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

    李剑斌

    摘要:通过分析奶牛过敏性结膜炎的致病原因和临床症状,结合奶牛场的实际治疗经验总结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奶牛;过敏性结膜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25-01

    2016年9月份,甘肃玉门油田农牧公司华油奶牛场饲养的奶牛出现了多发性结膜炎,发病急、数量多,发病的奶牛均为泌乳牛,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产。现将该病的发生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病因

    结膜炎是眼睑结膜和眼球结膜的表层或深层的炎症。主要是眼结膜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而引起。是最常见的一种眼病,各种家畜都可发生,马、牛最为常见。根据分泌物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和化脓性结膜炎。

    结膜对各种刺激敏感,常由于外来的或内在的轻微刺激而引起炎症,主要有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温热性因素、光学性因素、免疫介导性因素等。机械性因素如结膜外伤、各种异物(灰尘、砂土)落入结膜囊内或粘在结膜面上;化学性因素如各种化学药品或农药误入眼内;温热性因素如热伤;光学性因素如眼睛没有加以保护,遭受日光的长期直射、紫外线照射等。免疫介导性因素如过敏、嗜酸细胞性结膜;继发性因素如传染性因素等。

    根据奶牛场奶牛结膜炎发病头数多,发病集中又迅速的特点,经过对奶牛饲养管理全过程的分析,排除了理化性和传染性的发病原因,发现是给奶牛饲喂了加工而未发酵的半干全株玉米秸秆饲料而致病。因半干玉米秸秆上带有大量灰尘等异物,饲喂该饲料3 d后少数奶牛出现临床症状,随后发病奶牛数量迅速增多,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他奶牛饲喂青干草,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最终判断本次发病的病因是外来异物刺激奶牛结膜而引起的炎症。

    2 临床症状

    发病奶牛病初呈一侧的结膜充血、发红、流泪,结膜浮肿,有分泌物积淀呈浆性,随后结膜显著充血、肿胀明显、流泪、羞明,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蓄积于结膜囊内或粘附于眼角内,甚至眼角下方皮肤上可见明显的脓性分泌物粘附,眼睑肿胀且疼痛,一部分奶牛呈两侧结膜临床症状。病牛饮食欲减退,泌乳量降低。

    3 诊断

    根据病因与临床症状,诊断为外源性、过敏性奶牛结膜炎。

    4 治疗

    4.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除去病因,消炎镇痛,避免强光刺激。

    4.2 改换饲料

    立即停喂加工而未发酵的半干全株玉米秸秆饲料,改喂发酵成熟的玉米秆青贮饲料。

    4.3 临床处理

    治疗前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球内外的分泌物,眼球周围皮肤上的干痂待泡软后用酒精棉签擦拭干净。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眼结膜囊。每头奶牛用青霉素20万IU,氢化可的松10 mg,混合后冲洗眼球及结膜,每天2次。严重者可用青霉素160万IU,氢化可的松10 mL,2%盐酸普鲁卡因10 mL,注射于发病一侧球后穴,每天2次。更严重者可用自家血上下眼睑注射,即抽取自身静脉血10 mL,随即加入 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将病牛眼睑提起,平行刺入针头注入。中药治疗可选用石决明散,灌服,每日一剂,连服3 d。

    4.4 场所消毒

    用浓度1∶1 000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消毒液和1∶1 000的双链季胺盐络合碘消毒液交替对牛舍所有设施、用具消毒,并带牛消毒,对全场生产区域、运动场及全场所有奶牛彻底喷雾消毒,每3 d消毒一次。

    5 效果

    治疗3 d后,发病奶牛头数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减轻,流泪减少,分泌物减少,肿胀消退,奶牛饮食欲、泌乳量逐渐恢复至正常。连续治疗至第8天,发病奶牛全部治愈。从发病到治愈历时8 d。

    6 讨论

    该病的病因是给奶牛饲喂的加工而未发酵的玉米秸秆上存在有大量过敏因子,在今后的奶牛饲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该病的发生。在治疗上以消除病因、减少刺激,抗过敏、抗菌消炎为主。选用氢化可的松,因其具有抗过敏、消炎作用,与青霉素联合应用,有协同抗炎作用。盐酸普鲁卡因有阵痛作用,球后穴封闭疗法,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清洗病牛眼和脸上的排出物,有利于病牛的康复。结合带畜消毒,从而达到快速彻底治愈该病的目的。

    保持饲草料干净清潔无灰尘等异物,保持厩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防止风尘的侵袭,严禁在厩舍里调制饲料和刷拭牛体,治疗眼病时,要特别注意药品的浓度和有无变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