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嵌入式”路径研究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职业转换的重点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提高,职业教育可以作为提高两方面资本的关键结点。此文意欲从“嵌入”理论的视角,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优质职业转换的可能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嵌入;社会网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1000104

    【收稿日期】201605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编号为15YJC880116,主持人:俞林;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研究”,编号为Bb/2015/03/017,主持人:俞林

    【作者简介】王鑫芳(1984—),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民工教育;俞林(1979—),男,东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营销管理。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镇化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成为热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职业转换的重点是职业技能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背景因素、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可选择的最匹配教育类型。目前的职教状态并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意欲从嵌入理论的视角,论述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内涵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有别于父辈老一代农民工,并无从事农业劳动的经验,学历不高,出校门后,大多从事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职业转换也不顺利,要实现高质量职业转换,进而顺利市民化,目前来看,必须要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

    既有研究发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必须从提高该群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着手。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提升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显著相关(柳延恒,2014);信息获取畅通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向上流动(姚缘等,2013)。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信息获取量及畅通与否与社会人际网络、社会资本的状况有关。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作用并不大,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不发达,处于原子状态。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人社會关系可粗略分为强关系、弱关系,这两种关系对个人的求职有助力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这两种关系发挥作用的强弱程度不一样。边燕杰认为在中国社会强关系作用更大。新生代农民工离土离家,能够构建强关系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要么由于地域分隔,难以发挥作用;要么职业地位相同,无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向上职业转换形成强大助力。而老乡、同事等弱关系,同样存在地位相似,助力不强的问题。

    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对于缺少经济资本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促使该群体向上职业转换,要从提高该群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着手。为了更好地研究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能力,也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引入“嵌入理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方法。

    二、嵌入理论植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价值分析 嵌入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社会行为。嵌入理论始于波兰尼,后由格兰诺维特发展,他认为人不是脱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像原子式地进行决策和行动,而是“嵌入”于具体的、当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中做出符合自己主观目的的行为选择。嵌入理论把行为人的选择置入既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格兰诺维特的《求职》揭示出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传递的另一个重要源泉,不仅仅来自工作搜索,大多数收入较高、工作满意程度也高的工作,并非来自搜寻过程产生的信息,而是来自人们的社会网络。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社会网络充当了工作信息的传递桥梁。 “嵌入理论”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1嵌入理论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价值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成为社会人,而不是陌生城市中孤独的原子化的人,而现实是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工作、婚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等方面都不顺利,呈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在强关系作用不明显的情况下,建立广泛的弱关系,发挥弱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中的作用。

    第二,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增加社会资本,同样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可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两者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从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能力。

    第三,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可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嵌入其他社会情境、社会网络,使其受社会外在其他因素影响,可有效改变新生代农民工求职行为的结果。

    第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需不断提高该群体的知识和技能。增加职业教育“嵌入”社会情境的程度将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间接“嵌入”社会的程度,潜在帮助该群体实现向上职业转换。

    2嵌入理论对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借鉴价值

    新生代农民工嵌入社会情境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在时间、空间维度上不一定是连续的,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这一组织与其他个体、组织、制度、文化产生间接联系,然后通过职业教育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便可从这个角度展开,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想新生代农民工之所需,协同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嵌入社会情境的层次及内涵,最终实现共赢发展。

    三、“嵌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路径探索 理论、实践层面都已认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协同作用有效促进职业成功(林竹,2011)。提高人力资本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正规的职业教育,二是职业培训,三是自身职业经验、技能积累。这三种方式不是个体自身可独立完成,而受周围环境、组织等的影响。目前从培训的施与方(培训主体)的角度探讨个体资本积累的问题,不多见;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企业目前社会服务意识不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社会性,这些因素决定从盈利性企业的角度寻求新生代农民工大群体性的职业转换并不现实。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展开,从社会公益的思维拓展,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问题的新思路。

