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

    王妍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正确解决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本文从民族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民族矛盾、国内外分裂势力等都是影响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论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现状;团结进步教育

    我国是一个和谐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共同生活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不仅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民族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民族是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人们逐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他们是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共同体。”1929年,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中补充完备了民族所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经过历史长期形成的稳定共同体。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初步的民族识别与划分工作。在2005年5月,我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的阐述中实时的提出了民族“六要素”,即共同的历史渊源、语言、文化、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几个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正如费孝通所说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产生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

    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2]在当前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问题是: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关系;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关系。想要妥善的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必将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促使民族问题的解决。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汉族聚集的地区有少数民族的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会有汉族聚居。这样的分布格局是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间互相交往而形成的。正是由于我国这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将要面对的民族问题,必将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民族问题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着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虽然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我国民族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我们处理不好,民族矛盾还会不断增加。加之国外的反动敌对势力依然虎视耽耽,因此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依然要把民族问题当做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来抓。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妥善的处理好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统一巩固、边防的安全、社会的安定、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民族矛盾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是民族的基本矛盾。在当前阶段民族矛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隔阂、纠纷与矛盾等。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这么说来,民族矛盾可以概括为:是由于各民族之间不同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族矛盾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重要性、敏感性、长期性等一般特征。这一矛盾的存在是产生当代中国主要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可以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大部分的民族问题将迎刃而解。

    2.国内分裂势力

    从解放初期开始,国内分裂势力一度叫嚣着疆独、藏独、台独。如此行为不仅危害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在根本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一不重视此问题,一直致力于解决消除国内分裂势力。然而近年以来,国内乃至国际环境变得日趋复杂,民族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国内当前时期,随着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速推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频繁而深入,民族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势必对国内分裂势力要实行重惩。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工作过程中提出,始终要高举民族团结伟大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间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要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深入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打好反恐人民战争,深入的开展各类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高筑铁壁铜墙,使企图破坏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暴力分裂分子成为“过街老鼠”,通过打击极少数分裂分子教育团结大多数人民群众。

    3.国外分裂势力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国际社会上,仍然充斥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以及极端主义。在当今时期,国际敌对势力仍然想要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政策,不仅如此,国际的反动势力与国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勾结在一起,企图挑起民族争端、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的统一,严重威胁了国家的和平发展与民族的团结进步,如此看来,民族问题的解决与否,日益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要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旗帜下,我们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牢的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4]。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住正确方向,要始终坚持在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拥护好、执行好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我们要始终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坚决制止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产生,坚决制止一切企图制造民族争端、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发生,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一项极为重要的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团结进步,同样也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定和谐,以及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从落实的角度入手,把唯物辩证法作为其根本指导方法,做到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优化工作方针及政策,积极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发展,以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在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鼓励,但是距离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在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工作开展中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行业并没有形成共同努力的一个整体,使得该项教育活动的涵盖面相对有限。就涵盖的地区来讲,主要集中于民族聚集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几个民族自治区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开展此项工作;从涵盖的部门来看,主要集中在民族工作部门和教育工作部门,其他部门参与度低;从涵盖的行业来看,也是主要集中在民族工作行业与教育工作行业。存在这种的现状,导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成效大打折扣,降低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影响的范围,覆盖面低,没有真正做到全民教育,使得这项宏伟的事业与党和国家所寄予的厚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要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积极性,使全民共同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中来,以发挥出各个领域的合力,共同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唯有遵循这一原则,才有助于我们形成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才能使国家得到坚实巩固和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以繁荣昌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2]金炳镐.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8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