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

    庞国艳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有效开展?根据综合性学习特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把握课堂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校内外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四个方面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将综合性学习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2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不仅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而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各种能力的提升。可是,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综合性学习,导致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把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变得省时省力又高效呢?

    一、把握课堂主阵地,将综合性的学习目标融入教学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上,而且包含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分析、与人合作、组织策划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课堂,深挖教材,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进行分解,并融入课程目标中。教师可根据目标列出相应的任务清单,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学习。任务清单的设置应当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的同时,注意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学习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提升。

    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这一单元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根据这两个目标,教师可以从完成时间、呈现方式、评价方式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给学生列出学习清单(右表),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了解现代诗的一些学习方法,受到美的熏陶。

    在这份学习清单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时间——这是综合性学习效果的保证;强调了评价方式——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鼓励合作,关注落后的学生。怎么安排学习过程、什么时候集中完成作品、做成什么样的作品在全班展示,这些问题都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筹能力、沟通能力等不断得到锤炼。

    在活动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学习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师以综合性学习为平台,并进行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学习有效提取、分析、处理有用信息的方法。这样的综合学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能力得到广泛提升。

    二、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为综合实践提供广阔的天地

    综合性学习强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让综合性学习更为鲜活、更有生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我校每年的三月都会开展“国兰·滨湖兰”主题活动。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花有千百种,学校为什么只选择了兰花进行展示?为什么会选择兰花作为校花呢?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展开探究。根據兰花的特性,我引导学生确定“寻兰之品格”“探兰之秘密”两大主题,让各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确立研究的具体方向。有的小组以描写兰花的诗歌为研究方向。有的学生品读诗歌,并与美术、书法融合,将诗词与兰花绘成画、写成书法作品;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对兰花的体会,学着创作描写兰花的诗词、散文。随后,他们与同学交流,分享创作的激情,或吟咏,或品词。有的小组对兰花生长感兴趣,专门研究兰花的生长。他们根据科学学科的知识,在校园里寻找兰花生长的地方,观察兰花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搜集兰花品种和生长环境的资料,完成兰花生长情况的调查表,进一步了解了兰花。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强调了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因此,不能把语文教学变成简单的知识传授。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看,很多知识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核心素养会变成能力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些“被留下”的东西将会陪伴他们的成长,让他们终身受益。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方式的灵活多变使学生的天性得到解放,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校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

    语文课程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们要通过校内外结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课堂、校园以外的资源,并不断地进行实践体验,获得实践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亲子活动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促进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这样的活动,能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迅速投入学习活动中。如,“我爱我家”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要求学生从关心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环境入手,对城市水环境、空气情况、花草树木生长情况等进行一系列调查,并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三四个人一组,拟好调查提纲,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前往南宁市的邕江、民歌湖、竹排溪、朝阳溪、南湖等地提取水样,走进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环保厅,走进南宁市埌东污水处理厂、陈村水厂实地参观并做实验,认识身边的环境,理解南宁对水环境的保护情况,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有的小组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相关单位负责人、环卫工人、家长、老师、同学、市民,做出了一份份有趣的调查报告。

    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注重主题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发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具体研究。这样,学生研究有了方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四、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学习效果较难以考察。这导致教师不是匆匆带过,就是以课堂练习代替,使得综合性学习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为此,我们要探索综合性实践评价的策略,引领、鼓励学生展开广泛深入的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的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使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上文提到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内容,教师提出此次综合性学习将从合作、展示、朗诵三方面进行评价。这其实就是一个导向。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过程性评价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如,我们曾开展一次“林清玄作品的读书交流”实践活动。为让实践活动收到实效,我们确定了明确具体的目標,以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几点。

    1.阅读林清玄的相关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向全班推荐5篇作品,说明推荐的理由。

    3.小组内选择一篇最能触动大家心弦的作品,进行认真分析,大家共同分享。

    4.全班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篇目,原推荐小组将获得奖励。

    从这四个标准来看,学生成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主体,同时评价体现了多元性、多维度性。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从而悟出有效的阅读方法。

    总之,作为教师,应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扎实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知识与生活结合,让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 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郑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J]. 福建教育,2020(14).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