    1多维度“嵌入”,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网

    新生代农民工离土离乡,血缘、亲缘、就业前地缘关系等这些强关系对城市高质量就业作用不大,因此構建该群体的业缘、与政府、新定居地居民间地缘关系、乃至教育培训组织之间的弱关系,尤为重要。在拓宽社会网络,积累足够社会资本后,可以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自觉不自觉地接触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实现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协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孤立状态,不利于该群体积累社会资本,提高职业转换能力,因此需扩大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必要从嵌入视角深入,增加该群体的嵌入层次及内涵。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身处城市中的孤立状态,拓宽异质性交往对象及空间,大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增加社区的服务功能,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提供各种平台,可以是培训平台、人际交往平台、社会资讯传播平台等。借助社区,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提高社会资本,积累“强、弱关系”,增加向上职业转换的机会。目前来看,社区的服务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对外来人口,缺位严重,还有数目不小的厂区宿舍,更是属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未到之地。事实证明:社区服务渗入小区居民,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将是构建弱关系的最好途径。

    第二,紧密业缘关系,主要是与就职企业间构建高频沟通关系。新型城镇化,产业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不是普通简单劳动力,而是拥有一定技术技能的技术工,甚至是高级工。在这种背景下,就职于大型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职工,将更有可能享受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机会,获得人力资本的提高。

    第三,引导社会服务组织,非盈利性组织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服务对象,通过此平台,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提供资源、服务,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四,继续扩大政府人力资源服务部门渗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深度,甚至国家行政性质的机构可以作为牵头方,更好地组织、融合各方服务机构,做到信息畅通、资源合理分配,将各种社会主体联系在一起,合理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优质就业,最终完成市民化。

    2社会网络助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间有效转化

    通过与以上各主体的直接联系,将有效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正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经验积累的机会,从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协同作用,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向上职业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嵌入”社会网络,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而助力该群体向上职业转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信息获取的量及拓宽信息传递的途径,获得职业信息,促进职业转换;二是通过社会网络,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购买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可能,增加人力资本、增加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或者获得职业的稳定性。

    四、职业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嵌入式”路径构建 职业教育的嵌入是指与职教机构、职教文化与各种网络建立的关系及其对各种网络的依赖。根据这种思想,职业教育的嵌入式发展路径便是拓展与社会情境、社会结构的联系,加大嵌入其他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1多维层次嵌入,提高职业教育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嵌入深度

    Jessop(2001)识别了三个层面的社会嵌入,第一层面是人际嵌入。即经济行为主体嵌入的多种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差异化和动态化对行为主体的身份、利益、能力和实践的影响上。第二层面是组织间关系的制度嵌入。组织嵌入有效性也依赖于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人际关系网络能利用人际关系和信任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关系进行延伸。第三层面的嵌入是在一个复杂的离心社会中不同功能的制度秩序的社会嵌入。这三个层次的社会嵌入为职业教育嵌入方式提供了参考。

    职业教育关系嵌入、组织嵌入的原则是与其他主体构建和谐的关系,获得信任、声誉,取得资源共享,互相补助、互相影响。嵌入的对象是多样的,可以是普通个体(掌握社会资源的个体、具有购买意向及能力的普通大众)、同质的组织(同类职教院校、职业培训机构间)、其他类型机构(企业、非盈利性组织、政府行政机构、带有行政色彩的组织等)。关系嵌入的对象是多样的,嵌入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同类院校间的关系嵌入,构建关系形式可以是资源共享,也可以是帮扶性质。因此职业教育的关系嵌入对象多样、形式多样,但是互惠性的目的不变。目前已普遍接受职业教育的关系嵌入,并已提出相关措施,例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供的举措,便体现了多维度关系嵌入的思想,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深化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这些计划直接体现了多维度关系嵌入的理念。可见,吸引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职教建设已是共识,并处于探索阶段,期望改变职教发展原子化的状态。

    职业教育关系嵌入、组织嵌入,可能引起嵌入的对象的各个层面的改变,从国家制度、企业制度、社会规则等各方面产生变化。从正面来看,可能改变职业教育在文化、国家制度方面弱势地位,从声誉、资源等方面,增加职业教育资源储量,最终影响职教内涵、国家职教规划、职业教育的优质办学及职教社会功能。如何开展职教制度嵌入,恐怕也离不开前面关系嵌入、组织嵌入的辅助作用,职业教育的制度嵌入可以看成是关系嵌入、组织嵌入的延伸。职业教育处于当下运行中,同时也能影响当前其他网络的决策和行为的未来目标和期望。

