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艺”与“匠心”: 纪录片《传承》现代语态的人文阐释

    梁建业

    一、匠艺传习的“故事化”叙事新思路

    (一)“非遗”传承的形与神

    该片共10集,每集从几位“非遗”传承者的故事说起,从分布广度而言,可谓天南地北,完整记叙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轨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十项分类。从精神纵深而言,《传承》(第三季)从未在技艺的层次上浅尝辄止,而是通过传承至今的绝技,展现了古人修身济世的人生追求与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生技》《守一》《归处》《执念》,每集的主题词亦是技艺代代相传的至理,将神秘玄妙的传承过程,化为学习方式、教授规律、人际交往等多个板块,便于观众拆分理解,再由旁白将传承故事串联起来,抽象为每集的主题词。这样的总分结构,拉近了纪录片的空间距离,让纵贯千山南北的传承者,有了汇聚力量的根与魂。

    对非遗传承现状的客观叙述,是纪录片《传承》一以贯之的内容。《传承》(第三季)在强调纪实性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叙事技巧的运用,用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故事化的口吻,讲述中华文明延续、传播与流变过程中的坎坷碰撞,以不拘于外物的人文情怀熨帖心灵。这样既延续了《传承》系列谨小慎微的创作态度,又充分调动观众对文化传承的崇敬与热忱,使纪录片整体实现形散而神聚的艺术效果。换言之,匠艺只是纪录片在情节推进上的外在依托,匠心才是薪火相传的内容主体,通过主人公拜师学艺、初尝挫折、受到质疑,最后实现和解的心路历程,观者得以一窥器物制作背后的坎坷不易,在技艺承习之路的蓦然回首中,发现近在咫尺的人文之美。

    (二)以情入理,深化“非遗”传承内涵

    《传承》(第三季)以叙事见长,将蕴藏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化为与“非遗”相关的生活细节,进一步拓宽了受众范围,开拓了作品的现实视野。在技艺的叙述过程中,纪录片并非单一地用镜头刻录,而是巧妙地运用故事性的情节达到证史说理的目的,从而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变迁,流传至今的中国“非遗”,无疑是一块铭刻华夏历史文明的活化石,它们的外形、技法、形式在不断变化,但烙印着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内核是永恒不灭的,这便是《传承》(第三季)所要表达的价值追求。纪录片的艺术呈现,使许多民间“非遗”匠艺从技术变为艺术,脱离锅碗瓢盆的街坊行当,成为真正走入国际殿堂的民间传奇。一把叮当奏响的铜锤,敲打琢磨着精致的生活;一支击空翱翔的利箭,划破人类茹毛饮血的文明前夜;一只划行海滩的木海马,使神秘海域成为理想翱翔的乐园。《传承》(第三季)中的故事大多平易近人,没有故作深奥的姿态,将非遗作为绝学而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寓理于情的方式,寻唤观众灵魂的共鸣。纪录片所展示的不仅是工艺上的制作过程,更是“非遗”改变人们生活的现实能量,对现世人情的关照是本片突围制胜的利器。

    (三)虚实相生融入纪录主题

    “史料物证和科学推究是构成历史真实的骨架,是实,是主干;情景再现是基于历史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合理性想象,是虚,是枝节。”[1]纪录片的创作原本不排斥符合逻辑的合理虚构,比如故事化、情节化的场景模拟,它的出现为单一的技术展示增添了思想层面的无限追问,使“非遗”主题进一步跳出了匠艺本身的形式限制,走向上层建筑的精神范畴,最终成为一个民族在当今时代的传承旗帜。

    从一集五位传承者,到每集唯一的主人公,《传承》(第三季)颠覆了以往拼接式的叙事模式,叙事中心及主人公的确定,更加有利于展现技艺背后聚散离合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非遗”本身,而是渐渐老去或正值茂年的传承者,突出了传承之路上“人”的力量与坚守。在第八集《执念》所讲述的故事中,年近古稀的浏阳菊花石雕传人曹明珠,耗费数年心血,只为打造一件名为《华夏智慧》的石雕作品。原石材料的日渐稀缺,再加上这件巨作对石料的要求极高,菊花纹位置必须恰当、不能有裂纹、要有足够留白,曹明珠很难在市场上寻觅到符合要求的原石。为了打造出巧夺天工的石雕算盘,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石料进行人工切割,裁切成作品需要的尺寸。这一举动似乎很难为现代商业的眼光所理解,经济价值与艺术成就之间的不可兼得,注定了曹明珠要在二者之间做出取舍。以精密细微著称的浏阳菊花石雕,更无法承受机械化设备焚琴煮鹤式的加工,每一件作品都像婴儿般纤弱,为了让算珠能在5毫米的圆柱上拨动,曹明珠自制微雕工具,戴着厚厚老花镜的他,也许看不清面前的细小构件,但数十年的从业经验,却能在微茫暮色中给予他无尽的传承希望。这一故事中,董明珠的雕刻历程是实,而市场采购石料、与妻子争论原料、家宴上仍挂念石雕等情节,是纪录片在人物经历基础上的再创作,根据曹明珠的回忆或口述,将其制作《华夏智慧》的场景进行影视化还原,虚实相生之间,不但没有脱离纪录片寻真纪实的基本功能,还为石雕技艺增添了身边生活的烟火气息。

