1600多家,现有人才总量24000人左右,企业平均每年增加人员规模平均在40人的规模,每年新增人员总数在6500人以上,而通过市场配置职能满足4500人左右,缺口2000人左右。另外,每年新增物联网项目400个左右,明年每个企业需要物联网专业人才20人左右,需求总量8000人以上。这样的话每年短缺人才总量超过万人规模,因此市场供给总量不足成为常态。第二,产业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匹配度低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目前无锡市场能够提供的物联网人才总量不超过6000人,其中90%比例的都是基础产业人才,而高新区物联网企业需要的1万增量人才中,45%比例都是中高级人才,因此每年中高级人才缺口近4000人。这些中高级人才引进培育难度很大。基础性人才也呈现短缺的状况,每年缺口在9000人以上。

    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的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无锡作为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一方面因为以上城市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大、集聚度高,高层次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北、上、广等地区综合竞争力强,对高层次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二,物联网紧缺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普遍存在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情况,而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其人才培养更是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高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且不足,培养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第三,高新区人才集聚缺乏物联网“航母级”企业带动。近年来,高新区的物联网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大多为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其人才吸引力有限,缺乏类似航母级、国际级特大项目带动,人才集聚在规模和层次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4促进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集聚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存在着天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先是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产生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人才成长;人才迅速成长会吸引更多人才到产业集群中创业和工作,更多人才聚集又会促进人才成长,这种马太效应导致了产业集群人才优势的良性循环。①虽然存在着这种马太效应,但作为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不能被动等待着依靠这种效应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难题,而应该遵循科学规律,既要着力产业本身,更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解决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

    4.1以产业为导向,打造完善的政策环境

    产业政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高新区物联网企业可享受的扶持政策很多,包括国家省市有关物联网、软件、总部经济、示范工程、科技扶持等鼓励政策。但是,由于这些政策多数覆盖面较宽,而有限的物联网专项政策往往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一致性都须完善和改进。建议高新区出台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定位,一个阶段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产业化招商引资、支持企业拓展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扶持意见与措施,从而在政策上对物联网在高新区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4.2以文化为抓手,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产业集群的最根本环境。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求变的文化。这样的人文环境完全适用于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除此之外,高新区还要善于自身特色,第一要重视文化工作,推动高新区文化发展大繁荣。高新区要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来新区创新创业的物联网人才产生积极的熏陶和影响。第二要依托高新区文化底蕴、彰显高新区文化特色。高新区是中国吴文化发源地,进一步挖掘整理吴文化资源,使吴文化从无形变有形,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第三要继承和创新高新区特有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构建优质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环境。

    4.3以宜居为目标,打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了加大对物联网人才的吸引力度,应着力为人才打造优良的生活环境。第一要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居住条件和办公场所。建议高新区继续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全面扩大科技创业载体和人才公寓建设,并将相关资源向物联网產业人才倾斜,使之成为吸引物联网人才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二要为物联网人才提供优美的创业环境。科技人才对环境要求较高,建议高新区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加优美的创业环境。第三要按照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的要求,打造一个能够吸引物联网高端人才的便利化、国际化、时尚化的生活环境。

    4.4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打造便捷的市政环境

    产业集群的萌芽和发展均始于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域。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产业集群的市政环境,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另外,良好的市政环境进一步改善区位状况,使产业集群更具开放性和先进性,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动力和活力。目前高新区市政建设在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一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建议高新区政府加大市政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环境整治,以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方便的设施和更加便捷的生活吸引物联网人才落户高新区。

    4.5以产业链招商为依托,打造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链招商已经成为打造产业集群的一项重要举措。完整的产业链也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效应,可以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来。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必然引致专用人力资本向该区域流动、集聚。②在区域内聚集的人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朝向共进化方向发展的现象,最终形成人才共生系统,反过来也会促进产业的进一步集聚。③无锡高新区在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现有优势,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促进物联网产业集群,以物联网产业集群带动招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打造良好的高新区物联网产业生态环境,以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和良好人才环境吸引各层次的物联网人才。

    4.6以产业人才引育为重点,打造充足的产业人才支撑

    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大人才计划,培养产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快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合作,支持人才柔性培养使用;增加高校物联网学科设置,培养物联网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持高校、企业加强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人才个体加强合作,促进物联网人才技能和业务培训;构建合理的金字塔人才梯队,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促进集群内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共生效应发挥作用;建立产业人才引育基金,在通过市场手段引进、培养中高端人才方面提供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