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扬弃及超越

    陈海燕

    【摘 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对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扬弃及超越的。一方面,马克思从三个角度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合理成分,其一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其二是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方式;最后是对一般哲学的批判。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劳动异化”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对该问题的研究源于费尔巴哈等人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并不能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实现人的解放,因此另辟蹊径以解决该问题,并提出了共产主义。

    【关键词】“类本质”;马克思;扬弃;异化;解放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207-03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的整个西方哲学历史都贯穿着一条柏拉图主义的线索,直到费尔巴哈首先从黑格尔哲学对其进行批判,将哲学的立脚点归于现实的、感性的人本身,而“类本质”是人的根本。“类本质”是青年马克思时期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又是一个比较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思想,且又关系到他后期的思想。马克思对该问题的思考源于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异化根源是宗教,宗教导致“类本质”在人的存在中丧失,导致人的本质与存在对立、分离,因此只要揭穿宗教的秘密之后就能恢复人的本性。而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根源是社会经济领域,仅对宗教进行批判是不彻底的,必须要在经济领域内批判人的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以实现人的类本质,恢复人性。

    一、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

    “类本质”是费尔巴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分析人的本质和宗教异化问题,其源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但是费尔巴哈清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用不那么神秘的术语来重写黑格尔,又保留了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类的观点。

    费尔巴哈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类本质。人之区别于动物的不仅仅在于人有意识,因为某些高等动物也有意识的萌芽,“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①动物虽然具有自我感,但是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动物的这种类存在物,而人不仅能意识到自我感,还能把人当作一个类作为对象。人能够以自我意识、自己的本质为对象,因此能够通过自我意识、通过一种反思活动超越自身的个体性,所以人具有双重生活,而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费尔巴哈指出,“在动物,内在生活与外在生活合二为一,而人,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②人的内在生活,即是人能够以自己的本质为对象,能将其本质作为独立的精神实体进行思维、能与自己对话,思维、讲话是真正的类的职能。但是人的类本质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对象性的原理展现出来,即现实的人是感性——对象性的,感性对象是他的本质表现。那么费尔巴哈是如何界定类本质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类本质的基本含义是理性、意志、心,其与人的感性肉体存在共存亡,且是肉体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费尔巴哈不仅把理性、意志、爱当作人的本质所在,而且也当作人的价值之所在③,我们为爱而爱、为认识而认识、为愿望而愿望,并且类本质具有無限性、完善性,人将自我意识、本质作为对象,通过对象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人之所以能意识到自己的限制、有限性,正是因为他把类的完善性、无限性当作对象。因为人们把这种无限的类本质当作其对象,这种对象化的类本质就被当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即是说“当人们把人的类本质当作一种不同于自身的独立的精神实体来对待的时候,宗教就产生了。”基督徒无法应对自身的局限,于是将对永恒的信仰投向了上帝,信仰上帝即信仰不死。

    费尔巴哈提出“爱的宗教”,强调类意识中爱的因素,将对上帝的爱转向对人的爱,强调爱在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作用,用爱来实现整个人类的统一。

    二、马克思对类本质的继承与重释

    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这意味着青年黑格尔派在理论上、政治上的双重破产,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巨大,在马克思苦闷彷徨时,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为他重建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架设了桥梁,主要影响了他的人本主义和异化批判方法。

    首先,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主要影响了马克思站在人的高度思考解放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类本质的抽象意义上来区分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接受了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思维方式,其广泛使用的“类特性”“类本质”“类存在”都是直接源于费尔巴哈。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④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任何一种尺度生产相应的产品,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对象,并因此而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动物的生产只为满足直接的肉体所需,无丝毫理性的建构及反思,在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但是人以自己的类和其他对象的类为对象,且生产受理性能力的支配,能通过精心的设计全面生产产品。

    其次,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费尔巴哈揭示了上帝不过是人的类本质对象化的一个精神实体,对上帝的信仰只是对人的抽象本质的信仰。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上帝为出发点,一切都是为上帝的荣耀而做,不是为自己而做,信仰者将自己的荣誉、骄傲、优越感都归给上帝,所以上帝越富裕,人越贫穷。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的批判,但也不局限于此,他揭示了异化的根源即经济异化。这种批判方式深刻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类本质”的异化根源是异化劳动,人们将自由活动的本质贬低为维持生存的压抑手段。

