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之困境及路径选择

    何国伟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旨在解决今后农村土地“由谁种、怎么种、为谁种”的根本问题,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三农”发展大计,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任务。就肩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高职院校而言,须直面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现状及其困境,实时创新策略,保质保量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严格管理,建立培训监管督导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养;聚合社会力量,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注重实训环节,强化过程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1005205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历史性概念,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此后,中央以及相关部委多次在有关重要会议上强调,并要求加快、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就时代背景、基本特征、基本素质、分类、基本形式和途径、重要意义、身份定位等诸多方面对此概念作全面深入的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在其定位上,首先是指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从业者,且居住在农村或集镇,从其职业上说,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就其时代特征而言,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質、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素质、经营管理能力素质。

    从时代背景而言,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实质上的农业继承人,在较大程度上是以从事农业耕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由于总量及整体素质、职业稳定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离开父辈深耕的土地涌向城镇所致。事实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旨在有力解决“谁种地”的现实难题和“怎么种”的深层问题以及“为谁种”的实质性问题。

    从基本特征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有至少六个方面特征:市场主体、以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承担相应责任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创业”和“想创业”、具一定规模和收入及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受到社会的尊重六个方面,就其实质而言,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思想观念的新型职业人。

    从基本素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有三个方面的观念意识:一是新观念意识,即主体观念意识、开拓创新观念意识、法律观念意识、诚信观念意识等;二是有新素质,即适应新环境的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三是有新能力,即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从事特色农业能力等。[1]

    新型职业农民从类型上大体可分为生产型、服务型、经营型三类。生产型职业农民作为一个农业生产群体,需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可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服务型职业农民作为一个农业服务群体,需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相关事务;而经营型职业农民作为一个经营管理群体,需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并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

    从其培育的形式、途径和意义方面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需要从多方面给予必要的帮扶、鼓励与培育。首先,作为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高职院校需结合实际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其次,具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高职院校要积极聚合多方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教育培训,包括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学历教育培训等。再次,具有一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历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培育培训内容和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最后,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公共组织机构需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力量联动、典型示范引领以及创业实践助推新型职业农民的健康成长。

    在现实意义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农村脱贫攻坚战略的有力手段,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工程,是实现国家“大扶贫和大数据”两大战略任务的助推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农村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同步”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此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农民老龄化问题。[2]

    从相关政策保障来看,中央及相关部委接连出台有关文件政策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已于2012年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接着,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又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并要求培养更多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后来,于2015年中央又出台1号文件再次提出“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事实证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关键问题提上日程,剑指今后农村土地“由谁种、怎么种、为谁种”的这个根本问题上。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从其成长的过程和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民生性和创新性工作。具有履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能的高职院校需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益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任务,切实完成好“培训”到“培育”、“办班”到“育人”、“传统培训”到“现代化和信息化培训”的三方面的创新任务。全社会打造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促成充分的社会尊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成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新型农业社会环境。

    二、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透视1涉农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识

    高职院校通过对国家相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学习和探讨,绝大部分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从职能上认识到自身的现实机遇和历史使命,对此有较大的兴趣和动力,已逐步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办学计划,并付诸实施。不过,有相当一部分非涉农高职院校因各自的办学实际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不够深入,仍处于迷茫状态,没有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意识和计划。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制尚未形成

    整个高职院校几乎都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就是涉农高职院校也未正式出台这样的培育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计划是国家在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顺应“三化同步”战略的历史性任务,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职能、角色的定位意识,对此新形式下提出的历史性战略任务必然有一个认知和适应的过程,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形成。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缺乏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构成均是根据各自的专业设置而组建的,由于缺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识,绝大数院校没有相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职教师,若偶尔应急,就从相邻周边涉农院校聘请所需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教学任务。不过,凡是涉农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能原因,不仅有一支学科齐全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专职教师队伍,也从各相关行业领域聘请专家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兼职教师队伍。从目前涉农高职院校师资结构来看,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社会担当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重任。

    4非涉农高职院校仍普遍处于迷茫状态

    非涉农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意识,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举措,也只是望而兴叹。因为非涉农高职院校既缺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条件,也缺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師资力量。从客观上说,非涉农民高职院校因为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期内具备必要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实施。然而,在当今的新形式下,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有限的涉农高职院校也难以承担起如此艰巨的重任,就普通高职院校而言,办学思维还未转变,不能与时俱进,创造相关条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难以与涉农高职院校全力协同为社会培育所需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三、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分析1培训内容及方式不明

    高职院校面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时代课题,既无典型的经验可借鉴又无具体的实际案例可参考,完全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就整个培训的内容及方式都还处于探索之中,诸如究竟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由谁培训、何时培训、培训的重要对象是谁,以及如何评价等内容都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体系,仍处于不清不明状态。基于此,高职院校要顺利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性重任并非易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仍制约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质量。

    2管理难度较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新工程,高职院校要启动这项特别工程必然要进行科学的有效管理,针对培养对象和讲授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势必会给相关学校带来一定管理难度。对高职院校而言,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事关整个培育的质量、效果、效益和持续性的问题,然而,要对整个学校培育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仅凭校方的单一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政府相关部门、社区和个人共同管理方能达到应有的培育目的。因此,学校管理上的难度也影响着整个的培育的效益。

    3学校师资力量有限

    培育适应时代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专业过硬的涉农培育师资队伍。我们当今高职院校的涉农师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从职称结构而言,具有高级职称的涉农教师严重缺乏,还不到总体教师的10%;从学历结构而论,获得博士学历的涉农教师几乎为零,硕士学历的涉农教师还不足整个教师的20%,相当一部分是本科学历,从实践经验来说,绝大部分教师实践经验较为欠缺,都是按照书本理论进行讲授,而一部分教师虽有一定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又不足,理论与实践都把握得较好的教师不多。如此不够合理的师资结构不利于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且严重制约着新一代职业农民的素质。

