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康燕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师重点思考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从“激发兴趣”“积累素材”“强化训练”“反复评改”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精心指导,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留心生活,激发兴趣,用智慧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写出的作文常常存在不充实、不真实的问题。原因是他们的生活积累有限,没有找到作文的“泉源”——充实的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叶圣陶先生也强调:“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越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

    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该先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接触大自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情感,并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储存写作之“米”。

    为了给学生创造写作“大环境”,平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民俗风情调查、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加强阅读,积累素材

    想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离不开平时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与整理。但学生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所以写作素材的积累除了来自生活,还要依靠阅读。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作文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必须让学生多阅读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注重积累”,那么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呢?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选文经典、文质兼美的部编版语文教材,这是目前最好的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范本。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摘抄名家名作的好词好句好段,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在深入解读课文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掌握写作的相关技巧。

    其次,可以经常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中外名著、乡土文学等,指导他们制作阅读卡片,分类摘抄、识记,促进其对经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告诉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们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并学会迁移和运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丰富文化底蕴;眼界宽广,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三、强化训练,拓展思维,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魅力

    有了丰富的素材,作文教学的第三步就要着手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写作训练首先应该从仿写练习入手,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性,遵循仿词、仿句、仿段,乃至仿构思立意的指导序列,在“仿”字上下足功夫。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打开思维,从被动的识记转变成主动运用语言,进而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春风图”或“春雨图”,写一段“秋风图”或“秋雨图”;教学梁衡的游记《壶口瀑布》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课文后,借鉴其写作手法,写一篇游记,注意选准角度,交代游踪,细腻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在训练中引導学生关注自然、书写自然、热爱自然。

    其次,还可以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如开辟“成长故事”“创新天地”等片段训练,开展缩写、扩写、续写和改写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锻炼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再次,加强自由作文与规范作文的双翼训练。自由作文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放飞思维,用独特的视角及语言记录生活和人生,表达所感所想,提高写作积极性。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规范作文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从不同文体入手加强训练,也要注意命题的典型性,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自我成长等内容,倡导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创作过程中,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和提升。

    四、反复评改,总结反思,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的第四步就是开展作文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完善修改、推荐交流等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提高的作文学习平台。

    学生在自评中能学会反思;在互评中能更直观地感受别人的习作在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师生共评时,可以集思广益,对互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在思维火花碰撞的“头脑风暴”中,提升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升格指导之后进行完善修改,有利于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写作,达到选材真、感悟深、表达美的效果。在推荐交流环节,可以提供多篇优秀范文让学生赏析,引导学生在对比、鉴赏的过程中,总结反思,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总之,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写作技巧,还能开阔眼界,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分享更多人的智慧,进而发展与提升思辨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建构个体语言体系,能创造性地表达,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