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麦兴云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企业若想取得长远发展,就需充分重视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人才的管控。提升人才竞争力,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及自身的发展,大力培养并引进高素质人才,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以企业的角度来看,所有进入企业的人才都需要得到系统管理与评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将人才作为有力支撑,人力资源越充足,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从而获得长远发展。鉴于此,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本行业的管理水平,激发本行业人才的才能。

    一、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新时期,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然而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企业管理人员会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为员工工作安排划等号,没有深入挖掘人才的潜能,管理工作整体效益不高。管理理念落后,导致管理缺少长期性规划,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综合条件与发展需求做好资源配置,缺少合理性。当前,有的企业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然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员工人数不断增加,人才考核方式也在拓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压力与工作量增加。以往的管理模式难以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不高。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保持管理工作的协同性与规范性,整体的管理价值不高。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有的企业存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偏差,把出勤、考核、人事档案当作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没有清晰界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与对象,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意义,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造成了制约。有些企业缺乏完善的晋升体系,由于管理缺乏科学性与完善性,导致员工难以积极投入工作,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也可能出现怠工、消极的心理。

    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路径

    (一)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需要经济人才作为支撑,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与晋升机制,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单位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合理配置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并通过对企业员工激励、考核、使用、培训、调整、招聘等过程挖掘企业员工潜能,激发员工积极性,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与价值,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与人力资源政策对员工进行安全与健康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项目管理、招募与选拔管理、员工流动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协调企业内的人力资源,保证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在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要尊重人力资源,顺应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性问题与内在需求,开展全面性管理。同时深层次激励员工,这样可有效提升企业劳动用工整体水平。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自身价值与潜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劳动用工的过程与重点,结合人力资源需求、生涯、成长等各个方面,寻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切入点与立足点。将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逐渐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相互保障、相互支撑。

    (二)保障基础性投入,开展宏观性的规划设计

    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渐建立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工具越来越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在流程、理念、思想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提高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时代在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不断进行信息化提升。近年来,人力管理方面的繁琐性在不断提高,管理内容增多,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保障基础性的投入。在设备、技术方面做到协同性发展,保证信息化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另外要提升信息化管理强度,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过程。根据管理系统整体框架,分析可用的信息资源,并开展宏观性的规划设计,把模块化、结构化思路作为方向,应用系统流程图、功能结构图将系统分为模块相连的整体,描述各模块间的数据关系,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适用性。

    (三)优化与规范制度体系,加强安全管理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调配、组织、培训人才,使物力与人力保持最佳比例。协调、控制、诱导员工的行为、心理、思想,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可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激发经济师的活力。在制定考核标准之前,需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依据考核标准开展考核工作,并适时依据单位发展状况不断调整考核标准,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运用考核标准规范员工言行,在绩效评价及评优方面要通过量化考核,结合相关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不断优化与规范制度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加强薪资绩效管理、人际关系管理、招聘管理、决策管理等各方面体系建设,从人际关系资源管理的起点与终点入手,不仅要使制度与体系更加标准化,而且要不断对其改进、创新。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安全管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要从软件设备、硬件设备等方面落实人力资源的安全性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价值。比如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区域或机房时,必须要由相关员工全程陪同。参加会议时要遵守会前、会中、会后的保密流程,员工在未经公司授权的情况下不能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并且要恪守公司为保护此等信息而制定的各项标准及流程。

    (四)加强培训,关注员工学习转化能力

    在商业化竞争中,企业只有从各个层面实现自我进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缺乏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完整的,因而,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并对团队和员工成长、学习的转化能力进行绩效考核。所有的培训都要进行实用考核,在考核中以员工的胜任力为衡量标准,有效的考核可对员工起到督促作用,增加员工分析、记忆、吸收、运用所学知识的动力。在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频培训、短视频培训等創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让员工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参与培训,提升培训的灵活度。“互联网+”模式下的培训大大满足了企业培训需求,让各个层级的员工开展个性化学习,并在工作中自觉自主的提升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打破瓶颈,在促进企业员工健康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在企业培训中可运用“核心员工”策略优化培训效果,公司员工数量较多,管理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员工都进行培训跟进,运用“核心员工”策略可以优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激发核心员工的工作潜力,使这部分人才能够有效激励其他员工,使整个公司在核心员工的带动下进入良性运作模式。通过层层复制方法的借力,提高对员工的培训效果,使团队和个人绩效大大提高。每位员工都有自身的天赋与特长,只是在工作中没有得到适时的激发,通过培训,可唤醒员工的工作活力与内在潜力,关注员工发展,让员工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通过核心员工的培养模式带动更多的员工参与到自我革新中,借助对员工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新的动力机制,提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五)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使精细化管理更具规范性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过不断改革,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全面衡量企业发展能力,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制度与规范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软件设施,也是帮助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企业员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特质与价值取向,因此,必须要营造有利于员工价值观与理念形成的文化环境与制度,整合、规范、约束员工行为,让员工按制度办事,使大多数工作内容能够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企业在不断完善中需要使每个细节都完美。但是,破坏企业的发展却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制度是一把标准的尺子,可以衡量员工与领导行为,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出色的规章制度,使整个企业变为学习型组织。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将管理中出现的例外事件融入到制度规范的范围之内,确保制度的有效与先进,所制定的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并要足够细致。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制度,改善管理中的问题,以实现更好的发展。要了解员工个性特点与工作水平,要求员工不断规范自己,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与方法进行监督,定期考核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让员工熟悉并掌握工作要求。在工作中要严谨认真,全面落实责任制管理制度,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定期抽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质量,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激发其积极性。让员工能切实认识到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并从思想上自愿参与到实现管理精细化的队伍中。关注细节,细化相关人员的职责,将员工的职能进行细分,做好每一项经济师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职责说明书,加强经济师的责任意识,并使其明确自身的权限与职责,加强对岗位职能的分析与研究,不断完善员工职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对人员的整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有效保证了该行业人才的有序更新和人才的持续流动,促使企业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要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相应的对策,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环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