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历史解题能力与技巧

    孙丽琴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文综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采用“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的表述形式。试题活,立意新,变脸快,注重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解题能力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酿下失败的苦果。因此,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必须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考历史;解题能力;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21

    对于考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科水平。所以,对于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加强学科教学规范,形成知识网络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规范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归纳总结,进而形成一个个知识体系,然后把这些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网络。

    二、重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将“识记——理解——运用”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做到“点透,线通,面全”。根据对学生几年来高考选择题答题分数的统计,学生失分最多的并不是能力要求高的试题,往往是一些考查基础知识和识记能力的试题,越是基础的题,学生越容易丢分。因此,必须在认真研读考纲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力求做到“点透,线通,面全”。“点透”,就是对每个知识点的各种要素都要做透彻的分析。如对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主张目的、方法措施、阶级属性、利益要求、实力对比、冲突结果、作用局限等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家庭出身、个性特点、经历遭遇、思想观念乃至谥号别称等细节,都要分析得一清二楚。“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如对某一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生发展演变要做到脉络清晰。“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宏观把握。如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在联系、外在表现要做全面的把握。教学达到如此地步,也就掌握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三、注重从整体范式、文明史范式解读教材

    单元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专题复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热点复习突出与知识体系的显性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史论结合、分析把握时政热点的能力。三轮复习不能截然分开,要相互渗透,单元复习中强化小专题,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构建专题分析体系,力求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要为专题而专题,要打破常规,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该专题包含的理论知识和思维价值,揣摩命题的可能性,分析要全面、透彻,要使学生对主干知识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一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上不留死角,注重单元知识整合,但绝不可以常规教学上的重点与非重点作为小专题的复习依据。专题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搞清单元重大事件在专题中的地位,热点分析时要与专题中的基本事实与规律性、系统性结合起来。

    四、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要做到言简意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分总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简洁而系统的知识体系。现在,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板书设计往往是一闪而过,不利于学生整理和掌握。应充分发挥黑板面积大、直观性强的特点,把板书设计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出来,结合板书讲解或回顾知识,并要求学生整理到课堂笔记上,以备将来复习时使用。答题格式也是一种解题技巧,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对于学生识記历史知识有很大的作用,不仅能有效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规范合理的解答格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高考试卷上答题,面对问答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强化对不同类型问答题审题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由于高考历史试题问答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覆盖面每年都有控制,所以复习中讲得恰当、练得巧妙,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式。训练过程中,要针对高考试题表格材料、图片材料越来越多的趋势,从多角度训练学生分析表格材料、图片资料的技巧。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阶段特征、中外文明史线索发展过程的掌握,是高三复习的基本任务。切忌在最后阶段以做题取代教学,抽空历史主干知识而奢谈能力的培养。

    例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综上所述,对于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教师不断指导以及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课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面对高考,更好地解答问答题,获得高分,实现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葛 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2).

    [2] 臧映红.激活主体探究意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J].考试周刊,2013(7).

    [3] 黄龙海.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3(30).

    (作者单位:云南省师宗县第二中学 ? 65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