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和健康行为的关系

    

    

    摘 ?要: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KAP),认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涵盖了健康知识掌握、健康信念与态度形成、健康知识实践运用三个方面。其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块中的内容,其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应秉持正确的健康信念和积极的健康态度,并且要将健康知识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实践运用,本质上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健康问题的过程。关于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认为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为健康行为的养成奠定了“认识-意向-行动”的三维基础,同时也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广大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内涵及其和健康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健康知识掌握;健康信念与态度形成;健康知识实践运用;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7-0024-04

    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作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四大表现形式之一,很好地凸显了“体育与健康”中的健康教育部分。实际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重视人民健康。有研究表明,《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贯彻十九大精神方面效果显著,着重突出了对“健康中国”相关精神的落实[1]。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是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健康教育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健康教育信念和态度,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因此,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背景下,正确认识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内涵,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要求,对于广大体育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和实践健康知识并大力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内涵和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内涵

    (一)KAP理论:理解健康知识与运用的理论框架

    在健康教育领域,知信行理论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简称KAP)是经常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和最经典的模式[2]。在KAP理论中,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态度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即知识-信念/态度-行为。在该理论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比如,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引发的疾病以及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模式[3]。

    由以上可知,KAP理论是理解健康知识与运用的内涵的一个很合适的理论框架。学生首先需要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信念和态度,之后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最终形成整体的健康行为。因此,基于KAP理论,我们认为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涵盖了“健康知识掌握、健康信念与态度形成、健康知识实践应用”三个方面。

    (二)对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内涵理解

    1.健康知识掌握

    健康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与健康教育相关的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健康知识,才能形成对健康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才能为形成健康的个体奠定基础。基于此,世界各国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澳大利亚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为例,该国的课程标准包括“个人、社会和群体健康”以及“运动和身体活动”两大主线,很明显健康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国家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澳大利亚学生需要学习酒精及其他药物、食物和营养、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心理健康与幸福、性与人际关系、安全等各类健康知识,贯穿于中小学各个学段[4][5]。再比如,在美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健康与幸福》教材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健康知识涵盖了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与体育活动、暴力与伤害预防、烟酒烟草与其他药物、传染病与慢性病、消费者健康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等模块内容[6]。由此可见,掌握健康知识是世界各国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于健康知识的掌握,《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块部分,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常见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环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安全运动和安全避险,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共8个板块,18个课时,具体内容要求见表1。

    但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2017年版)》只是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与掌握的要求,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教什么内容,还应该根据学习目标、所选择版本的教材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原则上来讲,只要在上述基本范围之内且能够达成健康教育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的内容均可。

    2.健康信念与态度形成

    首先,关于信念问题,哲学家休谟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信念似乎从来是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7],由此可见信念在哲学界中的重要性。作为第一个认真考虑信念问题的哲学家,休谟认为从本质上来讲,信念是对人类经验知识的认识;信念在根源上是源于“印象”而来的东西。印象、特别是重复的印象构成了信念的基础,或者换个角度说,印象构成了信念产生的原因。在心理能力方面,是“想象”的能力使信念得以形成。不过对于休谟来说,这种“想象”属于习惯性的联想,因此休谟特别把“习惯”称为信念的“根源”。此外,对于信念的作用,休谟的基本看法是信念强化了我们的有关观念,使之变得更加强烈、生动,这有助于在因果的推论中,使我们能够从原因的“印象”中,通过“相信”这一因果联系的存在,借此推移到结果的“观念”[8]。哲学家休谟对于信念的深刻认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果从休谟的认识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健康信念是指学生“基于人类对健康相关经验知识的认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健康知识而产生的深刻印象,当这种印象成为一种习惯性联想时,学生对这些健康知识的相信程度就会不断加深,从而就不断强化了他们关于健康知识的某种观念”。但是,信念本身也存在正确和错误,如果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存在错误,那么就會导致错误的信念。比如,如果学生相信少量的吸烟有助于提神,那么这就是一种错误的信念。因此,学生在掌握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应该要形成正确的健康信念。