    二、匠心正青春:传承道路上的“少年派”故事

    (一)年轻视角引入的必要性

    纪录片中的“传”与“承”,是中国非遗得以载入人类史册的重要力量,也是华夏文明立于当代的一泓源头活水。《传承》(第三季)所强调的是对祖先智慧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新时代方位下的革故鼎新,如何擦拭非遺之上的历史尘埃,使其在时代潮流中焕发青春,如何实现传统与当下的对接,使无形的民族情怀渗透到有形的非遗技艺中,是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适应当下的媒体生态环境及审美需求,年轻化视角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青年一代在繁华喧嚣中重新拾起古老技艺的过程,是对历史记忆的故梦重温,更是对“传承”二字的动态解读。纪录片毫不避讳地道出了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困境。在广东东莞横沥镇的牛市,90岁高龄的张杨锦依然没有退休,目前仅11人的牛中团队,离不开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相牛员。海滨小镇因牛市交易而经济活跃,却只有一位年轻人愿意报名学习这份相牛的技艺。纪录片为观众讲述了几位老师父对徒弟的结业考核,凭借眼力估测牛的体重、根据外观辨别牛的品种产地。一位20岁的年轻人刘栩华学艺经历尚浅,最终未能通过测验,而师父的心理更是格外矛盾,既要严格把关,又害怕过高的要求会把这位唯一的传承者吓退。精湛的匠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纪录片毫不回避尖锐的现实矛盾,在失传边缘苦苦挣扎的文明,一针见血地刺中了观者的泪点。

    纪录片中多处提及过去的技艺传承方式。过去工匠之间没有图纸,全凭师徒口口相传,判断细节甚至全凭经验,如竹江村的竹蛎养殖技艺,无论是地点定位,还是下杆深浅,“非遗”大多没有专门文献记载研究,传承只能依靠师徒间的心有灵犀。此外,许多技艺在祖祖辈辈之间秘不外传,或是传男不传女,有限的接触途径,使得这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技艺始终受困于牢笼中。令人惊喜的是,纪录片对现代师徒关系作出了全新解读,他们亦师亦友、亦父亦子,师徒相处过程中的点滴,是我们一探“非遗”传承之路的放大镜,在每一颗生活的水滴里,都有一段关于坚守或创新、分歧或和解的动人诗篇。

    传承过程是十年磨一剑的孤独求败,而非遗本身,更是属于意志坚韧之人的宝藏。许多老匠人正在为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而奔走呼号,也有众多的年轻人迎难而上。纪录片这一形式,恰好发挥了大众传媒的话语优势,让这些精妙绝伦的技艺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让守护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大国匠心,成为当今时代的精神共识。

    (二)年轻视角下的流变与创新

    《传承》(第三季)始终以时代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密切关注非遗在当今社会的传承途径。纪录片中70%以上的主人公,都是正值青春的90后,甚至还有00后的青涩少年。本片借助师徒、父子、祖孙之间的亲缘关系,来厘清古老与新生、传承与创新的逻辑序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穿插在新老交替的岁月时空,维系“非遗”时代发展的新鲜血液,是当下大众传媒在价值传播上的关注点所在。技艺在代代相习中不断迁转流变,它们的宿命是与光同尘,还是涅槃重生,所幸有《传承》(第三季)从另一个层面讲述了当代青年的传承使命,他们初生牛犊般的无畏,更让观众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希望,为古老的传统技艺送去了春风化雨的青春温暖。

    抛开前作串珠般碎片化的情节,《传承》(第三季)更加注重叙事的整体意识,每个故事起承转合依次道来,在年轻一代跟随父辈学艺的过程中,人物所受的质疑、内心的矛盾纠缠,被客观地呈现在荧屏之上。一件传世品的制作过程,必然是深沟万壑、险象环生,片中王龙磊制作冬奥青砂壶失败6次,李稳上门求教多次被拒,多登初次上手旋木工具便锉伤了碗口,屡败屡战的他们仿佛角斗场上的战士,在展现“非遗”人文力量的同时,为技艺本身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他们与传承路上的沟坎弯道争相抗衡,最终的成果不算辉煌,却也充满了欢欣热泪。该片用年轻一代的传承故事达到砥砺德行的传播效果,将“言必信,行必果”的坚韧信念,通过“非遗”这一载体形象地呈现出来。

    相时而动、因时而变,是几千年历史积淀赋予中华民族的处世智慧,创新是一门关于时间的艺术,《传承》(第三季)中的“非遗”项目,绝非遗世独立的空谷幽兰,而是在不断地辗转变迁中绽放出自己的岁月沉香。传承路上“少年派”的现实历程,揭示了当代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如梦似幻的昨天、喜忧参半的现状,以及将至未至的明日,青年与父辈祖辈之间的同屏演绎,无疑象征着“非遗”传承道路上的三个时间阶段。这部纪录片生动地说明了,中国非遗只有走出自困、迈出国门,才能真正从民间技艺转变为泱泱华夏的大国底气与民族自信,这便是非遗传承亟待创新的理由。

