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智媒时代智能技术对媒体的重塑

    左宁

    【摘要】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媒体的生态链,也重塑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智能算法与个性化推荐改变了信息的分发机制,物联网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智能化,机器人写手、机器剪辑师、机器配音、机器人主播及解说员等渗透到媒体日常生产的所有环节,生产主体将被重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重塑媒体的表达样式;新闻的传播效果转向用户体验。未来,人机共生、协同发展将成为媒体常态。

    【关键词】智媒体 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 重塑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把科技视为生命体,认为它属于第四类生命,有自由意志,会深度学习并不断成长,将超越人类智力。学界也曾把互联网比喻为神经元网络,认为其有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机器人几秒就能写出新闻的消息不断,业界一片惊呼:人工智能(AI)或将取代记者,对传媒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在传媒行业,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媒体的生态链,也重塑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从全球实践看,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媒体日常生产的全部环节,包括线索发现、内容采集、内容写作、内容分发、效果反馈、内部协同、自动处理等。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开源软件、购买服务等方式,媒体拥有从内容管理系统到平台级应用等丰富的智能工具选择。”①智媒时代已悄然来临。

    一、智媒时代的初级表现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推动以广告为主的营利模式向内容付费模式转变;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大幅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甚至预测新闻事件发展动向,影响判断;虚拟现实技术(VR)拓展媒体内容的呈现形式,为受众提供浸入式体验,在影视、社交、游戏等领域开拓出新的营利模式。而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更将推动传媒产业的进一步迭代升级。移动互联网开始向物联网应用领域扩展,以满足未来上千倍流量增长和上千亿设备的联网需求。②

    二、智能技术重塑媒体的分发机制

    (一)智能算法与个性化推荐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建立在智能算法基础上的个性化推荐可以实现信息的差异化传播,即:使信息发布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机器根据用户画像、内容标签和场景信息,计算用户的喜好,以此推送内容,在分发前还会进行质量评估。以“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为例,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点击类型以及在“悟空问答”上浏览与回答的问题都会被平台记录,形成该用户的专属推荐算法。而且,“今日头条”还有一整套内容发布考量体系,对高相似度内容的推荐原则是:原创、及时发布及账号的权威性。因此,头条号上的作者要想保证自己的作品不被“消重机制”所吞没,就必须透彻了解机器的算法,快速跟进网络热点,作品标题、文本和图片必须体现个性。

    未来,人工智能还将实现算法推荐的场景化,精准定位用户的实时需求。例如:当用户在开车时,其接收到的个性化信息就会是即时路况。

    (二)智能算法与个性化推荐需不断优化

    在海量信息中精准推送内容是个性化推荐的优势,但智能算法也存在着弊端。如智能推送会出现信息窄化现象,即当用户搜索过某条信息后,今后接收同类信息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而其他信息则有可能被弱化甚至不再推送。有时用户浏览过的信息未必是其长期需要的,但只要搜索过一次,痕迹就会被留存,成为日后推送的依据,这往往导致用户接收的信息类型越来越单一。

    另外,算法的缺陷会导致机器无法判断所推送内容的价值,不当内容会被重复推送。例如:2018年4月,“火山”和“快手”小视频就因不断推荐未成年孕妇视频而被责令整改。

    算法背后体现的是设计者的价值观,因此,平台管理者须从制度上严格把关,不断优化智能算法与个性化推荐,以适应用户健康、多样的信息需求。

    三、智能技术将重塑媒体的生产主体

    目前的智能技术只需前期设计好模板并匹配好算法,新闻生产的主体即可由人转向计算机。

    (一)信息采集智能化

    物联网实现了信息收集、處理的自动化。“物联网的发展使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计算技术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发展期。”③物联网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业态,与传统的新闻采集流程截然不同。

    “万物皆媒”为机器实时抓取新闻素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未来,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各类信息,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平台,后台经过算法处理发出指令,信息在指定的网络平台上实现快速共享,经过授权的单位或个人即可在全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下载、使用这些信息。今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都将成为信息平台,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此类云平台生产新闻产品。现阶段,“传感器常用于突发事件新闻、环境新闻、调查新闻的信息采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据说春运》、东方卫视的《外滩踩踏事件》报道,均是传感器应用的成功案例” ④。

    此外,无人机拍摄可在高空采集危险区域的信息,计算机可自动搜集网络热词及网民评论,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媒体提供报道选题。

    人机对话功能可帮助机器人记者参与采访。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推出新闻聊天机器人。基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机器人能与用户互动、推送新闻,还能担任记者角色参与采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都在移动软件Messenger的机器人平台上开发了专属机器人,用它们来采访参与总统大选的选民。在国内,《人民日报》的“小端”“小融”、《光明日报》的“小明”、新华社的“i思”“小新”、浙江卫视的“小聪”、《深圳特区报》的“读特”、《广州日报》的“阿乐”等机器人也都能与用户聊新闻。

