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看清自己才是最美的教育

    贾宪章

    〔关键词〕学生成长;同伴交往;班级管理

    〔中圖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2-0078-02

    一天晚上,刘优优(化名)洗澡时被同学锁在厕所里。孙老师赶到现场时,他正委屈地啜泣。孙老师强压怒气,和宿舍里的同学逐个进行了谈话,结果让她甚是震惊,不仅少有人同情他的遭遇,而且多对其抱着反感情绪。经过多番调查,孙老师终于掌握了其中隐情——刘优优虽然成绩突出,可不愿多花时间跟同学打交道,在宿舍里言语刻薄,连上铺的同学上床都不能踩到他的床铺。大家讨厌他,将他的好学表现也视作孤傲清高……

    此后,孙老师会有意在班里表扬一些特别善于沟通的同学,和刘优优聊天时会耐心提醒他:埋怨别人时要先反思自己的问题,被同学捉弄别忘了检讨自己平时的刻薄……渐渐地,刘优优变了,会试着找机会与同学聊天,也会邀请同学一起看足球……孙老师也趁机公开表扬他的进步。他依然会争分夺秒地学习,只是变得阳光了、自信了。

    让学生看清自己才是最美的教育。事件中好学成痴、成绩优异的刘优优很悲摧,被同学“锁在厕所里”自然也就成了他没有“看清自己”沉痛的教训和惨重的代价;可他也很幸运,明明是一次糟糕的“恶作剧”,却被高明的孙老师变成了帮助其看清自己的“鉴别镜”“审视窗”,在引导刘优优变得愈加优异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教育过程展现出别样的美丽。

    让学生看清自己才会生成最美的“因势利导”。一是育人者可以深度“看清学生”。育人者不仅要用自己习惯的视角去充分熟悉学生,更要不厌其烦地从其他育人者,从学生的位置去反复观察,既重视其智力表现,更要关注其情商状况,进而整合各种资讯去分析、判断,让自己看清学生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中,育人者要弄清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看清他们存在的问题,而且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判断,才可以收获最有效的因势利导。二是学生能够主动“看清自己”。在引导学生“看清自己”的过程中,育人者必须珍惜每一个明显或潜在的育人契机,特别在育人状况不顺畅、不满意、不清晰时,必须理智、克制,多一些施教细节的自我审视、检讨、修正,反复斟酌“让学生看清自己”的施教障碍,用心矫正自己施教过程中的偏差,才会顺应学生的成长需求、情趣爱好,让其在如沐春风的同时,学会正确面对“不一样的自己”,进而充分信任并主动配合各种转化举措,让因势利导变得轻松、精彩。

    让学生看清自己才会成就最美的“教学相长”。一是“自己看清学生”是一种检讨。让自己“看清学生”,最好去尝试做一做学生在做的事情,近距离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多视角去观察他们的活动,体验学生在成长中的种种感受,这其实就是换个角度去看自己的教学态度、激励方法、评价方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得与失、利与弊。这个过程虽然可能会让自己格外委屈,对观察历程感觉格外生疏,可崭新的发现却会有效促进自身优化。二是“学生看清自己”是一种规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而让他们看清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揭丑”经历,教师必须懂得宽容,学会用朋友的身份去理解他们的不足,和他们一起去面对,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剖析原因,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同步分享他们主动成长的快乐……这样“看清自己”的过程才会升级为自我规范的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进步。

    让学生看清自己才会催生最美的“循循善诱”。一是“看清自己”是一种尊重。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因为顶撞自己而有意冷淡,不因为屡教不改而心生厌倦,不因为拖累班级而迁怒……只要有需求,都要及时诱导他们看清自己,一定要充分理解他们,不主观臆想,不盲目评价,让他们既看清自己,又看到提升希望。二是“看清自己”是一种呵护。珍惜每一个鲜活的细节资源,出乎意料也好,情理之中也罢,在观察中寻找呵护的契机,在呵护中传递理解的信息,在互动中实施无痕的点拨。这样“看清自己”的过程才是有价值的,不管是在智商还是情商方面,都让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审视和主动蜕变的历程。

    让学生看清自己才是最美的教育。育人者只有习惯于帮助学生去“看清自己”,去完美契合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少一些无根据、无节制的“想当然”,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共鸣感”,教育过程才会不断绽放美丽。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枣庄,27710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