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微课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刘刚 姚冬琴 李金清

    

    摘 要: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以2018年度湖州市参与评审的36门微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教师微课制作中存在的六大类(语言文字、图表、视频、声音、动画、录屏软件使用)技术问题做了分析解答,然后提出了內容为王、技艺相融,按需所取、适用为本,破除壁垒、协作共赢的三点思考。

    关键词:教师;微课;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4-0078-05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以其时间短、内容精、碎片化等优势[1],有效支持“互联网+”学习新形态,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能力提升意义重大。如何制作优质的微课,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有用”和“有趣”原则,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设计,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和留存。一个好微课既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设计,也要有恰当的技术支持实现。[2]然而研究发现许多一线教师在微课制作的技术理念和实践层面却困难重重。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8年度湖州市参与评审的36门微课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材料的完整性、语言文字规范、技术指标三个方面对微课进行评定,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遴选部分课程上传湖州微课网http://wk.huedu.net/index.shtml作为共享资源。评定后经数据统计发现,只有3门微课程材料相对完整、规范,占比为8.3%。而在语言文字规范和技术指标两个层面几乎所有微课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鉴于此,笔者将二者统一纳入到了微课程技术指标中考量,具体如表1所示。

    二、微课制作中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1.语言文字类问题

    语言文字失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本格式问题

    文本格式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有字体、字号、颜色、段落缩进、间距、对齐方式、标题层级、页眉页脚、排版布局等。在这36门微课程中,标题层级设置不当是出现最多的格式问题。在申报表、PPT课件内容、学习任务单及试卷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层级混乱、不严谨的问题。标题层级的正确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一)1.(1),另一种为1 1.1 1.1.1 1.1.1.1,试卷中标题层级可以是一、1.。格式排版要力求简清晰、简洁、美观。

    (2)语病问题

    这主要出现在申报表、课程简介中,因为在这两个文档中有许多内容需要教师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在此过程中,部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处事不够细致的不足就会暴露出来,容易出现语病和文不对题现象。

    (3)符号问题

    ①标点符号遗漏或误用。郭沫若先生曾说“标点不正,则言不顺;文不正,则事不成。”[3]可见标点符号在表辞达意中的重要作用。标点误用主要表现在中英文标点混用及并列连用的书名号、引号之间误用顿号。前者往往是因为粗心大意所致,而后者大多是因为误用。2012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的 《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4]许多教师正是因为缺失了这一知识点而出了差错。②特殊符号、公式不会正确输入。Office软件、WPS等可以实现部分特殊符号和数学公式的直接输入。如微课申报表中需要? ? 来明确课程类型;Word可通过“插入—符号—Wingdings”;而对于物理、化学等学科公式就需要借助MathType、LaTeX、EdrawMath等公式编辑器实现,其中MathType还可以内嵌Office软件及WPS使用。

    2.图、表类问题

    (1)图片素材处理问题

    图片是微课制作中表征教学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多媒体元素。图片质量的优劣势必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图片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水印、抠图、图片清晰度欠佳等。

    ①水印。网上的一些图片素材会有水印,如果我们只做“拿来主义”,则会影响图片的可观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侵权的风险。水印问题有三种解决对策:去水印软件,注册会员购买下载,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处理。

    ②抠图。抠图是一种精确提取任意图像或视频中前景物体的图像处理技术。[5]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需要抠图而没有抠图;二是抠图不干净,边缘粗糙,有毛边。当素材背景与PPT或视频的主背景颜色反差较大,难以融合,需要抠图获取素材图片的主体对象,去掉背景。若背景颜色较为单一,在Photoshop中可用魔术棒,调整容差值,建立选区删除背景。若背景颜色丰富,与主体边缘清晰可用磁性套索处理,再复杂的可以借助通道或插件完成。此外,PPT或WPS中的设置透明色功能也可以完成简单抠图,但这种抠图有时会破坏主体对象。如今PC和移动端能够实现抠图功能的软件有很多,有些在线的都不需要安装,如图一图、稿定设计、Apowersoft等,可根据抠图需要合理选择。

    ③图片清晰度欠佳。图片的清晰度是衡量图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能够较好地与人的主观感受相对应,失真、模糊是常见的一种降质形式,会导致图片的分析和解译困难,降低其实际应用价值。应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在相关的素材图库查找,如90设计网、觅知网等;安装PPT美化大师插件,查找所需形状、图片素材;以图搜图(反向图片搜索引擎),是用来搜索相似图片或完全相同的图片的方法,常用来寻找现有图片的原始出处,或者低分辨率缩略图的原始大图,如谷歌识图、百度识图等;软件制作,借助Photoshop、AI、图一图等进行图片处理。

