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科”视角下动物科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及应用

    张煜 王星

    摘要:基于“新农科”视角,通过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及产学研等多方面对如何加强动物科学实训基地创新建设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农科;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11-0045-02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学科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不断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增加等多个方面,高等教育也由注重学历教育到注重能力培育。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北大仓行动”的推出、“安吉共识”的发布,“新农科”建设迎来难得的多重机遇。本文基于“新农科”视角,通过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及产学研等多方面对如何加强动物科学实训基地创新建设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1? 教育教学

    根据畜牧业发展方向和本专业就业前景,构建特色专业群,以优势或专业特色方向为核心,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专业基础来构建,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大型养殖集团需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整合几个相关专业,构建集群式专业群。结合区域经济特点,适应本地产业群需求,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选择成立新农科班,真正从专业群建设新方向体现出新农科的内涵建设意义。完善动物科学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稳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对实践教学的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化监控;加大实践教学督导力量,完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可以根据养殖具体过程建立考核与奖励机制,激发新农科班学生及相关指导教师在实训基地的工作热情,真正意义上让专业教师和学生熟悉并了解畜牧业,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而“新农科”建设更是给创新创业改革带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类竞赛项目在高校展开,学生的热情也被不断点燃。对于传统的农科专业——动物科学来讲,在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精准扶贫、保障动物食品安全方面责任与发展空间巨大的项目内涵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3]。因此,结合实训基地实际情况,新增设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实践训练周,邀请校内有经验专家和校外知名畜牧企业创业人才定期为新农科班学生培训,以真实场景、创业过程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 人才培养

    根据“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生产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动物生产企业兼职教师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动物生产一线实践技能及综合能力,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高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际情况,增加独立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占有的比例,使学生掌握“动物养殖场规划与设计、动物科学养殖与管理、动物营养与饲料调控、动物疾病防治、动物屠宰与产品加工、动物产品经营与管理”等能力。同时,构建“1+2+1”新农科班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高校通识教育,两年专业教育及就业方向选择,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围绕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巨大潜能[4]。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新农科”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所以需要增加一线教师去相关企业培训并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专业教师的更新发展,不断派遣专业教师到专业学校或企业进行顶岗培训,并且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升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5]。另外,还可以不断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分批次进入当地畜禽生产企业进行参观考查、顶岗培训、实践锻炼,了解畜禽生产专业发展方向、新养殖技术、新养殖工艺、新养殖设备等方面。将陈旧的、落后的、同时代进步严重脱轨的教学内容删除,增加时代性、应用性、发展性较强的内容,以实现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的切实开展,保证专业教学和学生培训的前沿性与实效性。

    3? 校企合作,产、学、研、教融合

    高校教学和科研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新农科”建设不能只重视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科学研究,所以新农科班的学生需要结合动物科学实训基地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活动,此外,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展动物生产类的相关科研项目,只有保障科研项目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6]。新农科班的动物生产类方向的科研项目可以有7~8名学生参加,按照科研项目内容进行分解,新农科班的学生按照专业方向分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对新农科班的本科生按照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完成学业,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承担的内容和明确任务,同时,新农科班动物生产类的学生和专业导师在寒暑假期共同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共同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学校还可以和一些用人单位及畜禽生产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向畜禽生产企业咨询和沟通,及时了解畜禽生产的发展趋势,结合动物科学专业实训基地实际情况,从企业中聘请专业化技术型人才参与联合科研项目制定,解决动物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科研项目的针对性。

    动物科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优化改革在“新农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而且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有效发挥专业实训基地效能,是否能将产、学、研、教结合好才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7],所以基于“新农科”视角下动物科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設与优化势在必行,而且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陈? 欣,王海香.“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3):187-188.

    [2] 李志伟,冯? 涛,周振银,等.高职校政合作育人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75-177.

    [3] 孙肖明,孙? 宇,宿甲子,等.应用型动物科学专业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5):146-148.

    [4] 丛立新,张? 辉.新农科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48-49.

    [5] 夏伦斌,左瑞华,陈存武,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6-7):83-84.

    [6] 程秀花,黄倩倩,赵国琦.新农科背景下饲料加工类课程教改的实现路径[J].科教文汇,2020,490(4):77-78.

    [7] 景国军.应用技术大学视野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与优化——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1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