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关键词 合同管理 防控 法律风险 控制

    作者简介:廉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44

    相对于企业所开展的各类工作内容,合同管理会涉及到谈判以及文本制定等其他较为复杂的工作,因而,此类工作更需要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流程。众所周知,合同是企业履行市场承诺的重要性依据,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强企业在对合同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并对识别法律风险的能力进行提升,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实际经验出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联系并展开相应的工作,都需要在以合同为基础之上,进行谈判签订以及履行等活动。其中,合同的适用与合法性以及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等均是该项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当下较为开放的市场环境背景下,为保证企业能够进行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对合同风险进行加强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了工作重点。一、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界定

    通常来说,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意外状况,或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合同内容而造成企业经济受损失的情况。合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后者参与市场竞争所需要的核心力量,也是当下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但能够帮助提升外界对于企业的评价,还能够对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面对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切实地对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一般来说,合同的法律风险主要被分为多个阶段,其主要包括合同的准备、成立生效和履行阶段,除此之外,也涵盖合同在发生变更或是解除等比较容易产生争议的阶段。因此,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企业应对合同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并确保能够全方位的对于法律风险进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在面对实际的经济纠纷中能够处于优势,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二、企业产生合同法律风险的原因

    (一)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

    在实际项目中,企业在进行该阶段之前,应当对参与合同签订的双方其实际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并针对其资信进行系统性审核,确保从源头进行控制,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倘若企业忽略对主体的资信进行调查这一过程,就极有可能出现合同双方资格不够的状况,这对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是非常不利的。

    与此同时,在该阶段企业也应当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确保合理制度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在实际项目中,有部分企业会忽视自身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甚至违背相关法律条规,这对于其日后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是有着非常负面的作用。

    (二)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

    通常在该阶段所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是由主体方所带来。在对合同进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通常具备一定的民事主体资格,一般包括自然人,法人或是相关组织。但倘若签订的主体不具备该资格,那么签订的合同是无法被法律认可,并缺少法律效力。同时参与签订的双方其权利和义务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进行该阶段时,企业应当对合同向对方的资格进行全面的核查、识别和判断。

    其次,在进行合同签订时,对于合同条款方面所出现的风险。通常来说,合同中的条款不仅仅直接展示出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会对整个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在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合同中,倘若合同双方当事人针对条款出现理解偏差,就会为后期的工程执行埋下隐患并形成了法律风险。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企业应当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其合法性的同时,并给出详细的解释说明。尤其是合同中的商务条款,双方应予以格外重视。

    (三)合同履行时的法律风险

    一是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履行合同或者履行不当而导致的法律风险。在合同履行环节,极易存在无法按照要求履行或者履行不當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情况就是拒不履行合同的内容,这方面主要指的是合同拒不履行、合同履行不能两种实际情况。对于合同拒不履行的情况,主要是合同一方有能力履行合同,却恶意不履行合同,或者从主观上找借口不想履行合同,在具体的实施环节,随意找借口不履行合同,而履行方应该根据的实际履行情况对合同方进行催告、解除等,有必要时应该追究合同相对方的责任;如果是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比如因为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无法履行,可以按照相应法律条款进行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合同。合同履行不当、履行部分合同或者故意的推迟合同的履行,这就违背了合同签订的初衷,因为合同签订就是为了能够确定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实现深度合作,促进双方经济效益的提升,如果存在履行不当的情况,必然会威胁到双方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如果不能协商,应该根据法律条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合同变更容易存在法律风险的问题。企业在合同管理环节,发生合同变更的情况比较多,其一是合同主体发生变更,合同权利和义务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更的一方未及时获知,就会导致其面临着法律风险的情况。其二是双方履行环节,会因为某些不能预测的情况,导致合同其中的部分条款失去执行下去的意义,也会给双方带来较大的风险。

    三、有效控制法律风险的途径和措施

    合同法律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进行合同订立、履行,在未来具体发展的结果和预期目标出现了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企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害的情况。法律风险导致的原因较多,所以应该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制度,及时做好防范处理,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

    (一)加强合同签订管理,预防法律风险的出现

    合同管理工作会常常存在风险问题,所以在签订环节就要做好风险的防范管理,以消除所存在的风险问题。

    1.合同主体资信调查。签订合同环节应该合适合同主体的身份,对于自然人来说,要核实其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确定不会存在冒用或者盗用他人名义的情况。法律对于合同主体资格的要求是较为严格的,要重点核实以下几项:资质条件是否符合;信用是否存在问题;履约能力是否达标;重大合同应该进入到现场进行考察分析;调查对方授权情况,确定是否所有手续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如果对方不能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或者存在疑问,都要终止合同签订,以避免未来造成损失。