    新华社的实体机器人“i思”在2017年两会期间担任记者一职,在现场及《新华视点》视频节目中采访了多位嘉宾,它还能直接把采访的音频转为文字,大大节约了编辑的整理文字时间。

    2017年4月,中国智能机器人“佳佳”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越洋采访了美国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这是全球首次由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作为记者与人进行交互对话,专家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佳佳”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躯体动作搭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⑤

    (二)新闻写作主体将转向机器人写手

    机器人写手是指会写新闻的机器人,其撰稿程序是计算机运用算法自动抓取知识图谱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按设计模板生成新闻报道。其核心技术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特点在于新闻生产的快速化和自动化,极大提高了成稿效率。

    从事自动写作技术研究的叙述科学公司(Narrative Science)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在2011年预言,机器人写手在未来15年内将撰写超过90%的新闻。

    机器人写手的应用。2006年3月,汤姆森金融公司(Thomson Financial)率先使用了计算机程序撰写财经新闻。在公司信息发布后的0.3秒内,机器人写手即可提取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财报。此后,机器人写手日渐增多,大多活跃在体育、财经、侦测犯罪和预报地震等领域,如叙述科学公司的Quill、《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等。

    2015年9月,国内第一代写稿机器人诞生,腾讯的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自动生成并发布了一条财经新闻。此后,新华社“快笔小新”、上海第一财经的“DT稿王”、“今日头条”上的“张小明”(Xiaomingbot)、《南方都市报》的“小南”、《广州日报》的“阿同”、“封面传媒”的“小封”等相继启用。

    机器人写手正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其新闻写作水平。以美联社2014年7月启用的写作机器人WordSmith为例,在起步阶段,它撰写的每篇稿件都需要编辑审核修改,而3个月后,WordSmith就掌握了基本的新闻写作规范,正确率比人类的专职编辑还高。

    国内第一款报道奥运赛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是“今日头条”的“张小明”,它属于第二代机器人写手,于2016年8月亮相里约奥运会。它的进步之处在于通过对运动员关节点位的运动捕捉感知其动作,预判比赛成绩。“张小明”结合了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视觉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运用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完成报道,赛后2秒即可生成并发布一篇赛事新闻。它既能驾驭长篇的赛事总结和简短的快讯,并能灵活运用“实力不俗”“笑到了最后”等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还会加上新闻配图,使报道更加生动活泼。

    机器人写手可定制个性化新闻。未来,新闻的个性化生产和推荐将合而为一,即便是同一个新闻热点,机器人写手都可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生成其专属的新闻稿件,并且只发送给此位用户。美国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比·艾伦(Robbie Allen)曾经预测:“机器人写手并不一定要面向大众,它更像一个个数据处理专家,生成只有这一个人阅读的文章。未来,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机器人写手……以往,一个报道可以获得100万人次的浏览量,而现在,我们生成100万个的报道,每个获得1次浏览量。” ⑥

    (三)基于智能应用的编辑制作

    智能应用实现了文字与音视频的自由转换。在编辑制作环节,机器人可以帮助编辑进行新闻分类、分析相似报道、提取相应关键词等,还可实现文字和音视频的自由转换。计算机根据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分析新闻文本,找到关键内容,抓取内部资料及外部共享视频或图片自行补充并配音,最终生成新闻视频。一些国际知名媒体已在运用这项技术将文字转换成视频内容,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日美国》(USA TODAY)等就都这样。

    2018年两会期间,新华社的“媒体大脑”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它不仅可以通过两会舆情热词快速生成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还能自动分析两会舆情、生成可视化图表,连配音、配图和视频剪辑都由“媒体大脑”自动完成。据了解,这在全球媒体中尚属首次。⑦

    人工智能剪辑师可剪辑视频。智能机器人剪辑视频云平台可以把数以万计的视频素材剪辑成短片。2017年10月,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播放了业界首个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剪辑的宣传片,风格酷炫。这是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人工智能剪辑师PowerAI Vision的作品。该智能机器人在前期接受了场景、声音、人物和语义识别等综合训练,分析了该节目近40小时的视频后,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了人类剪辑师半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机器模拟人声可实现无人配音。智能语音技术已开始涉足配音领域。2018年1月22日,央视播出了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节目的解说全部由人工智能技术合成已故配音名家李易的声音完成。