    与信念主要强调“确信”相比,态度更加强调对某种事物的“倾向性”。也就是说,个体即使对某个说法非常相信,但也未必一定会产生行动上的意向。关于态度,其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在1862年提出,即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目前比较流行的是Freedman提出的态度三成分学说,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组成。对此,马先明等人对态度的三成分学说的定义进行了总结,认为态度就是以主体对特定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为特征的心理反应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两种[9]。即使不同学者对态度的定义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态度体现为一种带有意向性的心理倾向。由此可知,健康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对健康相关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活动,包括对健康本身的态度以及对健康知识学习的态度。前者是指学生对健康的功能、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后者是学生在学习健康知识时的认识层次、努力程度、理解深度等。态度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语,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于学习而言,积极的态度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而消极的态度则可能意味着敷衍与失败。因此,学生应该要形成积极的健康态度。

    3.健康知识实践运用

    如前所述,学生掌握了健康知识,形成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和积极的健康态度之后,还需要将健康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等实践情境中去,从而产生真正的健康行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实践应用过程,就是一个发现健康问题、分析健康问题和解决健康问题的过程,也是运用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

    首先,学生要善于通过所学的知识发现健康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如:对健康的理解停留于身体强壮层面;三餐不正常进食、选购食品时不知道如何识别标签及其营养成分、长期口渴后喝碳酸饮料;在运动中出现痉挛、扭伤、拉伤、挫伤等问题时不知所措;长期沉溺于网络聊天无法自拔;看黄色录像而一时冲动对他人造成性侵犯或性暴力;在球場上面对众人时感到恐慌和焦虑;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等。这些健康问题的存在,一方面缘于学生缺少健康知识的学习,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甚至认为这些问题是正常现象;另外一方面,即使意识到了有些现象不正常,但也无法识别出哪些是问题。因此,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实践运用,首先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发现问题。比如,通过学习营养膳食的相关知识,能够识别诸如“将水果的腐烂部分削掉之后继续吃”不是节约,而是存在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其次,学生要能够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所发现的健康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以家庭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为例,高中生父母的年龄通常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该年龄段是“亚健康”高发的时段,他们的父母在工作、生活、赡养老人和抚育小孩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压力。比如,父亲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感到疲惫、精力不足、休息不够;母亲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到脾气暴躁、睡眠质量差、容易生气等;而弟弟妹妹可能存在着龋齿、肥胖、爱喝碳酸饮料、不爱运动等问题[10]。根据这些现象,学生要能够帮助家人对这些健康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如父亲出现的问题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外出应酬吃饭、加班频繁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有关;而母亲的问题可能与缺乏体育锻炼、夫妻关系紧张、精神高度紧张等原因有关;弟弟妹妹的问题可能与爱吃甜食且不爱刷牙、营养摄入量超过消耗量等原因有关。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将健康知识的运用又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再其次,学生要能够针对健康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以上述家庭健康为例,通过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健康知识为家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父亲要学会减压,在工作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放松,戒烟限酒减少应酬,并尝试帮助父亲制订一份科学的健身计划;对于母亲的问题,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如瑜伽、舞蹈等转移注意力,学会冥想和放松,多站在父亲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善夫妻关系等;对于弟弟妹妹,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牙齿保健的重要性,并督促和帮助他们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合理进食,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饥不择食等。通过解决健康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健康知识的巩固程度,而且也将理论性的健康知识学习转化成了实际的健康行动。

    二、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和健康行为的关系

    (一)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三维基础

    1.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养成的认识基础

    人类会产生很多行为,但有些行为是有意识产生的,而有些行为是无意识产生的。其中,有意识产生的行为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否则如果缺乏认识,则会导致行为偏差或者行为错误。健康行为是人类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其产生必然要以对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为基础。比如,如果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能够产生正确处理“极点”的行为,那么前提是学生对跑步过程中的氧气供应、乳酸堆积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如果缺乏认识,学生只会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甚至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而不会及时地进行调节,更不会形成健康科学的运动习惯。

    因此,掌握扎实的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养成的认识基础。但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地区不平衡等问题[11]。因此,急需加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如果要掌握健康知识,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相关知识,更要在课外通过阅读书刊、网上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参观展览等方式学习健康知识,因为课堂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18个课时的时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支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要求。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局限于“灌输式教学”而将学生变为健康知识的机械接受者,而应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建构属于自己的健康知识。

    2.健康信念和态度是健康行为养成的意向基础

    知识不等于信念和态度,从知识到信念和态度以及到行为的转变面临着很多复杂因素。如前所述,健康信念和态度是指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确信性”和“倾向性”,它在健康知识和具体的实践运用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即使学生掌握了健康知识,但如果他未在信念层面产生确信,对所学的知识持怀疑态度,那么不仅不会进行实践运用,还会从内心产生反作用;同时,即使学生确信了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识,但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很难产生运用的“欲望”。因此,健康信念与态度是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意向基础。