    2嵌入客体多样性,提高职业教育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嵌入广度

    职业教育嵌入客体多样性,指职业教育嵌入的对象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职业教育的运行不是职业院校及职业教育从业者单方面的事情。另外,职业教育与社会情况发生关系的对象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多元的。从理论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嵌入的客体可以是文化、结构、关系、政治、制度、资本、技术、市场、空间等。分类的角度不同,嵌入客体也不一样,存在交叉。例如空间的嵌入,空间的概念是用来区别国际、国家、地区、当地等地缘概念,不同地缘,嵌入的对象也可以是文化、制度、技术、市场等对象,存在交叉。

    探讨职业教育的客体多样性,可以扩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网络,提升职教嵌入的广度,职教从多角度嵌入文化、結构、政治、制度、资本、技术、市场等领域,进而积累资本,扩大自身的声誉及影响力。从目前来看,嵌入客体多样,有些客体是实物,有些并非可以形容,因此,嵌入的方式必须与有形组织相关,例如通过掌握这些资源的个体,组织构建良好合作关系,进而更好地嵌入客体。合作的对象可以是社会的各个主体,例如掌握文化资本的专家学者、掌握政治资本的政府机关及人员,掌握技术、人力、财务的企业,掌握社会力量的社区、非盈利性机构。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必须超越地域界限,跨越领域隔阂,决不可故步自封。

    3多元主体嵌入,丰富职业教育社会嵌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方式

    职业教育嵌入客体是多样的,但是职业教育嵌入社会情境的主体是什么样的,有必要探讨下嵌入的方法,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哪些内容实现嵌入。

    第一,通过教育资源合作的方式,也就是通过专业建设、学校建设、课程建设、师资、教学设施、科研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嵌入。通过以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优质技术技能的产能化为契机,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嵌入,整合各种资源服务实现优质化、有用化、可持续化。

    第二,通过市场推广的方式。职业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产品,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竞争,因此应用于经济行为主体的嵌入理论,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也可作为职业教育竞争、营销的理念指导。从教育类型上来看,职业教育面临着与学术教育的竞争;国内职教同样面临着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输入、输出,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间的竞争;同一市场上,不同职教资源间的竞争。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或单个职教机构来说,职教服务营销也是不可避免,我们暂且把他称为职教的市场推广,也是职教嵌入的主体之一。

    第三,通过管理合作的方式。本文认为管办评都可以作为职业教育、职教机构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从国家层面,职教管理必须纳入教育机构、非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协调社会资源,实现共赢。从院校层面,办学主体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混合所有制便是增加职教社会嵌入的办学方法之一;管理方还可以包括非出资方,将社区、企业、行业、各社会主体纳入管理,形成智库或者资源库,也是可行的。职业教育的嵌入方法通俗来讲就是引进来、走出去,不管切入的内容和方式为何,增加职教吸引力才是根本,才能有益职业教育嵌入。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路径是增加该群体的社会嵌入水平,进而增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核心是技术技能的提高。教育有公益性,所以服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嵌入理论,职业教育服务的手段是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直接、间接嵌入的广度深度,进而通过职业教育这个中介,提供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教育需从嵌入层次、嵌入主体、嵌入客体等方面,多维度、网络化系统化增加职教及新生代农民工嵌入水平,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良性发展。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和职业教育社会嵌入的意识已在,但是如何推进这两个主体的嵌入,取得嵌入层次、维度等方面的延伸,仍是一个难题。正如上文所说,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助力职教主动、被动地嵌入社会情境,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1—8.

    [2]臧得顺.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学报,2010,(1):108—113.

    [3]严毛新.嵌入视角下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4,(7):75—80.

    [4]施建军,邓宏.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4):3—5.

    [5]林竹.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协同[J].农村经济,2011,(12):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