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声音传播的无限可能

    宁黎黎

    【摘要】“2018上海廣播节”延续“用耳倾听、用心倾诉”的主题,通过“全球华语广播短音频创新大赛颁奖盛典”“2018阿基米德声音盛典”“2018中国声音大会”等11场精彩活动,挖掘广播行业不断涌现的匠心声音与魅力主播,发现声音价值的更多可能,同时搭建广播人的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的更多交流、分享与合作,从而整体推动广播行业与音频内容的持续创新。

    【关键词】上海广播节 创新 融合 音频 平台 价值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9月26~30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主办的“2018上海广播节”成功举办。本届广播节延续“用耳倾听、用心倾诉”的主题,以“《最爱金曲榜》爱在东方美谷音乐盛典”“2018上海广播节开幕式暨第十四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短音频创新大赛颁奖盛典”“2018阿基米德声音盛典”“《九州百戏·知音》全国戏曲名家名票汇演”“《星期广播音乐会》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2018中国声音大会”“上海广播现场秀”“《1057大家帮》十大感动故事分享会”“东方风云榜·发现新声力——2018全国新声代歌手大赛决赛”等11场精彩活动,展示并探讨广播行业创新发展,精心打造系列品牌演出、精品展播与听众互动,以期成为上海打响文化品牌的又一股推动力。

    一、深耕场景,发掘广播音频内容的更多可能

    9月27日,“2018上海广播节”正式开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张海涛致开幕辞。他表示,经过4年发展,上海广播节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中国广播行业的一项盛会。近年来,全国广播媒体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大家通过不同地域、不同行业思维的碰撞,寻求新的突破。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正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广播节系列活动紧扣主旋律,特别打造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以及“《星期广播音乐会》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献礼改革开放40年。

    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品牌赛事,“第十四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短音频创新大赛”现场揭晓获奖作品。3名金奖、5名银奖、7名铜奖、1名阿基米德最佳人气奖、1名华语创意之星奖以及15名最具潜力奖从581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被授予“优等生”奖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声音图书馆》、浙江省舟山广播电视总台的《跑腿局长阿芬》3件作品捧得金奖。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充分肯定了“东方畅想”大赛对广播的引领作用,认为其在音频的内容创新、垂直传播、场景应用、商业价值发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他在作品点评中表示,本届大赛呈现了四大“爆”点:重大主题宣传很“潮”、历史文化传播很“酷”、场景化应用捕捉很“准”、未来的广播会很“炫”。王求表示,“第十四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短音频创新大赛”是一场融媒体时代“声动未来”的脑力激荡,真切体现了海内外的华语广播紧随时代新科技、融合媒体新发展,开创了向上力量。

    当今传媒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由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音频行业持续繁荣,众多匠心节目、优秀主播涌现。但面对海量内容,广播优质内容如何挖掘?哪些是真正的好声音、好节目、好主播?音频价值如何评价与转化?这些都是当前广播人需要思索的问题。“2018阿基米德声音盛典”秉持挖掘广播匠心内容、释放广播专业价值的理念,在6个月的时间里,通过阿基米德数据实验室,借助大数据建模抓取、整理、分析,基于全网音频维度,从2万多档节目中抓取出200档优质节目,由11位学界与业界的权威人士组成评审小组,通过网络审听及现场讨论两个环节,最终从200档节目中推荐出2018年度十大维度100档音频节目及主播。这些节目与优秀广播人,一方面凸显广播音频行业在“内容为王”的今天依然具有专业、稳定、优质的内容生产能力及优秀的主播人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声音的无限可能。当广播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强化声音独特的优势、回归声音特色、打造广播内容质感,成为广播融合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

    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是主题。“阿基米德声音盛典”希望通过搭建广播人的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的更多交流、分享与合作,从而整体推动广播行业与音频内容的持续创新与嬗变。

    二、聚焦创新融合案例,为广播转型聚力聚智

    9月28日至29日,今年首次亮相的“2018中国声音大会”以“5G时代的声音盛宴”为主题,汇聚广播、音频以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专家,聚焦行业前沿热点议题,开启一系列智能互动体验,展示并探索音频行业发展新图景。

