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创造教育的实施策略

    陈颖涛

    摘 要:创造教育作为陶行知先生的一大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仍有指导意义,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实施策略。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关键词:创造教育; 创新能力;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059-001

    创造教育既是认识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也是实践过程,要有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探索实践,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当下,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教师应该要做的。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更新理念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总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当下,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单调的学习生活又是枯燥无味,久而久之,烦躁、厌学等负面情绪就会产生,有学生甚至还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所以要创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眼前一亮”,教学也会“豁然开朗”。

    我每天都给孩子们默写词语,有一次,我照常和孩子们说:“开始默写了哦。”耳边突然传来“唉”的一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该改变一下了。于是我换了一个默写的方式,让几个孩子上黑板默写,然后我们一起批阅。孩子们很新奇,过了几天,我又改变了默写方式,孩子们默完后,先相互交换批改,我再收齐批改……一阶段下来,我们班的默写有了好几种方式,孩子们兴奋的同时默写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当我们转换一种想法,学生也许就能从心理或思想上都能逐渐地感受创新的魅力和乐趣。当我们更新一个理念,学生也许就能真正落实学习的自主性合作与探究。作为教师,我们当务之急就先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习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教育内容更是在飞速地更新,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就拿多媒体技术来说,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的体验更加形象深刻。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时,这篇课文中曹冲称象的过程时教学的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通过枯燥的文字来理解这个难点,的确很难,所以我便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了动画片《曹冲称象》的片段,学生通过听、看等感官的刺激,多角度地去理解称象的过程,教学难點就这样被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轻易地解决了。再比如有一次听课时,老师在教学生字,学生练写后的生字还需要再进行指导,老师利用新技术,手机拍照,同时就同步到了黑板屏幕上,老师对照这个对全班进行指导。在惊叹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作用之大的同时,我们要做的是要不断学习技能以备教学所用。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对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学习,这有利于教学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培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阵子,班里上课总是只有几个孩子回应我,课堂死气沉沉,究其原因,是我一味地想要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疏忽了学生的体验,造成学生失去了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探索拓展知识的欲望。我便努力营造积极乐观、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让更多的孩子真正加入到课堂中,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教学《井底之蛙》时,我设计了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分男女扮演、小组扮演等多种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通过对话、表演,深切地感受到了青蛙和小鸟的人物形象,理解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有不同的看法,化难为易,整个课堂都沉浸在十分有趣的对话与表演中。这样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能够融入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共情。有了情感体验后,学生就会去主动表达,在表达中就有了探索的欲望。

    2.让学生增长发散思维的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孩子们更是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比是,我在教学《蜘蛛开店》这篇童话时,故事的后面戛然而止,我认为正适合给孩子们展开想象。所以学到课文结尾处,我问孩子们:“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可能问得比较突兀,孩子们对突如其来的想象续编故事有些措不及手,所以我又问:“蜈蚣走后,蜘蛛又想开什么店呢?蜘蛛的店开起来了吗?最后卖什么了呢?蜘蛛会怎样改变呢?……”想象的思维之窗被打开后,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便开始相互碰撞:有的说蜘蛛同时卖口罩、围巾和袜子等很多东西,有的说蜘蛛按大小卖口罩、按长短买围巾、按只数卖袜子,还有的说蜘蛛招聘了一个伙计来帮它忙……这些奇思妙想让我大开眼界,更让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果然,创造性思维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孩子们在发散性思维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3.让学生开展丰富的创造性活动

    仅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便把主意打到了课内外活动上,我的实践告诉我,丰富多彩的活动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在学完《中国美食》后,我布置了一项任务:结合自己家乡的美食,做一张小报,可以自己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剪一剪、贴一贴。布置完这项作业我对孩子们有很大的期待,真的,他们没有让我失望,有的是更多的惊喜,这项作业孩子们做得很用心,效果也非常棒,尤其是平时语文课上很不积极的一个孩子,他的作业真是让我赞不绝口。后来我挑选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里,那些孩子学习积极性又得以提高。之后我又组织了各种活动:故事会、书写大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表达的愿望强烈了,思维拓展了,想法更多了,创新能力就在就些活动中得以慢慢培养。创造教育,任重而道远,以上是我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还有更多的策略需要我们去探索。我想,只要我们重视起创造教育的思想,并认真实践、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虞伟庚.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