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区萍 黄敏

    

    

    内容摘要: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教育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构建了“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部编本新教材 三位一体 阅读教学

    2017年9月,全国小学生从起始年级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全国语文教研员(小学)部编本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小学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将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那么,“三位一体”阅读模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三位一体”概念

    什么是“三位一体”?“三位”是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是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三位一体”是指部编本教材的单元阅读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共同构建的阅读体系。

    “三位”称谓是变化着的。比如,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讲读——阅读——独立阅读”;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版)实验教材”:“精读——略读——选读”;2017年部编版(小学):“精读——略读——课外阅读”。

    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都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现把阅读方法的称呼用作课型的名称,显然容易造成概念指称上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对精读和略读课型的价值定位不够清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对所有课文都采用“精讲”的方法,区别在于精读课文所费时间较多,略读课文所费时间较少。为了纠正教师课型定位不准状态,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首先恢复了“教读”“自读”的概念,明确了两种课型的基本定位。然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是以“精读”“略读”来区分。

    二.小学部编本教材“一体”化表现

    1.从小学教材三种课型呈现情况看,是“三位一体”的。

    (1)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具体见下表:

    虽说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但通过分析其教学目标,可以分析出不同课型,还是“三位一体”模式。如一年级教材穿插在拼音、识字课、园地中的阅读一共有54篇,它们是略读课文,是为拼音实践、识字辅助,经典积累,提供各种阅读材料,不需要精读。

    (2)三——六年级“三位一体”三种课型呈现区分明显。

    略读课文标有符号“※”,篇目序号用绿色标注,与“精读”区分明显。

    课型不同,结构不同。“精读”由“课文”“识字写字”“思考练习题”组成;“略读”由“阅读提示”“课文”“识字”组成。部分课文会有“资料袋”“阅读链接”。

    2.单元课型不同,但单元学习主题一体,使“三位”融为一体。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三篇课文:“精读”——《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略读”——《不懂就要问》。单元主题是“学校生活”,通过分析发现,它们都是反映“学校生活”。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发现它成为三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练习显示:“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花的学校》的两个练习显示:“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不懂就要问》在阅读提示中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可见,单元的三篇文章它们的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要素都是一体的。

    3.从提倡课外阅读的纳入方式“1+X”看,为“一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温儒敏认为,虽然新教科书也往课外阅读拓展,但阅读量仍然不足。建议教师采用“1+X”的方法,即講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

    我们可以理解为,“1”:课文——精读和略读;“X”: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语段、一篇文章、一本书、多本书。由此,“1+X”可组合为:

    精读+选文(语段、一篇文章、多篇文章、整本书、多本书)

    略读+选文(语段、一篇文章、多篇文章、整本书、多本书)

    单元+选文(语段、一篇文章、多篇文章、整本书、多本书)

    三.部编本“三位一体”阅读的意义

    力图实现五个转变:

    1.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不分向课型的价值定位明确转变。

    课型不分表现:

    (1)重“精读”,简“略读”,无视“课外阅读”。原有教材时,不少教师把“精读”定位在“精讲”上,教学抠得很细,然后就用“简教”来定位“略读”;至于“课外阅读”是很随意的处理,没有把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有时提出课外阅读要求,教师是没要求,没反馈的空布置,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而且三种课型在教学上基本是各自为政的,没有发挥单元的整体作用。

    (2)“精读”“略读”不分,一网打尽。有一类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对课程把握不准,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就怕考试考到了而自己又漏教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一网打尽,精读、略读一锅煮,没有区别教学,或者都按照精读来授课,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严重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实践和应用”学习规则,自然的,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成为空谈。部编本教材针对以上教学现象,明确定位三种课型:“精读”——学习方法;“略读”——使用方法;“课外阅读”——迁移、延伸方法。

    2.由单篇文章阅读向整体阅读转变。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编写,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但一些教师却一篇一篇孤立地教,在教学结束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有课文的片段,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难以提升。部编本教材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倡整体教学,三种课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3.由教学模式单一向“据文定式”发展。

    所谓“据文定式”是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一些教师无论给他什么课文,他都按照“介绍写作背景——分段落层次——概括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手法”的模式教学。这就使学生文体不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倡导“一课一得”,讲一篇文章不须面面俱到,给了教师有施展的空间,可以“据文定式”,有效的改变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

    4.由课内阅读为主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阅读量转变。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我们的阅读空间不仅要放在课堂和课本上,而且要在课堂内外相辅相成,以课堂阅读为主体,延伸到课堂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强调从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举措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例如,为了引导刚入学学童的读书兴趣,一年级教材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小学中高年级大部分单元都有安排课外阅读延伸的内容,努力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5.由举一反三向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并举转变。

    李希贵(北京第十一学校校长)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倡“举一反三”式教学。我们以前有些教材虽然也有不少阅读材料和书籍,但教师大都只能放到课外。根本原因在于“精读课文”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语文教学不应该每篇文章面面俱到,每句话都要反复思量,每个词语都要仔细揣摩。通过例题举一反三,是理科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举三反一,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顯然,李喜贵校长不赞同语文阅读教学的“举一反三”式,批评了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言学习方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新教材构建了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为一体的新型阅读教学结构,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应加强学习,在教学中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温如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2]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9).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第152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