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及其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分布不平衡的国情下要办好开放教育必须要走教育资源共享之路。近些年关于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对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文章在厘定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共享的必要机制,以期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2-0045-03

    一、研究背景

    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简称《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因此,采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策略是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手段。在《战略》提出之后,中央电大也制定了共享方案、设计了实施步骤,现已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实现资源共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比较多的,如: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利益等方面没有有效的保证,所以仍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确保真正的实现教育信息化。

    对于国家开放大学的一个地方学院或是学习中心来说,其拥有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采取资源共享策略,才能使诸如教师、信息化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分散的教学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行政人员的方法以增加教师的总数。在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有效整合和应用总部、分部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充分依托原有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应从地方学院的层面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表现形式和互动模式。做好开放学员新生的入学指南培训,在教会学生开放教育学习方式的同时,从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角度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和推荐,最大限度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更积极地推广地方学院课程责任教师的助学、导学服务,可以采用校园网特设“教学资源推荐”专栏,由课程责任教师整合三级电大平台上相关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并对学习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为直属和学习中心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除此之外,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拓新的办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采用多媒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资源设计。

    二、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机制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层级化管理中要坚持管理到位、指导到位、支持到位、扶持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层级之间要建立契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在层级化管理过程中,其共享机制应包括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1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信息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就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了实现不同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工作,我们需要搭建共享的基础平台,这个平台要以技术和环境作为基本条件。只有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不同层级结构间形成有效共享时,其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的资源共享的优势才能凸显出来。具体来看资源共享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资源建设。作为办学实体,国家开放大学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庞大的、复杂的受教育群体以及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明显地不适应。目前的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自建资源,更多地要依赖于国家开放大学的总部、分部联合高校的优质教师团队、专家学者、资深的业内人士深度合作,编写教材、制作课件、设计练习、制作模拟实训的软件等,为开放教育学员量身定制与实践工作紧密結合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资源的功能性和时效性。

    (2)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资源建设的不到位,其二就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不完善。现在开放教育的学员要登录4个不同的网址进行学习,在入学培训的时候学员往往无所适从。针对这样的现实,国家开放大学应该统一平台的建设,运用技术手段让不同的平台进行对接,让教育资源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共享,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资源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也可以简化学员的学习形式,使优质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3)建立资源共享的标准和规范。一方面要在学习平台上设立自动累计课程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长的功能,根据各门课程的学员的选课数量等数据,综合评定课程的使用情况,并据此评选“优秀课程”;另一方面要对教学资源的更新时间进行规定,一些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较快,如果资源的更新赶不上社会的发展,就会大大降低学员的学习兴趣;此外,要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工作实际为其提供从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等一系列非学历教育的教学和考试信息,并做到及时发布,及时更新。

    (4)形成资源共享的特有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教育主讲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例如,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应列举一些最新的国际国内典型案例,介绍一些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方面,社会上销售的专题讲座的课件对发展远程教学具有借鉴性,这些课件,通过典型案例,较好地将生动性、启迪性和趣味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习者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市场上销售的专题讲座课件,之所以得到学习者的青睐,主要原因是教学设计的内容新、案例生动,而且授课者注重启发听众思考,虽然在这些讲座中难以实现师生互动,但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听众心里的共鸣。特别是要对不同要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有差异性的辅导。面授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群体化学习,通过面授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2利益共享机制

    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还要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的原则,运行过程中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在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尽可能争取有效的政策支持。在进行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的上级单位应对下级单位(如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给予项目支持,调整内部的管理机制以增加基层学习中心的参与权,不断促进学习中心进行利益共享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开放大学不同办学层次之间的资源共享。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制定相关的规则,以处理好资源共享时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3风险共担机制

    应在保证开放教育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共享,资源共享要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本原则。在地方学院、学子中心办学困难、招生情况不理想、机构人员频繁精简的条件下,应适当减免甚至放弃管理费用的收取,无条件地为地方学院、学习中心提供教务、教学管理方面的服务。走开放教育资源共享之路既是保证国家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为社会教育服务的公益性事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平台,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及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思想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三、资源共享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部原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习中心要力争构建“以教学环节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的新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监督评价、管理评审”型的质量监控体系,以促进学习中心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使教学过程有效展开,国家开放大学应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通过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估等方式保证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部的教学管理应该有效的执行监督权利、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三个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对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质量的评价应着重从教学、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在教学方面,教育资源共享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环节进行,以保证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还要确保以后不出现类似问题,使教学质量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达到质量保障的目的。对开放学员的管理,要保证其在资源共享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员的出勤率不让学员中途流失,促进“为学员做好服务”的管理理念的形成。对开放教育教师的管理,要在共享过程中对教师的网络教学活动进行适时的评估和监督,对其教学及辅导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凸显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对于资源共享情况的审核方面,其资源共享评价体系应是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系统。国家开放大学的相关评审机构要对学习中心的整个资源共享过程进行评审。通过这样的审核机制制约之前的资源共享流于形式的状态,真正发现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以保证共享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从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到国家开放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仍有大量的“信息孤島”存在。因此,需要依托互联网,借助开放教育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对教育教学的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共享过程的有序进行,弥补我国因教育资源的稀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电大开放教育与全日制本科课程对接方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5).

    [2]马红.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方式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5(2).

    [3]刘其淑,等.共享机制之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制度体系设计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