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袁啟怀+颜艾

    摘要:根据习水县某养殖场发生的突发山羊性传染胸膜肺炎的病例,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治要点,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20-0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由于贵州省习水县地处西南,终年气候潮湿,该病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病原具有多形性,格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卡斯坦奈达氏、美蓝染色均着色均良好,在0.7%的琼脂培养基上,可呈现典型的“煎蛋状”菌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球状、棒状、灯泡状、纺锤状、灯泡状及梨形等多种形态,不同形状的菌落体积差别较大,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膜上有可见的深染“极点”,且菌体多呈椭圆形、圆形和丝状,主要由三层薄膜组成,还能见包浆中含有颗粒状的核糖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支原体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1 临床诊断

    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胸膜肺炎来进行综合诊断

    1.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山羊,可通过飞沫感染、接触性传染,潜伏期20d左右,死亡率95%左右,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一旦发病,快速在全群傳播。

    1.2 临床症状

    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最急性型:体温急剧升高达41~42 ℃,食欲高度废绝,呼吸急促,咳嗽带有浆液性脓鼻涕,24 h后病羊卧地不起,4~5 d后快速死亡;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涕,5 d后,鼻涕转浓,食欲下降,眼睑水肿,头颈伸直,口腔溃疡等全身性症状出现,7~15 d好转或死亡;慢性型:全身症状轻,体温上升到41~42 ℃后恢复正常,病羊伴有咳嗽腹泻,身体虚弱,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死亡率较低,部分羊只可自愈。

    1.3 病理变化

    该病病变主要集中在胸部器官,以临床解剖结合实验室诊断为主。病羊多出现浆液纤维性胸膜炎,解剖可见胸腔积液,伴有淡黄色纤维渗出物;胸膜充血肿胀,有晦暗或出血斑,严重者还出血肺黏粘;支气管充血,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脏变软伴有积液,有纤维素性肺炎现象。不同形的传胸可导致不同的肝变,主要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两种,其中局灶性肝变主要表现在隔叶或中间叶胸膜出血红色实变,并逐渐扩大; 弥漫性肝变,解剖可见单侧的隔叶或全部出现炎性症状及大小不均的病灶。主要注意与其羊口疮等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死羊只可采取鼻腔粘液或肺脏进行实验室诊断,病羊可采集血清进行实验室确诊,现在常用的诊断方法为ELISA。

    2 防治措施

    2.1 药物治疗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环境抵抗低,尤其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但是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链霉素对其效果不理想,但抗生素只能一时起作用难以达到全面清除的效果,不建议药物治疗。

    2.2 免疫接种

    近年来,随着该病的多地高发,很多地方对其进行免疫,市场上已有较成熟的疫苗可以选择。

    2.3 饲养管理

    由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药物治疗影响经济产值,所以该病主要采取防疫为主的方式,尤其是舍饲羊群更要加强饲羊管理,定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注意饲料营养成分配比,提高羊群自身素质,加强引种检疫,防止带病羊流入,大型羊场或养羊专业户应选择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以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