    最后,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这种批判方式,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的批判,但是不仅仅停留在对宗教异化的批判上,还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异化根源,即对经济异化或者说劳动异化的批判。这种批判方式深刻地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类本质”的异化根源是异化劳动,因为人是类存在物,所以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但是异化劳动颠倒了这种关系,将自己的本质变成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把自主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⑤所以,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是在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但是“类本质”在马克思这里更多是相对于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而言的。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批判与超越

    费尔巴哈对“类本质”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停留在抽象意义、认识论层面,就如马克思所说的,费尔巴哈过多强调自然,而过少强调政治。马克思则从实践、“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劳动异化”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他的批判和超越。

    一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止于认识论,而马克思则把“类本质”视为人的对象性的生命活动,是实践性的。费尔巴哈把人的认识看成是静止的、被动的、照相式的反映,将外在世界被动地挤入内在世界,只具有受动性而不具有主动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揭示了这一点,旧唯物主义只是借助直观来建立感性—对象性的关系,仅诉诸于感觉、直观,无法真正解决本质与存在的分裂问题,仍然还是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支脉。

    马克思则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⑥人们通过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以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可以自由地按照意志或者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不受所属的种和需要的限制。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即类生活是类本质的对象化,并且是主动、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费尔巴哈虽然也提到了实践,但更多是自然的生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

    二是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抽象层面,即停留在本质层面,而马克思则认为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性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赋予“类意识”以社会的、历史的内容,他未能彻底贯彻感性存在的视角:它以感性存在为开端却最终止于“类本质”。⑦因此费尔巴哈的“类”始终只是抽去客观社会内容的概念。现实中的人则受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条件、经济关系以及时代的影响,人与社会关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纠缠在一起。而生产关系对社会关系起决定作用,所以,人的本质主要受到生产关系的影响。因此得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性表现出来的,并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不同。

    三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仅在宗教领域,并且只限于基督教,而马克思则扩展到更根本和普遍的经济领域。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异化是在宗教中产生的,人因为自然的限制、对自然的敬畏,或者说现实中的不幸使人依赖上帝,宗教能够使人得救,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获得解放。所以费尔巴哈认为,只要认识宗教的真相就能解决异化问题。而马克思则认为,导致人本质异化的根源是经济领域,是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工人们以劳动为生的权利,即有限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都被剥夺,失去保障生活来源的工作,工人受竞争关系的影响也被迫沦为像其他货物一样的廉价商品,低价出卖自己,因此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异化为动物式的存在,丧失人的本性。因此,马克思需要解决异化难题。

    四、“类本质”的实现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扬弃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类本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虽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放弃了“类本质”“类”这样的提法,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认为“类本质”忽视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⑧但是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强调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情怀始终没变。

    (一)类本质的实现。怎样实现人的类本质?费尔巴哈对此也提出了解决方法,他认为只要揭露宗教异化的本质,从而打破宗教幻想,把归于上帝的本质返归于人,用同胞之爱来代替对上帝的爱和敬畏,就能实现人的类本质。由于费尔巴哈所处时代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加之他并未对现实世界展开具体的研究,尤其是对经济关系的忽视,导致他把“类本质”理解为抽象的意识,实现类本质也只是提出抽象的爱,最终人只是抽象的人。马克思则将目光转向“现实的人”,从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不仅应把宗教批判归结到人,还应该归结到人的世俗基础,对世俗本身进行批判,站在人的高度对现代国家进行批判。在现代资本主义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因此马克思强调通过共产主义解决异化劳动,恢复人的类本质,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倡导要联合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工资和私有财产,建立共产主义。由此恢复劳动成为人的一种本真的表达,成为人的本性的需要,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打破社會活动的固定化。就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⑨这样,共产主义能够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及兴趣,实现人与其本质的和解,彰显人的本质力量。

    (二)“类本质”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人道理想而努力,而“类本质”的思想对他影响极深,是他研究人的解放问题的基础,且是他从青年黑格尔派转向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桥梁。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深受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影响,且两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人的理解不同,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如果明晰“类本质”思想的含义,则能更清楚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另外,共产主义的实现也是为了“类本质”的实现,也可以说,只有实现了“类本质”,共产主义才真正实现,因为共产主义下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劳动在共产主义下成为人们的真正所需,实现人与其本质的和解。

    注释:

    ①[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

    ②[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

    ③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62.

    ④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⑥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⑦⑧李志.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J].哲学研究,2007(1).

    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

    参考文献:

    [1]雷勇,陈锦宣.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扬弃[J].学术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