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何美绮

    

    

    

    〔摘要〕为考察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特点,生命意义各个维度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生意义问卷(C-MLQ),青少年复原力量表(IAR)和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自杀意念项目对1100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与其人生意义寻求、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人生意义寻求与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2)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对复原力有着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杀意念有着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与其自杀意念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青少年人生意义追求与其自杀意念关系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与其自杀意念关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关键词〕生命意义;自杀意念;复原力;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1-0025-05

    生命只有一次,十分宝贵,值得珍惜。但近年来,社会自杀现象频现,尤其是青少年自杀一直呈上升趋势。对相关资料分析可知,目前处于10岁至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成为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主流人群。也有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平均每年有28.7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青少年自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

    研究发现,生命意义对处于逆境中的个体有保护作用。当个体处于重大压力或面对突发灾难的困境时,如果他能够从所处的环境中获取意义感,那么痛苦可以被承受,即当个体认为他的生活有目标、有方向、充满意义,他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不会因痛苦的经历而自杀。因此,生命意义感能够很好地预防自杀意念,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现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飞机失事等,灾民们目睹了灾难的发生,亲人朋友的不幸离世,如此地悲痛欲绝,灾民们咬紧牙关扛过去了。为何在那种灾难后,人们仍可以坚强地活下去?研究发现,人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的能力,即复原力。复原力指个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各种压力时自身对该种状态的成功应对并适应的能力。有研究指出:生命意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复原力、生活的积极改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当个体受到创伤后,生命意义越高的人的复原力越高,PTSD症状越少,感知到生活的积极改变也越多。那么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之間是否存在关系?由此引出本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探讨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自杀意念的现状,探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以及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特点。

    (2)探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3)探讨青少年复原力在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二)研究意义

    目前,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此时形成的生命意义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创伤后的复原力的发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研究课题通过了解青少年的生命意义状况、自杀意念状况以及复原力的状况,对三者进行关系分析,是否存在中介效用,得出相关研究结果,借此补充三者在我国心理学上的研究不足。

    青少年作为身心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经历着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家庭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处理技能的缺乏、学业负担过重、外部评价过低、矛盾和挑战等问题的困扰,这些使许多青少年面临抑郁心境甚至出现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青少年遭遇负性情绪困扰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青少年的生命意义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同时青少年处于培养复原力的关键时期。且如何平衡自杀意念和复原力两者之间关系有着深远意义,应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生命意义的发展。

    (三)研究假设

    (1)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能够负向预测自杀意念。

    (2)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能够正向预测复原力。

    (3)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与其自杀意念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广东省随机抽取若干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共1100名学生,其中各年级学生人数基本相近,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人数基本相近。被试年龄均值M为14.67,标准差SD为1.66。总共发放量表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7份,量表回收率为93.36%,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人生意义问卷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由美国学者Steger 等于2006年编制[1]。人生意义问卷(MLQ)用于测量人生意义的两个维度: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该问卷在美国和日本、中国大学生样本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2-4]。

    2.自杀意念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的自杀意念项目进行测量,分别是“我想杀了我自己”“我故意伤害或杀害我自己”。为了真实反映有关自杀问题,把自杀意念评定问卷混合在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90 Symptom Check List,SCL—90)的抑郁症状评估问卷中。采用1-3级评分,1从不;2有时;3经常。在本研究中,抑郁量表的α系数为0.90;自杀量表的α系数为0.76。

    3.复原力问卷

    青少年复原力量表[4](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IAR)是叶玉珠等于2008年编制和发展的。由 28 的个项目构成。复原力量表共有4个维度,分别是:问题解决与认知成熟、希望与乐观、同理心与人际关系互动、情绪调节。研究表明,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达到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作正式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4。

    (三)施测过程

    主试在征得学校和青少年本人的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根据指导语的要求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被试作答完毕后现场回收问卷并致谢,时间约为30分钟。

    (四)数据统计

    原始数据录入在Excel软件中,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青少年生命意义、自杀意念和复原力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2),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与其人生意义寻求和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人生意义寻求与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这为进一步检验复原力的中介作用提供了支持。

    (二)复原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Baron和Kenny 1986年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检验复原力在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作用[6]。此外,根据Frazier等人的建议,我们对所预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控制了性别和年龄。

    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与其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人生意义体验能有效预测自杀意念和复原力(β1=-0.21,β2=0.40,ps<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外,在控制复原力的作用后,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仍然显著,但预测系数显著减少(β=-0.13,p<0.001),减弱量△β=0.08,说明复原力在人生意义体验和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进行Sobel检验表明,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与其自杀意念关系直接的中介效应显著(Z=-5.24,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8.68%。