    四、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发达国家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为了促进本国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采取了许多得力举措,从立法、管理体制、培训层次、培训方法、考试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不解的努力。[3]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离不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而具有符合时代所需的高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也同样不能脱离承担时代培育使命的高职院校。作为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高职院校应创新选择科学有效的培育策略,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新型职业人才。

    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突出农民职业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适应市场和农民需求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新型农民的特点往往在于即使在农村务农,也不再单单是务农一种职业了,在进行农业劳作的同时还需要尝试其他职业角色,才能有生活和职业的突破,这也是大势所趋。[4]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积极创新推行“田间学校”,在田间地头,农业劳动第一线为农民进行先进技术的指导和现场教学。[5]通过农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成“一对一”的农业科技联盟和利用农科讲堂建立远程教育体系,把专家和农业技术引到田间地头圈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种养效果。[6]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

    一是要找准需求导向,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的统一、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的统一、接受能力与传授方法的统一。

    二是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把现场参观、实践体验、讨论与自学相统一,分别采取边学习边实践并以实践为重的学习方式进行培育。

    三是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导向,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所有学员进行培育。

    四是以学习借鉴为目的,高职院校要大力收集、引进国内外先进典型经验,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具体案例用于现场教学、实地观摩演示、教育示范基地教学。

    五是以精准培训为导向,采用长短期结合、脱产与半脱产结合、半工半读、函授教学、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精准培训。远程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探索培训模式,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7]最大限度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方面的教育培训需求。

    2严格管理,建立培训监管督导机制

    为了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应对农民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逐步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8]高职院校应严格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现代化和职业化。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都建立了职业准入制度。[9]高职院校在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方面需完善制度构建。

    一是建立公示制度并接受社会监督。实时向学员和社会公开培训部门和资历、培训目标和任务、培训内容和时间、收费标准和补贴标准等内容。

    二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高职院校应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随时对每个培训部门的培训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严格考核制度,及时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确保培训质量。

    三是关注并提升担负教学与培训任务的教师或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对于学员必须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应成立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

    四是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创新培训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建立健全学员等级证书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3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体现种养的现代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属性,应从产前、产中、产后及整个产业链契合关系的视角考虑,选择政企配合型的教育培训模式。[10,11]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向素质教育和能力提升的转变,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采取更加灵活、实用的培训形式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和“互联网+农业技术”等培训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复合型新型农民。

    北美、西欧和东亚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既有各类型、各层次的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也有各类型的短期、长期培训和面向全社会的农业推广教育体系。[12]为此,高职院校应以学员技术培训为中心,并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情况、农业政策以及相关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讲授,使学员获得必要的经营知识技能;此外,还要根据各地方特点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学员传授相关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培训,使新型职业农民真正成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现代公民。[13]

    4聚合社会力量,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基础性工程。广大农村市场有数以亿计的传统农民急需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一些日常知识的武装,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也日益激增。面对如此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仅凭自身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难以完成。 对此,建立合作开放的联动机制,整合一切有用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党团等社会培训资源也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在涉农中、高职院校设立农业农村定向培养生,[14]积极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培训,[15]加大力度实施各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和计划,诸如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关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星火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一村一大”等计划,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农民,尤其是农村种养大户和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等,关于这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标准和要求进行,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素养、技能和使命感,并能真正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的新型职业农民,此外,还要加强经常性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

    5注重实训环节,强化过程管理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农民职业准入制度,如在德国,要想成为职业农民,不仅要有理论学习过程,还要求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1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未来“谁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做法。[17]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市场广阔,农民普遍存在相关农业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施行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必须把实践实训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抓实抓好。

    一是科学合理安排实践实训内容和时间。在具体教学培训过程中,培训部门应根据教学培训计划科学安排实践实训的内容和课时比例,并进行严格的督导、评估和考核。

    二是合理利用相关场地和基地资源进行教学实训。培训部门要把自己备有的农场或生产车间以及一切可利用的相关企业所拥有的农场或生产车间作为学员的实践实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员到此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以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承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务的各部门应积极主动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培训部门、培训对象以及培训内容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动员相关企业和个体农庄支持、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程,使他们愿意负责任地接受学员实习,允许学员观摩,并为学员提供各种学习实训条件。

    总之,只要各高职院校培训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个体农庄联动合作,整合一切资源,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当作共同责任,坚持传統培训和现代化培训手段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严格管理考核和自主学习探讨相结合,就能真正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从“培训”到“培育”的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杨茹,宋国恺.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必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2.

    [2]李国祥,等.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5).

    [3]杨茹,宋国恺.国外农民的职业培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86.

    [4]杨茹,等.新型农民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24.

    [5]张洪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J].职教论坛,2015,(16).

    [6]吴易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7).

    [7]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

    [8]郭智奇,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9]魏学文,等.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10).

    [10]叶俊焘,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4).

    [11]马建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及行动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12]蔡云凤.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4,(3).

    [13]黄莉莉.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与战略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3,(6).

    [14]单武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

    [15]倪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

    [16]朱启臻,等.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

    [17]皮江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2013,(8).

    【Abstract】Cultivating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s a way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planting the rural land “by who, how, for whom”, which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projec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hree rural” development plan, as well as a basic, longterm tas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ing new profession farmers cultivating task, they must confront professional farmers connot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era,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with the latest strategy innovation and guaranteeing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We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by selecting reasonable training content and form; stric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by establishing train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of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by innovating training model; integrate the social forces by establishing open and cooperative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by focusing on practical aspect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dilemma; path choice

    (編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