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师范生操作演示技能培养

    戴南

    摘 要: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教师操作演示技能的分类和要求,对计算机师范生操作演示技能训练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操作演示技能训练流程,对技能培养要求及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独立样本T检验说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技能训练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师范生技能;操作演示;信息技术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5?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6-0068-04

    计算机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既需要系统深入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要学习学科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将来胜任信息技术教师、提升全民信息素养做好充分准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大量软、硬件操作类知识为主要教学载体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技术教师的操作演示技能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技能,诸如导入、提问、讲解、组织、管理等,显得更加重要,也更需要专业性培养。习得娴熟的操作演示技能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经历充分的实践与反思。本研究鉴于计算机师范生课程多、课时紧、人数少等特点,依托网络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师范生的操作演示技能进行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师操作演示技能的分类和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需要操作演示的地方很多,按照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服务类和示范类两类。服务类操作演示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机房操作学生机进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或者操作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教学内容等,这类操作演示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特点是突出操作结果、淡化操作过程,最好是在学生还没来得及感觉到教师在操作时,操作的结果就正确、完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了。示范类操作演示的目的是示范教学内容,例如操作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或者如何使用画图软件制作一幅图画等,这类操作演示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内容,其特点是尽量向学生演示详尽的操作细节,并以学生能够模仿和迁移这些操作为目的。可见,服务类操作演示强调“快”和“准”,而示范类操作演示则强调“慢”和“精”。这两类操作演示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都普遍存在,都需要被信息技术教师良好掌握。两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要求和举例如表1所示。

    二、师范生操作演示技能训练中的常见问题

    1.操作不熟练、步骤不连贯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教学内容是师范生不熟悉的。例如VB编程、Python编程。师范生自己在中学时没有选学过,在大学的专业课程中又没有开设,导致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准备试讲的教学设计时,学习片面不系统。师范生进行教学试讲训练时需要组成5人左右的试讲情境小组,每个小组的师范生轮流扮演“教师”和“学生”,在试讲情境中凡遇到未预设的情况,就会导致操作的生涩甚至错误。还有一些播放网络视频等服务类操作,由于对试讲教室的软硬件条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的失误。

    2.操作节奏把握不当

    对于Excel表格等师范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师范生操作演示时节奏普遍偏快,操作熟练、演示迅速,更像是自己在做练习,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否看清楚了、记住了。又由于试讲情境中的“学生”也都熟悉这些操作,难以给“教师”有效的反馈,导致“教师”也不能在操作演示中将易错处演示出来。

    3.操作演示时配合讲解不清楚

    服务型操作演示一般不需要配合讲解,但是示范性操作演示必需配合逻辑清楚的讲解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不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示范性操作,师范生都不习惯边演示边讲解,即使有讲解时也更像自言自语,而非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充分的试讲训练和反思。然而由于计算机师范生课程多、课时紧张,传统的线下教学难以满足充分训练的要求,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训练和反思,以弥补课时的不足。另外,计算机师范生班额较小,学生间彼此更加熟悉,分组学习也更容易深度交流,教师也有精力进行个别指导,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操作演示技能训练流程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将深入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尚无统一定义,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而必然催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在课程平台功能、线上资源建设、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方面都應具有混合性[1]。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将传统线下教学与新兴线上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全面促进学生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结构变革[2]。对计算机师范生的操作演示技能的训练中,本研究借鉴罗映红提出的“八阶段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如图1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①—⑧八个阶段。期间用到的主要教学平台是“基教云课堂平台”(https://nsjcjyyjzx.edu-by.com/course/3067/tasks)和“师范生技能训练平台”(http://www.nnuteachskill.com/),前者主要用于理论知识学习、课程资源建设,后者主要用于试讲分享与评价。师范生在线上获取各类学习资源,线下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对试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组成教学情境小组进行试讲训练,再在线上进行分享、评价和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师范生则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进行技能的训练和反思。图2是“基教云课堂平台”的教学资源截图,图3是“师范生技能训练平台”上师范生的互评信息。

    四、操作演示技能培养要求及达成途径

    1.服务类操作演示技能培养要求

    服务类操作演示要求“快”而“准”。所谓“快”,即要求“快速操作,突出结果”,就是指此类操作演示必须熟练且连续不断,没有多余动作及不必要的解释和延迟。假如教师需要播放一段视频,但是视频却一直加载迟迟不能出现画面,这就没有达到“快”的要求。所谓“准”,即要求“操作准确为结果服务”,就是指这类操作务必每一个步骤是准确、规范的,操作结果要很好地为下一步教学环节服务,要避免出现错误、重复、回头的操作而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假如教师需要打开一个电子表格文件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却找了好几个文件夹才找到正确的文件,这就没有达到“准”的要求。

