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多”种策略

    张云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使命,更是一副压在语文老师肩上的重担。课外阅读的开展既能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又可以开阔视野,补充资源,对整个学科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课外阅读的开展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学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在课外阅读的推进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辟”书源,构建阅读平台,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到书籍,亲近书籍,以多种读书方式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建立。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 策略

    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回归,是语文教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当下,要想大力推动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拓展知识的外延与内涵。实践证明,学生们只有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才能把学习知识的活动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课外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丰富、发展过程。下面,是笔者近几年来在班级中推进课外阅读的一些策略。

    一、搭建多维平台,优化阅读环境

    课外书的来源无外乎自行购买和借阅两种方式。虽然如今绝大部分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书都买得起,但是并不一定每个家长都舍得花钱买书,或者能够抽出时间陪孩子借书。于是,我采用借力打力的方法,充分发挥孩子在家中小霸王的地位,让他们主动找家长为自己买书或者办借书卡。书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课堂上,我大力赞扬有书且爱读书的孩子,为他们创造一种特权,从而让喜爱阅读或拥有书籍的孩子自豪而又与众不同。如:每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这些孩子像个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读书,或者将自己正在读的新书内容读给同学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爱看书的孩子感到自信与光荣,没有书的孩子对书籍感到羡慕和渴望,从而回家后主动要求家长购买。其次,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人带一本书籍,大家交换着书看。制定借阅图书的规则,限定时间、次数,迫使学生快读、速还。每个学生除了买书和借书外,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方便地读到更多的书籍。

    二、拓展多层空间,激发阅读动能

    兴趣是一切活动最好的老师,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热衷于自己喜好的事而乐此不疲。有了兴趣就有了内心的渴望,从而就有了主动性。

    我利用班级读书文化,推出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的可行性、有效性。例如,通过开展评选小书迷的活动,激起学生们浓厚的读书兴趣。评选小书迷的活动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常读书时让每个同学都填写一张读书表,多者为 优胜。

    另外,我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的活动,如:评选“小书迷”、出“热书排行榜”、组织“天天阅读、答题竞赛”等活动。根据学生心理需求、知识目标,设计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孩子兴趣,让孩子因兴趣而爱上阅读。

    除此之外,我还会根据所学的课文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如:学习了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后,推荐学生读《夏洛的网》。

    为了更好地培养、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孩子崇拜老师,也善于模仿老师,只有老师爱看书了,才能带出一大批爱阅读的学生。对于推荐给孩子看的书,老师都要读一遍。一是看内容是否适合孩子们阅读,二是自身从中也能获利,在书中了解并走进孩子的世界。

    初读《草房子》这本书时,以为它是童话,渐渐发现这部小说很好看,就急着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当看到第248页,桑之撕掉了桑乔笔记扉页上那些盖章的荣誉,桑乔毒打桑之这个情節时,我仿佛听到了自己怦怦的心跳声。于是,跟书中的人物有了共同的呼吸。我明白成人是不了解孩子的,即使是书中当校长的爸爸也是如此。成人关注的东西与孩子根本不同。大人为了荣誉甚至虚荣,几乎可以要了孩子的命,置孩子于死地。

    在阅读《小王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接受了“驯养”与建立感情有时可以画等号的理念。就是这个理念,吸引我进一步去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孤独和想与他人沟通的需求,尽力搭建教师(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借助多样活动,促进阅读自主

    耕读是中国人的传统。我时刻提醒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在日常表达中,我将“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嘴巴的功能不仅仅就是吃喝的,更重要的是说话、读书”“博览群书,方可有所作为”等话语挂在口边,时常鞭策、激励学生,形成一种“读书光荣,不读书可耻”的舆论导向,借以督促那些懒惰的、不能持之以恒的后进生。

    2016年,巧借学校开展“古诗文考级”这股东风,我带领学生钻研学校自编古诗选,充分利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和学生一起吟诵古诗文。“5分钟古诗文”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一吟一诵,一花一叶,教会他们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小学生虽不完全懂得平仄对仗、诗人情愫,但在朗朗上口、有韵律的节奏感中,在一张一翕的唇齿间,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心 田中。

    对于已会背的古诗,不是背过就算了!应该让这些背过的古诗形成学生终身的记忆,在学生的生命中积淀,不仅要熟练背通,而且应该在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脱口而出。为此,我带领学生们办古诗手抄报、做古诗书签、唱古诗词的歌曲等,建立班级阅读文化,在班级悬挂名人字画,激励学生读书明理,学会做人。我还时常在班级树立读书典型,引导学生学会选书、学会读书,让读书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让文化的因子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学生心田中。

    四、汇聚多方力量,养成阅读习惯

    一旦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就会像羊儿入草原、鱼儿入海般,贪婪地尽情地阅读。有的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有的阅读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也有的阅读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著等,无论哪种书籍,只要学生能读懂 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能产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能从中体会到书中人物忠诚、勇敢、爱国等精神,就能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另外,我还发现书读得多了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积累的词语日益增多,待到自己独立说话作文时,美词佳句就会呼之即来,随心所欲地 运用。

    唯有读书可致远!美好的事物,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因为人具有惰性、松懈、不能持之以恒等弱点,课外阅读仅靠热情或自觉来维护,显然缺乏有效性。因此,家庭、学校、老师三方要联手,多方督促,将一切不好的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我坚持以下制度:每周一堂阅读课;充分利用《经典导读》《阅读》等课外书籍,引导孩子做好摘录;养成每天定时定量阅读的好习惯。阅读时间可根据各自家庭情况灵活设置,可以把读书时间化整为零,但每天也不得少于半个小时;每个学期要求师生或家长共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

    大力推广课外阅读,是当代语文教学的使命,更是一副压在语文老师肩上的重担。但愿上面所讲的做法,能够把要学生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地探求知识的内在需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都来大力推广课外阅 读吧!

    参考文献:

    [1]鲁娟.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J].读写算,2013(20).

    [2]贺瑞仙.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促进作用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