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教学 用好课堂作业

    何燕女

    摘要:《语文课堂作业本》是一份精心设计的综合性练习,包罗着生字、词语、句子、语段、写话等多方面内容。如何有效、高效的使用课堂作业本成了老师们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结合教学实践,重点探求课堂作业本在课堂上的使用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聚焦课堂 有效融合 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语文课堂作业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它紧扣每篇文章主题,题目设计上既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该作业,能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目前,老师们在作业本的使用中往往呈现两种倾向,或新课管新课,作业管作业,课后完成作业再讲解;或整堂课按照作业本里题目的流程下来,以讲作业带动课堂教学。个人认为,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我们应积极寻找课堂作业本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切入点,应努力将课堂作业本与课堂教学巧妙穿插,有机渗透,有效融合。

    一、化字为词,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低段的重点。每一课中要求“我会认”的生字很多,单独识记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生字的回生率太高了,这不仅打击着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讓老师们陷入了困惑。我尝试结合课堂作业本中 “读一读,记一记”板块,发现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都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字化为词语,从单独的个体变为有意义的词语,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这样,既能对本课生字有较好地把握,又能丰富词语的积累,何乐而不为呢?

    如学习二下《古诗二首》这课的生字,我结合作业本做如下教学设计:本课要求认读“莺、堤、柳”,我先出示作业本中的词语“黄莺,堤岸,杨柳”,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找一找,读一读,记一记;比如“拂”,结合词语“吹拂、春风拂面”,让孩子做做动作; 再如“妆”,结合“化妆、梳妆打扮”,让孩子明白妆就是打扮。如此,把课堂作业本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与生字教学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二、融合阅读教学,加强文本理解

    低段学生对文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结合作业本可以对课文进行梳理。

    教学《雾在哪里》时,作业本中有一题“读课文,说一说”:雾先把______藏了起来,再把______连同_____藏了起来,然后把______和_____藏了起来,最后把_____藏了起来。雾就像一个_______的孩子。我觉得雾还像一个__________。这样的题目设置,把文章的脉络很好地理了出来,学生通过这样的脉络梳理,对文章内容就有了较好地把握。老师不如乐得清闲,照搬照抄,在课堂上直接呈现,让孩子在作业过程中轻松地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课堂作业本中也有这样一题:出示课文中第四自然段,读一读,完成练习。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圈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3.这段话写的是什么内容?这几道习题明确指出了这段文字的阅读点。围绕这几道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请找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句子一: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

    (1)观察课文插图:周总理穿着什么样的傣族服装?通过着装感悟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外貌描写)。

    (2)抓住笑容满面一词来感悟周总理的亲切、和蔼(神态描写)。

    (3)想象:这时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句子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请找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动作描写)。

    (2)通过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周总理同傣族人民心连心。通过以上两个句子的学习,了解到这段话写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再让学生完成该习题时,也就不太会出差错了。课堂教学中将作业本的习题有效的渗透其中,学生学习起来就没有那么吃力,也掌握得更加扎实。

    三、模仿写话,提升文本感悟

    低段学生阅读量少,词汇积累不够多,对于写话,经常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或者有想法却组织不好语句。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文本,以教材为中心,寻找教材中适合发展写话的内容。以字词句的仿写入手,逐步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会写。如《妈妈睡了》这一课,本课课文主要讲述了妈妈睡觉时候的样子,对于学生仿写人物睡觉的样子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在作业本里,设计了一些题目对这个仿写进行了铺垫。先是在作业本第四题中补充词语,学习到“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蛋,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沉重的呼吸”,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特定词,也对作业本中第五大题“你看见过谁睡觉的样子,写一写”进行了铺设,学生们自然好下笔多了。

    《黄山奇石》也是如此。全文对黄山的奇石进行了详写和略写。在学习了课文后,学生也初步了解到在比喻的基础上,再写一写动作,就能形象地描写出黄山的奇石了。所以作业本中仿写时就容易多了。有学生写道:农夫采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农夫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背着箩筐,正在采药。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感受到黄山风景区真是秀丽神奇。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应以作业本为依托,努力将课堂作业本与课堂教学巧妙穿插,有机渗透,有效融合,实现课堂作业本的高效使用,落实策略单元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以上是我在自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尝试。希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作业本,如春雨一样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希望在有限的作业里凸显出知识点,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促增值,让学生轻负高质。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我也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徐红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本的高效使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5).42-43

    [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