    (2)图表类问题

    图表(Chart)是一种很好的将对象属性数据直观、形象地“可视化”的手段。[6]微课中知识点结构、问题梳理、数据统计分析等都离不开图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配色问题、工具低效、细节欠佳等。

    配色问题。主要表现为颜色的纯度与明度不统一,图文相融,色彩种类过多。①纯度与明度可以通过查看颜色的HSL值,所谓的HSL值,分别是指颜色的色相(Hue)、纯度(Saturation)、明度(Lightness)。以形状为例,点击【开始】-【形状填充】-【其他填充颜色】-【自定义】-将颜色模式改为【HSL】,就可以修改,统一形状颜色的SL值。②图文相融。图表中文字与其背景色系相近,相互融合,掩蔽内容。一般而言背景要与文字颜色形成互补。③色彩种类过多。视听心理学观点认为同一画面颜色不宜太多,字体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工具低效。以结构图制作为例,教师用了Word自选图形绘制、手绘拍照和思维导图软件。其中Word自选图形较多,但存在文字没有显现完整、配色单一或繁杂、布局不美观等问题。手绘拍照会受到摄影技术、环境及绘图技巧等限制。专业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可以线上也可以线下,容易上手,效果最好却不被重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选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图表秀、图表魔方等制作图表,发挥这些软件交互性、扩展性等优势。

    细节欠佳。因图文对齐方式不统一,行间距设置不当、留白过少等,导致图表结构失衡,重心偏移。同一列应统一对齐方式,若文字要多行呈现,在结构上应该“上少下多”,避免头重脚轻。行间距设置一般为单倍或1.5倍,图文搭配要有留白,否则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在表格的美化上需要从配色和线框入手,去除干扰,让表格轻盈,还应学会用卡片式、分割式的版面美化。

    3.视频类问题

    (1)视频参数设置问题

    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因参数设置不当会出现如下问题:部分视频分辨率过低、码率低、清晰度差,全屏播放时两边或四周会出现黑框;微课视频与PPT分辨率不一致,往往表现为宽标屏的不统一;同一微课程中多个视频的分辨率不统一;视频压缩失真严重。

    归因上述问题主要是视频码率、分辨率参数的设置不当。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较弱,没有厘清二者关系。码率与文件体积成正比,分辨率影响画面的大小,视频清晰度取決于二者的适配程度。高分辨率的视频就需要高一些的码率来支持,相反低分辨率的视频就不需要太高的码率(因为码率越高文件体积越大,虚高的码率不仅对画质没有提升,还白白浪费空间)。低码率高分辨率的视频不会有无效像素,但会出现模糊。[7]此外,微课设计初期团队参数的统一和后期压缩格式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2)视频拍摄问题

    微视频中的视频在拍摄中存在以下问题:拍摄画面晃动、光线忽明忽暗、聚焦不清、构图倾斜、教师学生出镜问题等。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视频的视听造型设计。注意拍摄的要领要稳、清、平、准,最好用三脚架或手机支架拍摄。聚焦要清晰,目的明确,要有文字稿本。拍摄环境要去除干扰,注意环境布局。拍摄用摄像机或DV在光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建议手动调整白平衡。人物要注意语言表达和形象表达。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镜头感,最好不要有明显的演的痕迹。教师语言要求规范准确,生动形象,张弛有度,富有感染力。教师着装符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着装大方得体,以暖色调(白色、淡黄色、淡粉色、淡蓝色)服饰为主,不要穿花纹、格子、条纹、豹纹等细小条纹服装和大花或衣服色差较大的服装(摄像机如果录细条纹的东西就会产生摩尔纹)。

    (3)视频剪辑问题

    “剪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收集好的素材进行取舍,也就是所谓的“剪”;二是指要将剪好的素材进行合理且有一定目的的编辑,也就是所谓的“辑”。[8]

    ①声画不同步。微课中的声画不同步,表现为声音和画面剥离,没有良好匹配。这种问题大多出现在PPT录屏类微课中,因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为了保持专注,降低外界干扰(如鼠标音等),多采用PPT自动播放+讲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难点就在于匹配教师讲授速度与PPT播放速度,处理不好,教师出镜就会有明显的声画延时现象。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将声音分段录制,剪辑匹配视频画面。借助视频编辑软件的时间线,将视音频素材分别放置在视轨和音轨上进行剪辑和误差处理。

