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导学设计策略探析

    金明强 朱秋蓉

    

    

    

    摘? ? 要:线上教学即通过网络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线上教学悄然流行。实践表明,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四个维度考虑导学设计,做足“导”的功夫,可以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其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线上教学;导学设计;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家梅耶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学习。抗“疫”期间,在全国教育系统“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线上教学”被措不及防地推到了全国师生面前,这段特殊的经历也终将给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近期,笔者在参与了“杭州共享课堂”历史与社会学科线上教学工作后,对线上教学有了一些思考:线上教学的设计思路重在“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实践表明,教师导学设计的核心在于“导”,具体应在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四个维度做足“导”的功夫,以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其学科核心素养。以下,笔者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为例,总结了历史與社会学科“线上教学”导学设计四个维度的策略,以求教于大家。

    一、导明学习目标

    “导明学习目标”是指教师在课开始时就传递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指向。唐少华特级教师曾指出学习目标需要具体明确、有时限、可操作与可检测。学习目标的表述最好采用完整表述法: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与社会》(九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该框内容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三个历史事件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线上教学中,对初中生而言,如何就教材文本,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教材中的结论性表述是学习的难点。基于此,我们拟定了下列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

    1.读教材图文,28事件:“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学习利用知识卡整理历史事件。

    2.读教材叙述,理历史逻辑:梳理上述历史事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之间的关系,学会进行历史解释。

    3.作纵向对比,悟历史认识:对比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地位。

    上述导学目标表述指向明确,方便学生知道确切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学得明白。

    二、导清活动指向

    “导清活动指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清晰的学习任务;二是指活动应清楚地指向某个学习目标,即活动为目标服务。活动设计要简明、可操作。活动的表述最好也采用完整表述法: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导学活动是整个导学设计的关键。前述“导学目标”遵循着一个宗旨:立足教材图文素材,导引学生有效阅读文本、自主学习历史。基于此,拟定设计思路如下:选择教材现有的典型图文素材,带领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呈现或提炼学习方法。通过“读教材图文,28事件”“读教材叙述,理历史逻辑”“作纵向对比,悟历史认识”三个环节,介绍“图片素材—历史事件—历史逻辑—历史认识”文本阅读法。

    接下来,每一环节按活动设计、核心旁白、设计意图三个板块作陈述。

    第一环节:读教材图文,28事件

    活动设计1:读教材中的下列图片(图6-7、8/11,略),结合正文,利用知识卡整理历史事件。

    核心旁白:我们如何借助教材的图文资料,利用知识卡来整理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一张一张地解读。

    该活动由四个小活动、两道思考题、一种方法指导组成,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这里重点阐述四个小活动的设计。

    活动1-1:读图6-7,结合书本第30页的正文,整理“一五”计划的相关要素。

    核心旁白:首先,看图6-7 ,看到“一五”期间建设成就,起码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一五”指什么?“期间”有多长?有哪些建设成就?这些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什么重要意义?当然,还应当追问“原因”。这些是“一五”计划的要素,请在书本上圈注相关内容。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实施“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能省去“社会主义”吗?(不能)

    活动1-2:读图6-8 ,结合书本第32页正文,整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要素。

    核心旁白:如果说,“一五”计划侧重经济建设,那么图6-8反映的是哪方面的建设呢?(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通过的《宪法》,真正意义上代表了人民的利益。通过这部《宪法》,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活动1-3:读图6-11,结合书本第33页第4段正文,整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要素。

    核心旁白:读图名,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什么?公私合营之前,信大祥又是怎么运作的?这涉及新中国成立后原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何去何从的问题。何去何从呢?顺应时代需要,接受改造。如何改造?国家有方法:公私合营。通过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成了社会主义工商业。

    活动1-4:阅读书本第33页三段正文,整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要素。

    核心旁白:其实,这样的改造是从农业开始的,具体原因书本上有阐述。我们知道,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农民并没有过上预期的好日子。农业生产发展受阻,影响工业建设,必须改。怎么改?国家想到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办法,改变了个体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指导学生从教材的图文素材入手,学习历史事件。鉴于该任务涉及三个历史事件,因此可采用任务分解的方式,对其进行一一解读,在此基础上再为总结方法、寻找共性做好充足的认知铺垫。

    第二环节:读教材叙述,理历史逻辑

    活动设计2:梳理上述历史事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之间的关系(参考图1)。

    核心旁白: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三个历史事件分别从经济建设成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三个角度表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这里,细心的学生可能已经发现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图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图示

    设计意图:基于第一环节基本史实的学习,该环节重在指导学生架构基于历史事实的联系,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核心所在。

    第三环节:作纵向对比,悟历史认识

    活动设计3:回望历史,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地位(参考图2)。

    核心旁白:我们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崭新一页。我们回望近代以来的历史,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在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后,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无论从哪一点回望历史,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图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地位图示

    设计意图:基于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形成的重要结果。该环节借助对比法、利用图示,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理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结论。

    三、导向学习方法

    “导向学习方法”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指导、总结学科学习方法。学科学习方法一定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呈现的,同一类别的学习内容更需要提炼方法。本课导学设计先后有两次方法总结。

    一是完成活动1后,利用知识卡整理历史事件的方法。

    方法指导:经过上述三个历史事件的整理,我们发现利用知识卡整理历史事件有一些共同要素(参考图3)。对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内容、影响这些要素进行整理。当然,并非每个历史事件都会要求呈现所有的要素。

    图3? ?整理历史事件知识卡的要素图示

    设计意图:学习三个历史事件后,总结利用知识卡整理历史事件的方法,帮助学生借用图文素材学习历史事件。

    二是在课堂小结时,总结本课所介绍的文本阅读法。

    方法指导:整理整节课的阅读思路,总结阅读文本的方法(参考图4)。

    核心旁白:今天的课,我们从图片中认识了三个历史事件:实施“一五”计划、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成“三大改造”。透过这三个历史事件,我们看到了它们背后各自的意义或历史地位,无论是迈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确立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于新中国而言,都意味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正式踏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人民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奋斗。从书本的图片入手,认识历史事件、梳理历史逻辑、表达历史认识,这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文本的方法。

    图4? ?从历史事件到历史认识的路径图示

    设计意图:文本阅读方法有多种,本节课介绍的是“图片素材—历史事件—历史逻辑—历史认识”法。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习得学习方法可终身受益。事实上,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四、导引思维激发

    “导引思维激发”是指不唯知识传授、不急于下结论,激发学生引起思维碰撞、留下思考空间。知识无穷尽,教学应该提倡留白。除了活动2,本课导学设计还有两次思维激发,以“思考”形式出现。

    第一次改革,思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什么?与土地改革有什么区别(参考图5)?

    图5? ?从1952年到1956年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图示

    核心旁白:土地改革,土地的所有者发生了转换,土地从地主所有转到农民所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从私有变为公有。

    第二次改革,思考:“三大改造”究竟改变了什么(参考图6)?

    核心旁白:随着农业合作化的推进,个体手工业者也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加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叫“社会主义改造”?我們需要考察“三大改造”究竟改变了什么。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三大改造”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状况。改造后,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这恰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也成了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坐标点,从此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图6? ?“三大改造”图示

    设计意图:活动2与上述两个思考已涉及学科思维,采用总结、对比,用图示法突破学习难点、训练学科思维能力。

    上述活动、思考已突破“是什么”类的知识,学生需要运用学科思维思考问题,这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四个维度,进行导学设计,是基于“线上教学”的实情优化教学设计,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导学”的思路。当前的“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的教学,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也将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未来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