    三、民族记忆与民俗文化的语境营造

    (一)多元化的镜头语汇

    民族文化是《传承》第三季在非遗主题上的重要切入点,与前两季相比,创作团队历经两年筹备,将镜头亮点着重放置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呈现上,开辟了纪录片的全新视角。沟壑纵横的戈壁险滩、重峦叠嶂的风雪深林,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更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充分体现了先民与自然共生的人性奇观。

    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传承》(第三季)将各民族的智慧凝结在一段段动人的影像中,鸟瞰、特写、跟踪拍摄手段的轮番交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氛围,进一步凸显了纪录片的纪实魅力与自然美感。静态与动态的切换,构成了纪录片流畅的视听效果,搭配创作团队打造的原创音乐,《传承》(第三季)已然具备了深度开掘民族文化之美的全部硬件。以川西甘孜州的两项“非遗”技艺为例,多登与洛绒舅甥俩为婴儿的百日宴制作礼物,在藏族的礼俗中,婴儿用专属的旋木碗吃上的第一口酥油,是一个新生命尝遍人间百味的开始。四龙降泽所制作的药泥面具与佛像,更是代表着藏民心中的虔诚信仰,作为这项手艺唯一的传承人,他为药泥制作写书立传,通过别样的方式传承技艺。为了表现匠艺与灵魂的沟通,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云雾流动间,甘孜的草木河水都显得如此清净空灵,多登在祖屋前久久驻足,四龙降泽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祭拜山神,别样的空中视角烘托出一种神圣而静谧的氛围,使工艺品制作的过程充满了仪式感。

    “千锤百炼方成器”。“非遗”的民族传承亦是如此,这些来源于生活细节的技艺早已流淌在各个民族血液中,书写着一部无可替代的时间简史。《传承》(第三季)仅仅10集的篇幅里,便囊括了哈萨克族、藏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璀璨文化,纪录片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彰显了华夏文明在这个时代复兴自强的气魄。

    (二)跨民族视域下的和谐自然

    匠艺的传承过程是具体而言的,匠心却有着高度同一的内涵,即“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2],这份执着并不因民族间迥异的生长环境而阻隔,反而成为了《传承》(第三季)沟通不同民族的共通话语。

    无论是灵魂生长于戈壁草场间的哈萨克牧民,还是居住在川西凉山坝子的彝族同胞,他们世代相传的技艺总与自然相关,就像片中旁白所说,他们的年轻一辈从未刻意学习过“非遗”,只是心中有着一份对于传承祖辈技艺的责任感。他们将这份任性洒脱挥就于山野林间,从不向天空或大地过分地索取,不奢求永远的占有,懂得归还、感恩与报答,便是他们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哈萨克族是一个数千年来流动而居,与牛羊形同伙伴的民族,纪录片借助一对哈萨克父子在婚礼地点上的分歧,讲述了草原深处那些雪白毡房的搭建技艺,看似简单的临时居所,一木一梁一榫卯的组合之间,是现代机器都很难完成的精密计算,祖祖辈辈的哈萨克人竟能够通过口口相传来完成。镜头下的草原夜幕,一边是沉静如海的深沉夜空,一边是一个民族行遍天涯的无畏无惧,最险恶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民族气概,整个画面瞬间升腾起对于生命的敬畏,其表现力度已远远超出“非遗”的母题,熔铸到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度之中。

    作为一部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在前作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开掘了“非遗”独立于物外的人文价值,将中华民族与自然共生、与万物同辉的和谐理念,穿插在传承者精妙技艺的展示過程中,反映在少数民族同胞对天地间万物运作规律的尊崇上。那些脱胎于泥土,却能够熔铸于民族精神血脉中的匠艺,为匠心的抒写表达营造一方纤尘不染的心灵净土。纪录片中藏民磕长头、转经筒、诵祷祈愿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非遗”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超乎于物质层面,更接近于灵魂信仰的特殊存在。正是因为民族视角的引入,观者才得以亲身感受到“非遗”技艺对一方民众的精神砥砺,好似灯盏长明,而我们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结语

    传,即薪火相传、代代不息;承,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的创作团队正在用一颗匠心,改变着大众对于非遗的认知,从陌生神秘到亲切熟悉,从保护到发扬、创新,大众传媒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次吐故纳新的勇敢尝试。将许多不曾为大众知晓的古老技艺,转化为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纪录片对非遗内涵的深层解读,融入了传统哲学中知方圆、明得失、晓进退的思想,使这些技艺得以在时代风雨中洗净铅华,重新走入大众视野之下。以纪录片为载体,在至真至美的镜头呈现中,感受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失为非遗走向大众的一条坦途。

    参考文献:

    [1]陈敏南.“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 J ].当代电影,2012(5):152.

    [2]张龙,张澜.从“行业记忆”到“群体记忆”——论纪实影像对工匠精神的传播与认同构建[ J ].中国电视,2017(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