    ②节奏不流畅。剪辑是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清晰表意。教师在剪辑节奏的处理上时常会出现两个问题: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没有完成就切换画面;镜头的组接忽视了轴线规律,这些剪辑都会破坏叙事的节奏,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作为一次流畅的剪辑,两个镜头的转换不至于产生明显的跳动,并且符合正常人的生活规律和思维逻辑,使观众在观看连续动作的时候不至于被打断。[9]教师在剪辑时应遵循轴线规律,静接静、动接动。

    (4)内容视频引用问题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辅助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视频,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用到的视频资源统称为内容视频。[10]微课中内容视频存在的问题除了上述的拍摄问题外,还有无法下载、视频清晰度欠佳、播放异常、广告干扰等问题。①无法下载的视频资源,如中宣部网站的《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视频,可安装录屏软件录制。②清晰度欠佳问题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找到最佳的下载方式,可安装注册视频所在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如芒果TV、爱奇艺、土豆及央视影音等下载高清素材;另一种是没有找到最佳的资源,可通过搜索在线的视频资源网站有偿获取,如YouTube、Vimeo、Dailymotion、V电影(场库)、Videvo等。③播放异常问题,微课中有时会出现引用教学视频只有声音而无图像的情况,主要是因录制软件及其参数设置问题导致。④广告干扰问题,因所选内容视频为在线资源,可下载或转录为离线资源。

    4.声音类问题

    声音可丰富和解译视频画面,微课中的声音由解说词、背景音乐、音响效果和噪声共同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回读误读、喷麦现象、噪声干扰等。①回读误读。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因为紧张、外界干扰等“卡壳”,出现回读误读。这种可平复心情将讲错的地方重新讲授,剪辑时做过渡处理即可。②喷麦现象。喷麦是指嘴唇与传声器距离过近发声时产生的气流使传声器音膜振动幅度过大,致使录制的声音产生噗噗声,影响录音效果。[11]可以通过调整传声器距离,使发音人与传声器的距离保持在20~30cm。调整传声器高度,使嘴唇与传声器之间的角度保持在15°~30°,避免发音气流垂直接触传声器音膜。还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音量和加装防风罩或者防风网方式避免。③噪声干扰。微课中的噪声有环境噪声、人声、电器交流声、衣物摩擦声、翻页声、咳嗽声、各种提示声等。噪声会对有用的声音信号产生掩蔽效应,使人的听觉灵敏度降低。录制场所最好选择在有声学设计的相对狭小空间,录音时关闭所有门窗、拉上窗帘。录音时关闭各种可能发出声响或干扰录音工作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如空调、日光灯、手机等,尤其要关闭手机,若条件许可,应确保录制时间内无手机开机;照明尽量采用白炽灯或LED光源,录音用计算机尽量选用散热风扇声音小、配备固态硬盘的便携式计算机。[11]

    5.动画类问题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和富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在增进教学的表现力和可视化方面优势突出。[2]微课中的动画按照使用方式分为教学情境动画、案例动画和实验演示动画三类,具有模拟教学、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的内容呈现优势。[1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①过多使用动画。微课中用了过多的GIF或Flash动画,本意为辅助教学和消除学生疲劳,但实则是起到了干扰教学的负面作用。②动画无法精准表意。因教师所选动画并非原创,受技术和修改成本原因没有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如用二维动画来呈现三维信息。③动画使用情境不当。微课中应用动画呈现实验过程时应该把握“能实不虚”的原则,如植物向光性实验,可以实践拍摄就无需用动画呈现。因此微课制作中动画的运用要把握好适度、有用、能实不虚原则,借助新媒体技术,如3D打印、增强现实、VR虚拟技术、全息成像等,借助新的软件技术如GIF动画制作软件、MG动画(万彩动画大师、皮影客、优芽动画)、Animate CC、三维几何画板等呈现教学信息。

