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薄美秀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个契机,是一把利斧,正是这把利斧劈开这块“坚木”,让读者深入书的内容中,弄清书本的内涵,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踊跃质疑。

    一、着眼氛围创设——使学生敢于质疑

    长期以来,教师怕学生节外生枝,怕学生提问,打乱教学计划。而学生往往有恐惧心理,怕说错,怕被老师指责和惹同学发笑,造成害怕提问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热爱每位学生,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一句话,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敢于提问题的良好氛围。比如,有些胆量较小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很肤浅,“弯腰”是什么意思?“埋”怎么理解?对此,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问题与勇气,而要肯定他们认真阅读、积极思维、敢于质疑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一时根本无法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用信任、期待的语气与眼神给予鼓励。还有的学生怕说错了,对他们也要给予真诚的理解和帮助。这样,就能消除学生害怕提问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大胆质疑。

    二、着力激励引导——让学生乐于质疑

    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即使有独到的见解也深藏不露。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观沧海》时,我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可是,课堂上鸦雀无声。这时,教师可以从题目引出问题:“为什么用《观沧海》,而不用《观大海》呢?”进一步鼓励:“谁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已经思考文本了。”话音刚落,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纷纷举手,提出一个个问题(曹操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这几种呢?他为什么要写这种体裁的诗呢?为什么要虚实结合呢?等等)。这样,学生的质疑兴趣更浓了,渐渐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三、着力教会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

    学生有胆量提问、并且有了一定的兴趣,并不等于就能问到重点处、问到点子上、问得恰到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1.抓住插图进行质疑。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形象。于是,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看图说话后再质疑。如教学《梦回繁华》一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简述图意。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把画面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比较。于是,学生提出了“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等问题。

    2.抓住题目进行质疑。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窗口,透过窗口,能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出示题目后,可以引导学生:“你们看了题目后,想知道什么问题?”经过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智取生辰纲的人是谁?他们用了什么计策?”这时,不必急于把结论抛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讨论、交流去寻找答案。

    3.抓住情境进行质疑。好说、好动、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能扼杀它,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学中,可以把文章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再抓住情境进行质疑。如教学《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时,可以让一个同学上台表演。看了表演,同学们的兴致很高,纷纷提问,为学习下文奠定了基础。

    4.抓住重點词句进行质疑。理解词句是读懂段、篇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如《老王》一文中,针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富有深意的句子,可以向学生引疑发问:你们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前后联系上进行质疑,从篇章结构进行质疑,从标点符号进行质疑等。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是中外读书人的共同体会和宝贵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善于激励引导,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要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