    28日,“2018中国广播创新融合案例发布盛典”揭晓奖项归属,呈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广播的融合转型聚力、聚智。王求表示,如今广播同仁都在思考和实践着这样一个课题——如何对广播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突破甚至是整体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指出“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此,我们不仅要创新传播手段,而且要重视经营手段的创新,巩固和壮大主流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空间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

    张海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广播创新融合案例评选”关注广播行业的重点、热点、焦点和难点,关注广播行业每年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和丰富实践。这些评选结果是全体广播人创新发展的精华,是广播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一年来广播行业创新实践的梳理。当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飞速发展,广播媒体正在加快生态重构,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三、探索融合创新模式,推动音频产业新发展

    2018年是媒体融合向“深水区”挺进的重要时刻。如何找到广播的本体价值,以自有特色与优势为抓手,找到一条可复制有成效的发展路径?9月28日下午,以“新广播 新传播”为主题的“2018阿基米德新媒体高峰论坛”,邀请近年来广播创新模式的破局者与观察者齐聚一堂,分享经验、交流模式、探讨合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编辑赵随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海丰、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雄、河南项城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田维林、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晓伟、阿基米德传媒首席执行官(CEO)王海滨等带来精彩演讲。

    赵随意从南方财经全媒体的创新模式出发,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全”“新”“热”“融”“合”“实”六大维度提出了当前传统媒体在全媒体建设过程中的可行路径。

    崔海丰认为,媒体融合思路要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深耕本地市场。未来音频市场潜力无限,广播最急迫的任务是触达受众、延伸硬件、打造合作平台并积极分发。

    王晓雄基于苏州广电总台融合创新的实践,分享了新环境下广播转型融合发展的经验。

    对于“媒体发展环境巨变,县级广播电视台该如何走向未来”这个问题,田维林表示,媒体融合不仅是平台的相融、内容的叠加,而且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改革中,项城广电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全面改革、深度融合,组建了融媒体中心,并将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行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拓展经营渠道,增进服务效能,着力从政务到文化、从服务到产业,建构“新闻+”模式,打造出项城自己的特色。

    作为全国较早建立的县域性全媒体传媒集团,浙江长兴传媒集团坚持以媒体融合为核心推动力,以大数据为强劲引擎,向创新、融合、智慧、品质、文化、人才六大发展领域纵深挺进,加快了打造现代互联网智慧型区域融媒体集团的步伐。王晓伟在论坛上表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强化用户为本、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坚持用户导向,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做到小媒体要有大格局、大方向和大智慧。

    “阿基米德FM”作为专注于为传统广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平台,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王海滨在主题发言中表示,传统媒体转型要意识到自身空间被挤压的现实,集合全行业之力形成技术储备,打造共享平台,创新商业模式,找到正确的融媒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内容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裂变,确定符合互联网发展模式的融媒体基本形态。

    对于新传播,目前广播人必须直面两个同样的痛点:一个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将优质的广播内容迅速传播出去,一个是如何通过内容实现流量变现,长时间高黏度地留住用户。在解决这两个痛点的过程中,IP作为优质内容的集中体现正在对广播形成重要影响。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青年广播总监伍洲彤、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音乐广播总监大卫、“better更好学院”创始人青音、“李蕾声优课”创始人李蕾等,围绕“广播IP打造,‘裂变传播土壤是否存在”的话题进行了圆桌对话,从自身实践出发,就“什么是IP”“广播主播怎样才能成为IP”以及“主播IP化在广播媒体融合道路上承担怎样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经验分享。

    四、对话技术,共探5G时代音频应用新前景

    “万物皆媒、人机共生”,人工智能将为广播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哪些全新解决方案?音频市场的下一个指数级增长机遇又在何方?“2018中国声音大会”聚焦音频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共探5G时代音频产业的进化路径。

    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传媒企业负责人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的专家齐聚现场,探讨广播与声音产品在智能生活领域的运用,畅想“人工智能(AI)+广播”的无限應用前景。