    6.录屏软件使用类问题

    录屏是微课制作的常用技巧,我国早期的微课大多为PPT录屏形式。录屏软件使用中的问题有水印、广告弹窗、录制视频时卡顿、黑屏及录制剪辑点预留等。①软件水印。因录制软件为盗版或是未经注册,在录制的时候软件会自动添加水印,影响录制效果。常用的录制软件有Camtasia studio(喀秋莎)、迅捷屏幕录像工具、超级录屏等。此外,还可尝试Apowersoft等在线录屏软件。②广告弹窗。录制时可将网络暂时关闭,并将其他程序如浏览器、QQ、微信等全部关闭,排除网页广告弹窗、消息提示等干扰。③录制视频时卡顿、黑屏。这主要是录制的帧率设置和电脑性能问题。录制演示一般为15帧每秒,可设置为25帧每秒。④录制剪辑点预留。录制开始和结束时都应该停顿一会,可用于授课前状态的调整和后期剪辑。录制完成后可用视频播放器等剪裁掉打开或关闭录制软件的画面。

    三、微课制作的几点思考

    1.内容为王,技艺相融

    微课制作是一个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实践主体的系统工程。微课特点是短小精悍,讲求短时高效的信息传播。要实现这一效果需要把握好两个原则:①内容为王。精选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吸引学习者关注和留存。成功的知识传递活动最终还应该回归到过程设计本身中来。如同影视剧本一样,好的电影总能够让人意犹未尽。②技艺融合。技术突显,艺术依附。[13]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往往会陷入教学技术化价值悖论中,“原本是为了利用技术使教学中的主体自由与学习效率等问题得以缓解、消除,却不曾料想技术化过程中的教学不但没有得到解放,反而被技术所奴役。”[14]这种奴役主要体现在两个极端,一是一味的炫技,宠溺新技术,忘了初心;二是受制于技术运用熟练程度和功能限制,无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2.按需所取,适用为本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对技术的选择和素材选用上应按需所取,适用为本。微课制作的主体是一线的教师,因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在优质资源的配比上会出现结构性不足,难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很多教师会在开源的网络中寻求帮助,面對海量的资源选择时会出现两种常见情况:①不会搜索或选择性障碍,最终舍弃,重新投入大量的精力录课程和做课件。[15]②优质资源使用成本较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深入,使得免费的资源少且不成体系,难以迁移使用,而优质资源成本较高、质量参差不齐。如需研发一门微课程,教师可能需要注册多个会员,涉及图片、艺术字、音频视频、PPT及软件使用等。教师个体承担成本较高,建议学校主体购买或教师分散购买,共享使用。

    3.破除壁垒,协作共赢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工程,单个教师很难独立、高质、高效地完成,需要多个学科的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团队成员构成上应以学科专任教师为主,技术艺术学科背景教师为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学科知识的梳理、甄选,课堂讲授及配套学习资源的研发等。技术背景学科教师,如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和难点突破。艺术背景学科教师如美术教师负责微课配色及版面排版设计等。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升微课的质量:①借鉴美国的在线教育实践经验,组建高质量的专业团队,成员包括教学设计师、教育技术专员、音视频专员、美工设计专员等,为学校教师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②整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影视传媒公司等资源,通过实施专项培训、多校协同,培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设计开发优质微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技术赋能的信息时代,教师要成为课程开发者,主动求变,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做好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设计,开发有用有趣的微课资源,以满足线上线下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

    [2]韦永圣,杨上影,刘艳闽.MG动画在微课中的应用及其制作[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3]徐倩倩.标点符号使用研究综述[J].语文天地,2018(1):20-21.

    [4]栾照钧.书名号之间错用顿号的现象亟待根治[J].秘书之友,2017(7):39-41.

    [5]孙国星.全自动抠图技术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浅议多媒体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的简洁化

    [DB/OL].http://www.doc88.com/p-5701218894039.html.

    [7]视频码率分辨率和清晰度的关系?[DB/O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148147.

    [8]杜群.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D].南昌:南昌大学,2013.5.

    [9]陈飞.影视剪辑中声音、画面与剪辑节奏之间的相互影响[J].科技信息,2011(20):636.

    [10]许艳丽,马德俊,刘刚.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2):88-92.

    [11]李宪武.录音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电声技术,2016,40(8):68-71+87.

    [12]戴晓微.动画技术在微课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6,29(2):380.

    [13]林雪涛,韩鹏.”技术—艺术”:微课制作的融合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4(36):136-138.

    [14]于翠翠.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及其超越[J].教育科学,2013,29(4):45-49.

    [15]黄荣怀.抓住关键要素,有效推進在线学习[N].中国教育报,2020-3-7(003).(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