    对于正确的健康信念和积极态度的培养,教师一方面要进行正面引导,体现榜样示范的力量。比如在学习健康的生活习惯相关知识时,如果教师却在学生面前吸烟,那么对学生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以身作则非常关键。另外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多采用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信念,端正态度。例如,列举现实中存在的长期沉迷于网络而耽误自己前程的案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的风险,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帮助他们积极调整自己的上网时间,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

    3.健康实践是健康行为养成的行动基础

    让学生对健康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是健康行为养成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再扎实的健康知识基础,再好的信念和积极态度,如果没有产生具体的健康实践行动,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并不能产生任何实际的健康效果。研究表明,学生是否产生具体的健康实践行为,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学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家庭背景,特别是父母文化程度、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对子女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对子女健康问题的认识程度等方面[12]。由此可见,学生健康实践开展情况的好坏并不只是自身的原因,与学校和家庭密切相关。因此,要促进学生进行健康实践,除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健康知识基础,提升健康信念和态度之外,学校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尤其是家长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密切关注子女的健康状况,在生活中给子女更多的健康关爱并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此外,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学生意识到健康实践不仅对自己有益,而且也是一件在国家层面意义重大的事情。2019年以来,教育部体卫艺司结合“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題活动,在北京各大公交站台投放公益广告而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做法值得借鉴。

    (二)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要评判学生的健康行为素养水平,那么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和其他3个表现形式就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评判指标。基于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健康教育模块的学业质量标准中对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划分了五级水平,以方便体育教师进行学习评价(表2)。

    由表2可知,如果要了解学生的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水平,则可以根据学业质量的5级水平来进行判断。比如,在水平1中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和运用营养、卫生保健、环境、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安全避险等方面的知识”,水平2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膳食和营养均衡的作用,将所学的卫生保健、环境、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安全避险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水平3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常见的运动损伤和一些突发伤病事故的处理和急救方法”,水平4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作出正确评价,同时将所学的健康知识综合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基本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而水平5则是要求学生“较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膳食平衡对健康的影响,并能够指导自己和家人合理膳食;全面了解常见疾病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能指导自己、家人和周围人群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常见疾病”。

    从上述5级水平的描述可知,虽然每一级水平之间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但总体而言有几个特点:一是总体的要求呈现逐步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状态。水平1的要求是了解和运用,而水平2则要求理解和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很明显在认知层面和运用的宽度及广度方面有所提升;水平3主要强调对运动损伤和突发伤病事故的处理,这与前两个水平和后两个水平在描述方面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这说明《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质量描述方面还有待改进,但是,如果仅从要求方面来看,层次仍然在前两个水平上有所提升;水平4强调在对健康状况作出评价的基础上对健康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更加突出了运用过程中的科学性;水平5在强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在疾病预防与膳食营养方面对自己、他人的指导,运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二是无论哪个水平,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都是从整体的角度展开,即强调了知识运用的结构化,避免了碎片化。即使是在水平1,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仍然强调了运用,而并没有按照传统的“低水平先学习,然后再掌握,到了高水平再运用”的逻辑思维展开。实际上,这体现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思想,即要避免人为地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割裂开来,不同水平只是掌握和运用的层次有高有低,但都是整体的思维。这对于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和健康行为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都是很好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尹志华,汪晓赞.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3):81-88.

    [2]李维瑜,刘静,余桂林,徐菊华.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5,30(3):107-110.

    [3]杨柯君.知信行模式[J].上海医药,2013,34(10):42.

    [4]季浏,尹志华,董翠香.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63-166.

    [5]李欣玥.澳大利亚《F-10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标准》解析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6):65-67+75.

    [6]潘建芬.教什么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解读美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健康与幸福》[J].体育教学,2018(4):16-19.

    [7]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5.

    [8]陈嘉明.信念、知识与行为[J].哲学动态,2017(10):53-59.

    [9]马先明,姜丽红.态度及其与行为模式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3):7-10.

    [10]季浏.体育与健康(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全一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1]余小鸣,张芯,杨土保,等.中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1):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7-9.

    [12]余小鸣,张芯,朱广荣,等.中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2):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07-108+110.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TY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