    易观副总裁李智分享了移动音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她指出,目前中国移动音频用户规模稳定增长,进入应用成熟期。碎片化场景成为用户生活常态、移动互联网资费下调、用户付费意识养成……均让行业迎来多元的发展机遇。李智对未来中国移动音频市场做出三个预测:一是内容边界将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二是深耕场景消费,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三是商业模式走向成熟,营收方式多元化。

    泽传媒CEO杜泽壮从微观层面对中国广播移动传播现状进行了盘点,从微信微博的发布与互动方面解读数据、挖掘现象,并提出了“广播主持人成为移动传播时代最值得挖掘的IP”“告别单一广告营销,搭建对接听众的移动电商平台”“音频平台成知识付费主力军”等业务观点。

    百度“百家号”总经理阮瑜分享了“百家号”近两年在新媒体领域所做的新尝试。他说,用户对“听”的需求越来越大,“百家号”可以“听”的信息流,让文本内容也具有了“声音消费”的价值。

    “阿基米德FM”首席运营官陈柳玲认为,提高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是广播媒体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阿基米德一直在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音频进行解构与重构,提高短音频生产效率,拓展分发渠道,精准到达用户。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兼职副秘书长吴文巍认为,人们获取声音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成本越来越低。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万物智联,人与“物”之间的对话会越来越多。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谈冰分享了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在媒体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讯飞超脑计划正努力让智能设备实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发展飞跃,配合视音频演示,各种声音“黑科技”引起现场观众的浓厚兴趣。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展示了对话型人工智能人物“小冰”的十八般武艺。随着人工智能在声音与文本方面的创作能力越来越高,虚拟主播成为现实,这将满足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可期。

    五、5G时代,内容创业者如何做好音频内容营销

    29日下午,程一、青音、田艺苗、刘筱等音频内容的“爆款制造者们”现身说法,说实例、列数据、论得失、谈经验,和与会者一同分享并探寻音频内容“创业经”。“新榜”“腾讯”“今日头条”“斑马”等平台方与科技公司代表则聚焦声音产品在不同目标人群、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细分市场的使用价值,论道声音传播的全新时代。

    “新榜”总裁陈维宇指出,音频已经成为内容产品输出的重要形式。他以丰富的案例,充分阐释原生广告、内容电商与内容付费这3种内容创业的主要变现模式,并对内容商业发展做出趋势预判。

    广播不仅能听,更能看,“可视化”已经成为声音传播的新赛道。“字节跳动”媒体合作部副总经理王恒盘点了广播媒体的网络视频直播与短视频方面的最新尝试,并介绍了广播“抖音”号的最新成长计划。未来,“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今日头条”“抖音”等都将继续服务媒体,助力传播。

    腾讯SNG社交平台部总监段然的分享聚焦“短视频+互联网音频”时代下的广播营销。互联网音频行业用户持续增长且成长空间巨大,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生活方式。段然着重介绍了腾讯旗下“企鹅FM”和“微视”的产品特点,并为广播媒体利用两者进行营销提供了有趣的案例解析。

    围绕“抢滩者”“变革者”“陪伴者”三个角色,网易新闻浙江版的主编夏佳波表示,5G时代,短音频的流行趋势会进一步凸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短音频的创造者。

    斑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谢平生展示了互联网汽车的无限发展前景。未来,AI会让互联网汽车与用户的关系越来越近,即使是新手司机,也能因为AI的帮助一路畅行。

    2017年,中国音频产业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随着5G时代吹响前哨,全行业的颠覆性变化还将不断出现。“2018中国声音大会”在为专业受众展现音频行业前沿思考的同时,也兼顾面向普通受众的互动性与创造性体验。

    在媒体融合的今天,广播的价值空间还有多大?目前来看,广播还有很多维度、很多资源是尚待挖掘的,包括主播的IP流量价值、主播IP流量背后的粉丝经济价值、音频内容的品牌价值等。可以说,音频行业的市场还有很多可能可以探寻,广播声音的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

    新广播、新传播,未来的声音,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