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策略

    季昕

    摘要: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小学低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加之阅读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迅速理解诗句的含义,甚至会影响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生字教学,如此可引导学生品味汉字之美。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并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想象,有利于学生欣赏与感受古诗词韵味,在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并理解全诗的含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低段? 古诗词教学

    虽然古诗词在部编版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学经典的普及,但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均具有特殊性,他们对部分诗句的理解程度并不深。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理解生字与诗句的含义,而且还需要指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通过讲解、描绘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大意。同时,教师对古诗词情境做适当讲解还能够充分挖掘出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带领学生感悟经典,提高学生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一、注重生字教學,品味汉字之美

    小学低段学生知识有限,在学习语文时首先需要识字、写字,下一步才能够掌握阅读与写作相关的知识。小学低段学生掌握的词语不多,在学习时易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理解诗句大意、感受汉字之美。因此,语文教师为低段学生讲解古诗词时,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生字词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教完生字词后,需要重点指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欣赏与感悟汉字之美,在整体上理解诗句的含义。

    例如,在《村居》这篇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该诗内容前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视频:农历二月,乡村的天气开始变得暖和,青草也逐渐发芽,此时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拂着堤岸,儿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放飞手中的风筝,人们都陶醉在这春意盎然的美景中。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景物。学生很快给出答案“杨柳轻拂、河边草绿、鸟儿啼飞”。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在白板上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从诗句中引出当堂课的两个重点生字,即“拂”“醉”。在对这两个生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合古诗情境与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对“拂”字进行理解。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春季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渲染出融融春光。其次,由教师通过“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带领学生体会“拂”字表现出春风拂面、轻柔之感。同时,对这一诗句中“醉”字的理解可从字的形象入手,“醉”字左边的“酉”字如同盛酒的坛子,结合古诗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人沉醉在春日阳光里,陶醉在“草长莺飞”“儿童放纸鸢”的春景中。生字教学与讲解,可以结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诗句的感知,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古诗韵味,品味汉字之美。

    二、通过古诗诵读,欣赏古诗韵味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诵读是学生感受古诗词节奏与韵律的重要途径。诵读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又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古诗音节、语句声调节奏的掌握情况,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节奏与韵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可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古诗蕴含的情感。而小学低段的学生想象力尤为丰富,学生在朗读古诗后深入思考与细细体会其中的关键词句,能够想象出古诗中描绘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整体意思。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过程中,该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描绘了庐山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烟雾,与此同时跌落下来的瀑布,像是银河从九重天落下的雄奇壮丽的景色。在讲解到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告诉学生“疑”字是全诗的关键字,该字的意蕴贯穿了全诗,其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详细讲解“疑”字的含义,帮助学生品读古诗的韵味,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提前搜索的庐山图片,通过指导学生思考与猜测的方式引出这一诗句,让学生的思维发生转变,感知诗人的心情,以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之美,感叹瀑布的壮观。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将一泻千里的瀑布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太阳初升后照射在香炉峰,同时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云。远远望去的那条瀑布犹如大河悬挂在山峰前,长长的水流从山上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从九重天流到了人间。教师通过视频播放与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诗句韵味,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至“疑”字时降低音量,做到声断意未断,紧接着再根据“疑”字理解与掌握全诗意思,欣赏全诗的韵味。在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对古词诗进行诵读,可让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迅速抓住古诗词的关键词句,把握诗句的节奏、品味诗句的美感。

    三、想象古诗意境,理解古诗含义

    诗词是诗人心境与情感的直接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讲解或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使古诗词变得形象、生动,从而降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阅读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有着一定的依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使用文字勾勒古诗意境,并指导学生对古诗意境进行想象,促使诗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具体的印象,进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此外,教师的指导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关注、欣赏与赞颂等一系列过程后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该首古诗属于送别诗,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出离别情意,而是通过赞美西湖美景来表达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学生因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时很难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甚至无法理解荷花、莲叶等美景与送别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景物来感受西湖之美与送别之情。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写下“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同时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荷花与莲叶的图片或视频,构成一幅莲叶仿佛绿到天边,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变得娇艳红润的场景。通过红绿相映绘制出色彩鲜明、开阔明朗的醉人图景,让学生感受到满池莲叶绿得漫无边际,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如同满池莲叶般亲密。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莲叶”突出“碧”字与“红”字,在视觉上形成冲击,引导学生从荷花的颜色中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与同桌模仿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对话,通过讲解“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诗,帮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西湖美景的赞叹之情,在整体上理解全诗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古诗情景进行想象,能够激活学生的逻辑与想象思维,让学生解析故事蕴含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整体含义。

    综上所述,小学低段的学生掌握的词句有限,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识水平为依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朗读诗句与想象诗词的意境,以改变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形式,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与活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味汉字之美、欣赏诗词韵味,实现情感培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春丽.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J].好家长,2018(73):71.

    [2]蒋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9(7):8990.

    [3]丁美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82.

    [4]孟晓红.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7(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