    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寻求与其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见表4),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人生意义寻求能有效预测自杀意念和复原力(β1=-0.08,p1<0.01;β2=0.28,p2<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外,在控制复原力的作用后,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寻求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复原力在人生意义寻求和自杀意念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四、讨论

    (一)青少年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的關系

    鉴于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复原力可能提高生命意义的水平和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本研究考察了广东省青少年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复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与其人生意义寻求、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中人生意义寻求与复原力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这与研究假设(1)一致。生命意义水平高的青少年,其自杀意念低于生命意义水平低的青少年。

    1.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人生意义体验负向预测青少年自杀意念。人生意义体验是指人们理解生命的含义,并且认识到自己在生命中的目的、目标或使命。当人们了解自己和世界,明白自己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确定自己生命中有要实现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他对自己生活有意义的体验。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体验减弱甚至缺失,此时我们会陷入生活无意义的状态,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心理,如悲伤、逃避、绝望甚至是自杀意念。

    2.青少年人生意义寻求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人生意义寻求负向预测青少年自杀意念。人生意义寻求指的是人们努力去建立或增加对生命的含义和目标的理解。当个体对生活有目标、有追求时会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即使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挫折,他们也会迎难而上,不会因为一点点阻力而丧失信心,绝望,更不会产生自杀意念。

    (二)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及其自杀意念关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生命意义通过提高复原力而降低自杀意念。生命意义对复原力起增强的作用,这与研究假设(3)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生命意义中的人生意义体验与复原力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中人生意义寻求与复原力显著正相关,这与研究假设(2)一致。生命意义水平高的青少年,其复原力高于生命意义水平低的青少年。

    1.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青少年人生意义体验既直接作用于自杀意念,同时又通过复原力间接作用于自杀意念。人生意义体验通过增加复原力的使用来减弱自杀意念的形成。当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复原力的存在会激发我们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驱使我们运用内外资源积极修补、调适,让我们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即具有高复原力的个体能够快速、成功地从压力事件中获得成长,在生活经验中进行积极的改变。我们通过体验生活中的事物(如自然与文化),或个体的价值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同时,人生意义体验可以实现人的潜能,使我们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从而把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生命的意义。人生意义体验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含义,并且认识到自己在生命中的目的、目标或使命,倾向于用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方法来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因此,人生意义体验和复原力高水平的个体都倾向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他们遇到挫折、压力、困境时,他们倾向于寻求自己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感,来抵消负面事件所产生的枯燥、空虚、厌烦等负面的情绪,从而降低了自杀意念的出现率。

    2.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寻求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复原力在青少年人生意义寻求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作为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人能为生命的意义而生,也能为生命的意义而死。那么人生意义寻求就像一个动机,推动我们去寻求对我们自身有意义的东西、事件、目标。人生意义寻求高的个体能够努力地去追求人生目标,使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树立更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减少生活的负面影响,也降低自杀意念的出现率。

    (三)本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的结果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心理保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现其现实价值。

    在生命意义的各个维度上,人生意义体验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来看,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及其自杀意念關系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说明生命意义的确会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复原力,从而进一步影响自杀意念的出现,这为学校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培养青少年的生命意义和复原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可以多开展提高生命意义和复原力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加深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复原力以降低学生的自杀意念。

    (四)本研究的不足

    在被试的选取上,首先只是随机抽取了广东省的中学,只是局限在广东省,代表性不足,因此研究结果的推广性不强;其次被试人数较少,且量表题目量较多,导致量表的回收率不高且回收数据不是很理想;还有,本研究采用了横断研究检验假设模型,因果推断受到限制,为了弥补横断研究所带来的缺陷,后续研究需要结合纵向研究,探讨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之间的长期作用机制。本研究中,在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变量可能还涉及其他方面,这些都有待于未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teger MF,et al. The meaningful lif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8(42):660-678.

    [2]张利燕,郭芳姣. 生命意义的概念与个体差异[J]. 心理研究,2010(5):3-7.

    [3]王孟成,戴晓阳.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59-461.

    [4]詹雨臻,叶玉珠,彭月茵,等.“青少年复原力量表”之发展[J].测验学刊,2009,56(4):491-516.

    [5]谢晓东,张卫,喻承甫,等. 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3):638-646.

    [6]阳毅,欧阳娜. 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14(5):539-545.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外国语学校,佛山,5283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