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 反思 提升

    陈亚红

    [摘要]“同课异构”是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课程的教学为理论支撑点的教研教学活动,它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特别是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直接快速的推动作用。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主体;生成;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2-0076-02

    一、教學内容的比较与评析

    《忆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话题下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能力方面的价值取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有选择、有组合、有创意地设计教学内容。

    【A老师重点部分设计】

    (1)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请同学们自主细读9至10自然段。

    (2)交流分享。

    (3)讨论:文中是如何写冰心的会挑选、会比较的呢?

    教师相机板书:精彩一烦琐,栩栩如生一索然无味,无病呻吟一真情实感——读好书。

    (4)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段内容,感受好书的魅力。

    (5)冰心奶奶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体会呢?

    【B老师重点部分的设计】

    (1)浏览课文。学习作者热爱读书的段落,你感悟到什么?进行批注。

    (2)同桌互读,交流分享。

    (3)全班分享交流。

    预设一

    (1)我决定咬着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咬牙”体会到什么?作者用这种方法读书你喜欢吗?你怎样读书的?

    预设二

    (2)《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你有过相同的经历吗?

    【评析】

    A老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后面的习题,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品读感悟,教学内容的选择能抓住文章重点,紧紧把握教材的特点以及编者设计的意图。特别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上的顺序上处理得特别好,因为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B老师的教学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读书”,学习作者热爱读书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对于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B老师还能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如果B老师的教学内容能在抓住教材重点的同时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来设计训练,那就真正做到了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二、学习方式的比较与评析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来主导教学,语文课堂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A老师结合“多读书”进行细读的设计】

    (1)冰心从几岁时开始读课外书的?文中介绍她读了哪些书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至7自然段。

    (2)读后交流:冰心几岁时开始读课外书的?她是怎么读的?

    最后的作业布置是这样设计:

    “书山有路勤为径”,本单元学习结束,班级将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交流会,请同学们将自己的读书书目、读书方法、读书体会进行全班交流,届时将评选出十个读书明星,希望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参加。

    【B老师2-10自然段细读的设计】

    (l)师:同学们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解答这些问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2-10自然段,你们一定不虚此行。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2-10自然段,“——”画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并标上序号。

    (3)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效果。

    【评析】

    A和B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效果较好。但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学时也要考虑注重培养孩子搜集信息、提炼信息、梳理信息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几点反思:

    一、更新理念,突出主体

    首先,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教师在备课中,不能只是以为在为教一节课做准备。首先要想到这一节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什么。把握住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把握住语文课程能为义务教育做什么,把握住语文教育的特点。其次,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理念。教师在备课时,从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确定,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评价的适时、适度,都要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最后,要树立“开放的大语文观”的理念。一篇课文,一本教科书,要和生活、和做人融于一体。

    二、精备内容,关注生成

    备课要关注整册教材的编排意图,本册教材与其他各册教材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系列。小学语文学科要关注每个单元的专题,单元导语以及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把握好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让自己进入头脑虚拟的“课堂”,使学生、文本、情境等因素全部“动”起来。教师要推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把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充分考虑到,并尽可能地考虑如何解决。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情况的不确定性。这样,学生不同的经历与差异、教学中的偶然事件等都会为课堂生成带来可能。

    三、注重评价,促进发展

    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可以从解读文本中自然产生。结合文本内容评价,可以深化学习效果,顺利推进教学进行。如《忆读书》教学中,“你已走进冰心奶奶的心里了!”“你就像冰心奶奶一样爱读书!”这样的评价来自文本,无不透露出浓浓的语文味。相反,离开了教学内容的评价只能是空洞的、千篇一律的,让人生厌。如“你真棒”“你再想一想”等等。这样的评价,可以通用于每一门学科,但缺乏了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