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教学研究

    付瑜

    摘要: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堂教学为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对于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转课堂形成的自由、民主的氛围奠定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基础;知识内化的过程形成的实践能力,启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动力”;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桥梁。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一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再巩固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先学,教师后教。通过自学,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内容,一些复杂问题则成为教师需要教授的内容。这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4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量、拼、折、剪等操作活动,以及讨论、探索、推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一、形成学科知识的“动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共有2课时,第1课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导学案和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具体完成以下几个知识性问题:(1)在一组三角形中,试说说它们是我们学过的什么三角形?(这些图形分别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内角?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然明白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叫做三角形内角和。(2)说说三角尺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3)猜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在完成自主学习后,学生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就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交流、讨论,确定第2课时的授课内容。

    为了验证教师对学生困惑的反馈,在第1课时学习结束后,将学习反馈单发给学生进行练习检测,这是内化的第一步。

    二、聚集能力的“能量”

    在翻转课堂学习后,教师按照预定的设计,将部分学生有困惑的知识进行梳理、讲授。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系列活动。活动1: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并在角上标注角的度数。计算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通过测量、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活动2: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可用直尺按着撕)拼一拼,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角?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折一折,看看折成了一个什么角?通过刚才这几种方法的验证,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三、激活情感的“电能”

    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增强,对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有促进作用。

    例如,通过活动1的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中的4名学生按照顺序交流每个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和发现,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通过活动2的撕、拼、折,你又發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能拼、折成一个平角。教师继续提问:通过以上这两个活动,你发现?学生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教师反问:我们探究到现在是不是就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为什么?学生回答: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教师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或者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同桌两人用三角尺验证,最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总之,翻转课堂在知识与能力,素养与发展之间架起了一座可通的桥梁。“先学后教”实现了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拓展内容的导向性、教学设计的指向性等。学生先独立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再汇报展示,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及时肯定学生有益的想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各小组汇报展示中以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讨论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爱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2]袁春.关注课堂效能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8(28).

    [3]杨文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上),2019(3).

    [4]梁代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