    2.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就是确保合同中的各项内容没有存在违法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要严格遵守《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法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同名称合法;没有存在任何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合同履约形式符合法律标准;合同生效方式符合法律标准。对于法律中所明确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况,比如《建筑法》明确规定,存在转包、分包、借用资质等情况都视为无效合同,所以在合同签订时应该严格检查这些条款,以有效的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

    3.合同条款完备详实。合同条款的内容和表述要准确无误,不能存在模棱两可、有歧义的条款内容,确保合同语言精准。尽可能选择使用我方的标准合同规范文本,避免在合同履行环节存在误解的情况,最大程度上维护我方权益。对于合同的格式条款,要做好各个条款的理解,以确保后期不会存在理解偏差,造成合同执行困难的问题;违约条款必须要明确规定,如果存在违约的情况,应该有必要的惩罚、处理和救济措施;双方要商定争议解决条款,确定纠纷发生后的争议解决方式,应首先进行平等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采取向法院起诉或者选择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诉讼和仲裁只能约定其一。对于合同中约定管辖范围的,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管辖范围,不能随意选择无管辖权的法院。

    4.合同盖章的问题。合同中要明确规定是签字生效、盖章生效,还是签字加盖章生效;我方先盖章、对方后盖章的条件之下,应该根据需要盖上骑缝章,避免对方随意的篡改合同内容;如果有不得不修改的部分,应该用小签或者盖章的形式,防止存在严重争议或者合同不能履约的情况。

    (二)认真严格合同内容,做好法律风险事中控制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内容进行履约执行,如果在合同签订之后,没有严格履行合同,将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无法实现。在合同履行环节,可能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己方不能完全履约。己方违约容易导致法律风险问题的存在,救济措施能够有效的消除法律风险。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证据收集工作。在合同执行环节,应该重视证据资料的收集保存,即使发生纠纷,也能够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合同变更需要变更,需采取与对方协商签署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合同变更因合同发生解除情形,双方应按合同规定办理合同解除手续。

    二是对方履约不当。对方违约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防止损失严重的情况出现。要积极落实各项约定的权力,及时获取掌握证据资料,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充分的行使抗辩权,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减少损失,防止存在恶意违约的情况;如果没有合理的形式抗辩权,将可能导致违约情况的存在,给企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方如果行使抗辩权,要重点分析其抗辩内容,明确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

    合同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合同双方合同签订和合同顺利履行来取得。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合同的目的,要加强静态管理,还应该采取必要的动态管理措施,以更好的使得合同能够有效的履行,防止存在纠纷风险,以提升事中控制管理水平。第一,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合同权利义务履行。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要监督合同履约状态。如果发现对方没有积极的履行合同条款,存在违约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出现法律纠纷的问题,应该立即反馈给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公司法务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合同履约状态,监督合同履行的状况,同时也要了解合同履约可能存在问题的情况,能够及时给相关的业务部门反馈相关的问题,以避免违约问题的存在。第三,公司法务部门要积极和业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业务部门要随时掌握合同履约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合同执行中存在问题及风险,应及时反馈给法务部门,及时化解风险隐患,避免在合同执行中产生纠纷;如果确实存在无法规避的违约行为,法务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收集相关证据,了解执行情况,以便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做好合同后评估,做到法律风险事后补救

    合同后评估就是要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后补救措施,有效的减少损失发生。合同履行后,主要工作包括合同归档、评估与纠纷处理等方面。合同归档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该环节中出现丢失、泄密等问题,要合理的确定归档人员的工作职责,规定具体的工作流程,详细检查合同实际情况,防止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

    合同后评估就是对整个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改进和完善。对于影响合同履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评估工作能够重视防范和管理,将给今后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合同履行之后的评估,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制度,形成完善的评价和管理体系,通过责任追究制度和机制来提升评估质量。

    要重视合同法律纠纷管理工作,积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纠纷案件。要加强纠纷案件的管理过程管控,如果未准确掌握合同纠纷存在的主要问题,未对纠纷问题进行正确的法律分析判断,提出合同的纠纷解决方案,将会给后续案件处理带来困难;如果没有及时掌握对方违约证据,则会导致诉讼中难以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要严格控制该类风险,通过强化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建立完善预警机制,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经营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确定应急管理预案,最大程度上消除企业可能面对的突如其来的法律风险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于企业的各级干部员工,都应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及时将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和工作落实到位,以便消除法律风险的隐患和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珩.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129-130.

    [2]魏珍丹.我国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J].商品与质量,2016(4):41.

    [3]郭江丽,姜红,高萍,等.浅谈强化企业合同管理预防法律风险[J].经济研究导刊,2013(7):131-132.

    [4]羅英.试论识别与防范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5):110.

    [5]陆都.浅析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54-55.

    [6]姜博瀚.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识别和有效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5(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