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语法作为其中一大模块,既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个挑战,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才能运用有效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语法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并攻破难关呢?本文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其与英语语法知识点相契合,打破传统语法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感知、体验以及实践合作的状态下,达到本节语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知识积累薄弱的小学生来说,在课程开始之前去了解教学内容,依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一步一步攻克难关,掌握语法知识点,不仅能够减轻学习英语语法的心理压力,还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语法知识。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任务驱动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并辅助学生们快速高效掌握语法知识点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英语语法;运用

    【作者简介】谢瑜萍,溧阳市平桥小学。

    新课改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演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备受欢迎,顺势成为教师推广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新课改大力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任务驱动便契合了该理念,一脉相承,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 “任务驱动”的目标和计划。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也会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出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执行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忽略学生自身的感受,不能够顾及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进度,最终让教学陷入一个被动困境当中。 “任务驱动”则不然,其时刻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点的程度,依据学生对语法掌握的情况进行课程快慢进度调节,让学生紧随教师课堂节奏,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成了英语语法教学课堂当中的主体,以往的厌倦和困惑全部消散,他们也乐于沉浸在语法教学当中。

    一、 创设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小学生素来活泼好动,爱玩自然是他们的天性,在自我约束上亦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譬如无法长时间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投身课堂当中感受英语教学的魅力。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创设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走入活动中,心态由 “我必须学习英语语法”转变为 “我想学习英语语法”,如此一来,学生心态调整好以后,英语学习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拥有不一样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因此,在进行语法课堂趣味活动创设时候,应该周全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将这些元素作为课程开展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其中感受语法课程的别样化。

    例如,在进行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语法课程 “Like”的用法教学时,传统课程模式下教师会选择将Like固定用法讲述出来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句型当中感受文字用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古板呆滞,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语法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们用 “like”表述自己和家人的兴趣爱好,只要课堂里融入了谈论氛围,自然就会充斥着无限趣味。学生们在表述之后,教师方可切入重点,来指正学生们在表达过程中语法运用不当造成表述不当的问题,由此引出 “like+名词、动词ing”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在肯定方式语法表达讲述完毕之后,可以顺势抛出否定方式以及疑问方式句型语法内容。用趣味性的语言发问 :“如果大家不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表达呢?请大家尝试用否定方式表达自己不喜欢的物品。”学生们未接触过该语法知识点,表达出来的东西必然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样儿。欢愉过后,教师可以抛出正确的语法知识点,让学生们感受否定方式的表达技巧。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在任务型驱动的方式下了解了 “like”的语法知识点,并掌握在句型中应该如何应用。这样一来,语法课堂上便不再是生搬硬套的教学局势,而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任务型语法教学。

    二、 创设角色任务,引导学生语法教学代入

    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了让学生们进行集体活动,譬如集体朗读单词、集体回答问题、集体唱英文歌曲等,完全没有发挥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除此之外,在英语语法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打着实践探究之名,行集体学习之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环节当中学生主体角色被弱化。因此,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环节当中,增设一些角色任务,譬如我们常见的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句型当中蕴含的语法知识”,通过角色任务分配,学生在进行句型对话时候,可以自主感受到语境当中渗漏出来的语法知识。

    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小学英语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这个单元当中,话题是谈论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教学重点是 “there be+名词(短语) +地点状语”的句型,表示某地有某人或某事物。there be句型涉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运用时区分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从而准确运用be动词的正确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旧带新,引出本单元的目标介词词汇,可以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实物等教学用具来教授方位介词,还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和场景创设情境,分不同角色去练习there be句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结构并自如运用。换个角度来说,本单元所学的there be句型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接触了一些,关键是要让学生注意到可数名词的单复数问题,以便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be动词。在教学时,只要老师多创设角色进行句式教学,好好地引导,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并掌握新知识。本单元以金发女孩与三只狗熊的故事内容展开,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学起来积极性要高一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分类,去演绎故事,进行对话练习。如此有趣的教学课堂,岂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三、 创设互动任务,推进学生合作探究语法

    在语法教学课堂当中,加强互动程度,能够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进度。经常性设置一下互动环节任务,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当中拥有无限存在感,还可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学习语法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创设教学任务环节中,多增设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将课堂教学打造成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能够激活学生们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教学现状。小组形式对于教学课堂来说是最常被推荐的一种合作互动方式,教师可以借用小组合作模式,课前拋出问题,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去解决教师下达的任务,顺利完成语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更应以互动任务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分析问题,有意识地抓住每一个环节,在讲语法知识点的同时去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 “动词的ing形式”这一语法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侧重于将语法知识点融在句型练习当中去讲解,让学生们感知动词加 “ing”后不一样的表达效果。首先,在课堂伊始,教师应该提出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句子“Look at the tiger! It' s running! The rabbit is jumping”;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如flying、jumping、walking等,学生在接受到学习任务之后,必然会有所思,有利于接下来的课程互动开展。教学任务明确之后,需要将本节语法课程的重难点明确给到学生,让他们知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五个动词的ing形式,并用现在进行时进行简单表达。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running和swimming的拼写。这样一来,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便会尤为注意这几点,时刻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渗透知识难点。为了达到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课前教师准备教案时候,需要提前备好let' s learn部分的卡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其次,在课中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流程引导学生融入教学中。如 “Use some photos to teach the words”环节,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卡片,挑个别学生识别卡片上的words “ flying, running, walking, jumping, swimming”,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动词加 “ing”的语态区别。初步识别词汇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进行简单对话后,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不断发问抛出新的任务,学生也会紧跟教师节奏,去了解动词ing在句型当中的实际用法。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仅仅在于文字类板书的强硬灌输,还在于教师不停地在互动当中让学生完成任务,最后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四、创设自主探究任务,提升思维能力

    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语言规则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所发现的乐趣也会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法学习中。因此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遵循隐性为主,显性为辅的原则,教师要倡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归纳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或结构,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单元Grammar time 板块主要呈现了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再直接呈现Grammar time 中表格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借助表格创设具体的语境来让學生理解语法醒目的意义和用法,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推测、发现、探究并自主归纳出本课的语法知识。

    课堂开始教师可以引出两个人物Tim和Nancy。T: They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plans. Can you help them fill the form?首先,用一张不完整的表格,内容和书上略有不同,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完成表格内容。其次,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能说出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构成方式。

    这样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完成自主探究的任务,了解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区别,并更好地把握语法形式表达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打破常规进行任务驱动,能够转换固有模式,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英语语法知识点的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了解,英语语法不是生硬的背诵,一板一眼的叙述就能灌输到学生心里,更重要的是明确任务,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助力语言学习,提升孩子们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石亚妮.任务型模式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郭慧.改进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语法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许宇杰.探究任务型模式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2.

    [4]傅迎迎.观察、归类、发现、应用——英语语法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