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浅谈

    刘明香

    古诗词,词语凝练,意蕴丰富。《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古诗词时,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却存在一些障碍。如何让古诗词教学变得有效且有趣,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抓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由学习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可从多方面入手。

    1.为诵读创设情境

    古诗词短小精练,语句优美,平仄对仗,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和音乐美。在古诗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配乐创设情境美来诵诗词,诵出节奏、诵出内容、诵出情感。诵读形式可多样化,如教师范读,录音范读,同伴合诵,唱诵结合,诵演结合等,在诵读中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为理解古诗词打下坚实的语感基础。以《观沧海》为例,教师选取浑厚苍劲的琵琶曲,读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句子的停顿;读出“澹澹”“竦峙”“丛生”“丰茂”等修饰语的重音;在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时,指导学生将第二句的语调加强,语速较第一句快……通过细致的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诵读体悟诗歌,爱上诗歌。

    2.为再现画面创设情境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对应诗句配上合适的图片帮助学生描绘画面,或根据诗句让学生自己绘制插图,感受画面美。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选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所选取的意象较多,或凄凉,或明丽。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和身临其境的感受,笔者用PPT播放了一组对应的图片,以及乌鸦似有若无的鸣叫声,然后让学生用语句描绘。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感受画面和诗歌所创设的意境。通过教学中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对那些语文学习能力中下水平的学生效果较好。

    3.为走进诗歌创设情境

    七年级学生对很多历史知识和文学现象还不了解,需要教师做一定的知识补充,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杜牧的《泊秦淮》时,可先介绍历史上唐末秦淮两岸的风气;在教《江南逢李龟年》和《望岳》时,可从青年时期杜甫的抱负以及后期的颠沛流离讲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常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聚焦“三炼”, 赏景悟情

    古人在写诗词时,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典故,可见古人写诗词非常讲究炼字、炼句、炼篇。

    1.炼字词

    所谓字词,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表达需要,精挑细选最贴切的字词来表情达意。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关注那些最贴切和最具有表现力的字词。首先,教会学生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如《望岳》中,作者用“钟”与“割”两个动词,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峻雄伟跃然纸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泰山的赞美热爱。王湾则在《次北固山下》中用“平”与“阔”两个形容词展现了江面的宽广与辽阔。此种例子在古诗词中不胜枚举。其次,教会学生替换关键词语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如在《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的“阔”字换成“失”字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替换对比让学生明白作者用字用词的深意所在。

    2.炼句

    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者结构的需要,在句子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者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如刘禹锡在《秋词》中,开篇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亮出古人悲秋的态度,紧接着表明自己的观点“我言秋日胜春朝”,通过鲜明的对比,作者赞秋的态度跃然纸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开篇写到“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将沙比作雪,将月光想象成霜,描绘了塞外苦寒的环境,以此来衬托对家乡的思念。如此教会学生通过炼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3.炼篇

    所谓炼篇,就是讲究诗歌的谋篇布局,涉及到顺序、结构等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树立鉴赏诗歌的全局观。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们不仅要弄清个别字词,还要从整体上把握上阕是在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这样从整体上把握,不只局限于某个字或词,应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从炼字到炼篇,由细节到整体,既有微观视觉,又有宏观视觉,层层深入地理解诗词,给学生学习古诗词一个可行的抓手。

    三、抓关键意象,把握诗魂

    意象作为寄托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对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次北固山下》中,最后一句说到“归雁洛阳边”,结合前文中提到的“次”“客路”“行舟”,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用“归雁”这一意象要表达的游子的乡思。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抓住关键意象“菊”,体悟诗人惜花思乡,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学习一定诗词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同一意象进行比较,体会诗人运用同一意象所表达的相同或不同的情感。如李白在《文长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月”(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担忧,而在另外一首诗《峨眉山月歌》中,作者借“月”(峨眉山月半轮秋)来烘托氛围,表现离别时复杂的心情。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也运用了“月”(受降城外月如霜)这关键意象,结合诗句我们可以知道此处受降城外如霜般寒冷的月光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由此揣度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同是“月”这一意象,但情感却不尽相同。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关键意象或者典型意象的剖析去体悟作者隐藏在意象后的情感。

    四、知人论世,理解主旨

    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境遇对于知识积累较少的七年级学生而言非常陌生,同样需要教师适当的补充背景知识。如在教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如果只是进行炼字、炼词、畫面再现等活动,学生们还是很难理解作者为何“独怆然而涕下”,只有讲清陈子昂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其流泪背后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报国无门的苦痛。

    学生有了一定诗词知识积累后,可以做相关的专题研究: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研究,同一类诗词主旨研究,同一时代不同诗人创作风格对比等。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收入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下册中收入了《望岳》。在学习第一首时,我让学生找资料了解杜甫的遭遇;在学完第二首后,让学生对比两首诗主旨的不同点。这样,学生对杜甫其人,对他的诗风及情感的变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的学情,教师可进一步探索、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