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文言文教学的出发点

    汪志刚

    文言文教学应该“知人论世”,即了解古人,并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鉴别他们的优点与缺陷,议论世事的得与失。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以人物或是事件的介绍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被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文言文素养也会进一步提升。

    一、注重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先圈点出重点词句,然后将全文翻译打印给学生,学生回去结合全文翻译和书下注释,将圈点的词句翻译全部写出来,预习时争取能掌握全文字词句的翻译,课堂上只需进行必要的补充拓展性讲解。除了预习之外,教师可将一些词、句进行对比与总结,以便跟好地厘清古人的行文意图。如在教学《幼时记趣》一文时,文中就出现了三个“其”字:细察其纹理;神游其中;常蹲其身。

    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词的不同含义理解。对词句的理解也包含句读,如《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朗读节奏把握。很多资料是这样划分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也有这样划分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有学生说,如果只划分一处的话,应该这样划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他们说,这句话是个省略句,完整的意思是:苔痕上阶(阶)绿,草色入帘(帘)青。 由此可见,学生开始关注重点词句,不仅从词义上,也从语言节奏上,因为这些直接关系着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管学生说得对不对,思考着就收获着。

    二、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拓展

    文言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将文本梳理一遍,将重点的词句理解通透就可以了结。而应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引起学生对人与物的新思考。这思考,要具有批判性,要有自己的主观理解,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围绕《关雎》,教师可和学生一起探讨关于爱情。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背诵,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在读完这样的一首诗后,对于爱情做什么样的理解。小组的讨论很激烈,倘若在平时,这样的话题,换来的定然是学生的别有深意的大笑。但讨论中,他们延展话题,准备共同探讨一个美丽而严肃的话题。有学生说,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原始而浓烈,清纯而又自在,现在的爱情形式多于内容,很难想象这是初中生的想法。大多教师都局限于课堂上或者课外辅导才与学生交流,这往往给学生造成一个惯性——教师除了知识就没有别的。所以课上教师可以借助话题与学生多聊点,将话题往深处引去,以激发学生更持久的学习情趣、更深层次的思考。

    当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拓展主题之外,也可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写法。《刻舟求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也是初二要学的一篇文言文。一句简短的话,“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结束了整个故事,但文章的意蕴没有结束,这样一个完而未完的结局引人深思。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补充可能发生的情节,让学生顺着主题去寻找。文言文不局限于一词一句的理解,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与古人的智慧进行对话。有学生能续写故事,有学生不能。教师可以给部分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同样可以飞起自己的思绪,比如,剑能否被打捞,那个人下水取剑会引来掌声还是嘲笑。

    三、注重给学生争论的机会

    文言文中,对人物的理解也好,对句子的翻译也罢,往往都会存在争议,学生也会为之争得面红耳赤。教师要给学生争论的机会,也要给他们存疑的权利。事实上由于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句式、表达的宗旨,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有些争论没有最终的定论。

    教师不是要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给他们释放思维火花的空間。如《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教材提供的标准翻译是:“耐寒的树都迎着两岸的高山生长,这些山都依着山势,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部分学生认为有一段应该这样翻译:“这些树木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他们说,山怎么能凭依高峻的山势。”也有的说,教材是对的,高山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是拟人写法。争论中,学生让语言点带有了画面感与亲切感。争论把他们带入古人描写的情境中去,他们尝试着理解作者笔下真实的画面。

    同样有些争论会让主旨越来越明了,尽管答案也是多种多样。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渔人“一一为具言,皆叹惋”。渔人“一一”到底说了些什么。说了自己生活的困顿,说了家人遭遇到白眼,还是说了整个社会的炎凉。教师让学生去猜测。文学作品中的“留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来填充。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答案,文言文教学不仅有背诵的任务,也同样有争论的情趣。

    文言文教学,是学生了解古人的一次机会,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更好地提升文化素养,让古老的语言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新区孙庄初级中学(22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