    (四)机器人担任播音员和解说员

    机器人主播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开始走向台前。2014年6月,由日本大阪大学石黑浩教授研发的全球首款安卓系统机器人女主播Kodomoroid亮相东京。2018年2月,推出了另一款机器人女主播“埃丽卡”,并计划出镜担任电视新闻主播。人工智能机器人主播外形设计符合人类审美标准,模仿人类的声音、语气、微表情和动作,可以流利地播报新闻,不会出现口误,还能与人自然交流。

    机器人解说员在体育赛事中的解說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始赶超人类。百度的“度秘”于2015年推出,集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搜索技术、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于一身,是奥运史上第一位“人工智能解说员”。2016年8月17日晚,“度秘”接受知名解说员杨毅的挑战,与他同台解说奥运男篮四分之一决赛,其直播表现可圈可点。

    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重塑媒体的表达样式

    “虚拟现实是显示技术的深刻变革,被看作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通用性技术平台。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显示的无一例外都是二维画面,而虚拟现实却给我们提供了三维画面的展示屏,给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带来巨大变革。” ⑧

    2016年10月,《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迈克采访了尼泊尔第一位持“第三性”性别身份护照出国的变性人布米卡。二十多天的视频采访素材通过多项智能技术制作成布米卡的虚拟视像。虚拟视像和真人一样可以思考,并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全方位、不间断地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新技术为新闻产品的表达样式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3D建模技术结合无人机拍摄可快速还原新闻现场,让人身临其境。未来,新闻的呈现方式将更加多样和逼真。

    五、新闻的效果转向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先驱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在2016年预言:“未来的新闻将不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体验的,媒体将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将发生改变,主要负责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将变身为创客程序员,选择合适的技术应用来满足受众需求,并保证各环节顺畅运作,这样才能确保一份鲜活‘体验式新闻如约送到读者面前。” ⑨

    信息数据化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未来,媒体将通过人工智能和算法来判断何种信息是新闻。针对用户需求策划选题将大大提高新闻生产速度、传播的精准度,用户体验感更强。各類聊天机器人把用户看新闻变成了互动聊新闻,并搜集实时数据。用户在接收信息时可以及时反馈感受,体验更具主动性。

    新闻互动化提升用户的兴趣度。未来,媒体将致力于数据和服务,新闻生产和传播融为一体。人机互动增强了新闻传播的趣味性,而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也会带来沉浸式的新体验,极大提升用户兴趣。

    六、智能媒体实现人机协同

    “作为土壤,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在媒体产业深度落地。媒体从技术探索走向技术工程化和产品化。将大技术分解落地为适用媒体场景的模式创新,并逐步磨合进化,形成理性、感性交融的人机协同。” ⑩在编辑部的内部协调等方面,智能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极大助力,如“中央厨房”的开放共享、新闻真实性的核查、媒体影响力评估、舆情监测和版权监测等。

    但是,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技术只是工具,人才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机器无法查找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也无法取代人类情感。人类对复杂关系的逻辑推理和对事实的价值判断远优于机器。“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诱发的某些问题,则需要媒体人进行价值干预,这也是未来媒体人的竞争力所在。”?因此,媒体在加大智能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智媒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人机协同的能力。

    注释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中国记协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6/19/c_137258556.htm.

    ③⑧崔保国、杭敏、周达:《传媒蓝皮书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人工智能在编写审新闻稿件,你能分清么?》,搜狐科技,http://www.sohu.com/a/152984507_670895.

    ⑤ 黄堃、郭爽:《全球首个机器人记者与科技大咖“失控”对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4/24/c_1120864681.htm.

    ⑥ 汪天盈:《未来,机器人WordSmith会为你生成自己的专属新闻报道》,网易科技,http://tech.163.com/15/0308/17/AK6VHDJU000915BF.html.

    ⑦ 高洁、潘林青:《新华社“媒体大脑”两会上岗 15秒生产第一条两会MGC视频新闻》,新华社新媒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836424515207269&wfr;=spider&for;=pc.

    ⑨ 李钊:《人工智能先驱预测未来媒体十大趋势》,《科技日报》,2016年10月27日。

    ⑩ 企鹅智酷:《2017年中国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搜狐科技,http://www.sohu.com/a/204721280_114819.

    邵铖:《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凸显媒体人价值》,北京时间,http://www.brtn.cn/news/344pk0ob5a29qvofa6t8bqkfinn.

    参考文献

    1.陈绍伟:《机器人新闻近2年,AP发稿翻10倍,但是……》 ,微信公众号“狐说”,2016年4月20日。

    2.王培志:《厉害了,我的“神器”2017两会报道中的智能新闻机器人》,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315/c14677-29146493.html.

    3.赵禹桥:《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以今日头条新闻机器人张小明(xiaomingbot)为例》,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111/c409691-29014245.html.

    (作者单位:南京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