    2.示范类操作演示技能培养要求

    与服务类不同,示范类操作演示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即要让学生关注到操作的每一步骤、每一细节,抽丝剥茧地展示给他们以便其掌握和迁移应用。对此类操作演示的要求是“慢”而“精”。首先要做到“速度慢、动作精”,即操作的速度是放慢的,例如,移动鼠标到某个菜单选项,特别是多级菜单选项时要做适当停留,不要快速点击下去,要让学生看清鼠标是在哪一级菜单项的哪一个选项上点击的。但是这一系列动作是连贯利索的,并没有将鼠标在多个菜单项上来回移动,是直接移动到相应的子菜单项上的,只是动作的速度比较缓并伴有适当停留。这样的操作才能让学生准确看清并记住正确的菜单选项。其次是“节奏慢、讲解精”,如上例教师在操作时一定是配合讲解的,不仅要解释自己操作的细节和意图,也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做好记录,并要及时查看他们的反应,当判断学生看清记住了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操作演示的节奏。第三是“进度慢、练习精”,操作的掌握离不开练习,不仅是单纯的模仿,还要有变式的迁移训练。讲完一个操作训练后,要给予适当的练习,确保学生不仅能“照猫画猫”,而且能“照猫画虎”以后才宜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操作演示技能培养途径

    尽管服务类和示范类操作演示技能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这两种技能都要以具体信息技术课题为载体,通过在情境小组的试讲训练达成。对于服务类操作演示,主要是提醒师范生注意对教学资源的适当选材、合理设计;加强对常用教学软件的练习,以求熟练使用;课前了解软硬件条件,做好充分准备。对于示范类操作演示,主要是督促师范生做好任务分析,精设操作环节;利用合理“支架”,辅助操作过程;设计恰当练习,促进巩固迁移。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培养师范生操作演示技能既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主要引导,也需要师范生的主动反思、积极参与。

    (1)精心设计、全程主导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师范生的学习同时发生在线上和线下,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也变得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安排师范生的学习和训练活动,在过程中保持关注并及时给予指导,才能保障学习的有序和有效。在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前,教师会在基教云课堂平台发布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包括课件、示范视频、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操作演示技能的相关文献等,供师范生进行理论学习。接着教师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题作为试讲选题,选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程序性知识,师范生要组成若干情境小组,每组选一个选题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训练。情境小组的人数即选题的个数需要考虑,如果全体师范生都选相同的课题,优势是大家在互评时对内容熟悉容易形成优质的点评;缺点是失去了迁移应用到其他选题的机会。反之,不同选题太多也会影响互评的质量。师范生在线下进行试讲的录像会放到“师范生技能训练平台”上,供更多的人观看和点评。这同样也给予师范生更多的迁移应用的机会。教师也会在平台上对每个师范生的试讲录像进行点评,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大家共性的优势与缺点,教师也会进行线下集中点评,供师范生反思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2)注重过程、以评促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有效的监督和及时的评价就尤显重要。计算机师范生操作演示技能训练的评价方式很多,除了线上学习平台的相关练习和讨论外,师范生放在师范生技能训练平台上的试讲视频都要接受同伴和教师的定量及定性评价。笔者根据师范生常见问题设计了操作演示技能量规(见表2),与评价正式信息技术教师的量规不同,师范生的评价量规本身也是他们学习的参考,需要更加简洁易理解。师范生在试讲前就参照量规进行设计和训练,互评时再次参照量规进行自评和他评,这就能帮助师范生了解自身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定性评价主要是以文本描述呈现,需要包括至少两条优点和缺点,自然语言评价能弥补定量量规不能表现的具体细节,帮助师范生更具体地认识到自己技能训练的问题,帮助他们有效反思和改进。

    4.培養成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7级计算机师范生的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基本按照图1的混合式教学流程进行。而16级计算机师范生的训练还基本都是线下进行。对两个年级的操作演示技能考核成绩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可见,17级的平均成绩为83.9,远高于16级的64.6。而方差同质性的Levene检验达到显著(F=5.863,P=.021<0.05),说明两个样本的离散情形有明显差别。而由假设方差相等的t值检验t(35)=-6.841,显著性为0.000,表示两个年级的成绩有显著差异。说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17级计算机师范生的操作演示技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推动这种教学模式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中小学教师。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师资,教师教育是未来教育的母机。本研究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师范生,不仅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益实践,也是对未来教师的提前培训,对推进混合式教育教学的普及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2]王云,许宁.“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48-53.

    [3]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