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要理论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沈奇 王骞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因需利导,尊重受教育主体的需要,同时坚持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正确认识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新时代下,培育大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者的责任,需要用新的视角看待大学生的自身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方法,找到两者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大学生;需要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将大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社会的要求。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因需利导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形成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一、需要层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基本理论。其根据以下三个基本假设而成立,只有人们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序列;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同时也认为需求层次理论有以下五种需要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活动。我国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借鉴吸收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科学的理论方法。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层次需要,可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

    二、当代大学生中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一)人生导向的需要。虽然说大学生三观已基本形成,但是他们涉世不深。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内化,引导学生自觉的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求知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和合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加强。他们不仅渴望掌握专业知识。对学校也提出更多要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尊重满足学生的个体,将学生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三)人际交往的需求。大学生与高中生相比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涉世不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造成了很多困惑。实际调查研究,很多大学生虽然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很多学生变得郁郁寡欢。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学到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在良好的氛围内。

    (四)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希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很多同学认为职业选择也是自身实现发展的需要。职业不仅是自己谋生的手段,更是检验自己能力的平台。

    三、大学生的需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不协调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需求。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式仍然是选择在课堂内教学,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同学进行理论灌输。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师生互动。虽说高校偶尔也会对学生进行实践安排,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校教育者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思想上认识到党的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求。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不适应。作为思政教育者,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授给学生这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尽的责任。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推行的政策采取的是事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向学生展示,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到才能将知识内化。

    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策略

    (一)改变“灌输”的教育策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我们可在授课前对学生进行简单了解,将授课的内容与学生思维达成一致,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的精神沟通,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转变“管理”模式,引进服务理念。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紧密的联系。将“服务”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他们是服务的对象和主体。

    (三)激励大学生对发展的需要,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同学都安于现状,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迷茫,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得大学生在精神上产生共鸣。总之,要研究人对人进行教育,首先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识到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够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因需利导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4-99.

    作者简介

    沈奇(1989.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骞(1990.9—),陕西榆林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