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

    付红娟

    摘要:本文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出发,针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科学。事业单位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单位,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是单位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但就现状而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很难在社会中完全发挥作用。本文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建议,推动其工作顺利开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目标。总体目标是要实现事业单位业绩的最大化,面向大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具体目标是要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并能够收获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将风险与成本降至最低。管理目标制定后,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目标。要明确对财务的筹资与投资,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收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当前各级财政资金吃紧,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被进一步压缩,很多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不足,需要各单位通过多渠道创收、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途径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制度不完整、不健全、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在制度的执行方面,有些制度停留在纸面上,未能有效落实,或制度执行不严格;有些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够细化,执行效果不佳,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而且,有的并未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实施,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过于滞后,无法满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二)财务预算管理不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相关部门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足,导致在预算编制环节出现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有的因财会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或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导致预算编报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在预算执行方面,未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不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预算执行进度不能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财务预算计划,对财务支出无法按照轻重缓急形式进行分类,这样就会造成财务支出上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一些事业单位即便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编制的制定脱离了实际情况,在进行预算制定过程中与实际的支出出入过大,没有依据之前预算执行情况对接下来的预算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出现预算不够或预算过多的现象。

    (三)财务管理缺乏内部监管制度

    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内部监管制度。事业单位构成简单,内部设立机构还需进行完善,在人员、制度上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合理规划。在基层事业财务管理单位中,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由财务管理人员兼任,或者由一些本身并不擅长财务工作的内部人员担任,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较低,审计工作通常是流于形式,与具体工作结合不够,未能对一些项目预算、开支、消耗进行跟踪记录,不能保证其支出的真实有效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所设置的内部监督无法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内部监督机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四)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在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且主管领导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沒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造成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工作流程被简化。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水平不高,不具备相应财务管理资格,对政策不熟悉、理解有误,从而使得财务信息缺乏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而由于财务管理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流程,所以一些人员在办公过程中对一些流程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随意性较大,导致单位利益受到损害。

    (五)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现在的事业单位人员招录都是通过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公开考试。存在的问题是应届生从学校直接考进单位的,缺少实践经验,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有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快适应较高的岗位要求。有些事业单位缺少绩效考核,或者绩效考核的结果未与工资待遇挂钩,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存在。有些单位干部提拔晋升需要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但是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讲,去基层锻炼只能是离开财务岗位从事其他业务工作,一方面造成或加重财务部门的人员不足,另一方面,对于财务人员离开岗位不利于财务专业能力的保持,更谈不上财务专业能力提升了。财务人员不下基层锻炼没有职务晋升的机会,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在这种大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存在迟到早退现象,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完成效率、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岗位上缺乏专业的人才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目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时间较长,缺少高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一些新概念、新理念接受程度与应用程度难以达到时代的要求,因此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长远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保障事业单位有效进行财务工作的前提。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的颁布的基本准则,结合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则与制度、财务核算流程、预算流程的编制,对财务工作的目标执行、监督、评价进行完善,明确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条例,对相关往来款项、材料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标准与制度的建立,要求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做到财务工作落实到位真实有效的为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严谨性。通过设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财务工作过程中按照标准执行、按照流程办事、以规矩为标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反思制度,逐步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跟紧时代潮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制度上的创新,从而来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与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制度

    事业单位在对财务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对资产和资金使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导致在具体的开支上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需要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制度,财务预算制度的制定能够确保正常的工作运行。首先,针对各种工作的预算方案制定严格的标准。根据具体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预算情况来确定预算方案的具体细节,确保预算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施性、合理性。另外,对于预算工作的后期审查工作也要进行一定的反馈。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反馈与监督工作,确保预算的开支得到合理的应用。其次,对需要进行开支的事项进行分类,并实行归口管理,按照规定的支出方向和预算金额、标准进行预算的开支。相关人员在进行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工作所用资产的预算报告,作为申请预算的一项参考。最后,制定多样化的预算方案,为财务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在对财务预算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标准进行,尽可能实现财务预算及财务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工作让人民了解财务政策与财务措施的实施原因,最大程度地实现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度,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系统的财务监督制度

    在确保事业单位建立起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预算体系后,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制度的建立,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保证财务工作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标的重要保障。首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实现权责分明,保障资金利用最大化。将财务管理工作细化为各个岗位,避免一岗多权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核,确保在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有能力擔任该职务,同时达到各个职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除此之外,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外出学习、定期考核等方式,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接受到与时代发展接轨的新知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发展意识,对工作内部问题、其发展方向能够提供前瞻性的建议。还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性,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需要让相关财务人员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从多个方面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意识的缺失、财务预算制度不健全等都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但只要事业单位有意识的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反思与总结,以单位长远的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对资金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避免了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在新形势下,在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事业单位工作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因此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不容懈怠。(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