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研究

    内容摘要:当下,随着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个体能动性不断被重视,教师的“一言堂”已经开始向“多言堂”转变,我国中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对话”式的教学场面。对话教学这一形态在课堂中实施的同时,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课堂中的“伪对话”现象与问题,提出对话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与评价方法,阐释“真对话”教学给教学所带来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对话教学 存在问题 实施建议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对话教学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内涵概论,对话教学基本上被研究者定义为两位一体:一位是作为原则、价值和精神存在的对话目标;一位是作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两者融为一体。对话,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共同利益或为了自己利益的群体或个人在各种领域中通过一般性对话去解决眼前迫切性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是对话的价值核心。而“对话教学”与“对话”不同,其不仅涉及显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还包括内部思想认知的构建活动,更触及情感的碰撞与共通并重视过程中双方或多方的协同发展,对话效果也指向促进个体多元化发展,故而厘清“对话”与“对话教学”的不同,是正确把握对话教学这一形态的前提。

    一.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话教学在课堂中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问题:一是对话教学中的“对话”仅被当成了双方或多方迫切性地解决文本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学生与教师就某个问题对话,双方的对话的意图直接指向问题的解決,期间并不关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发展了什么,只是教师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结论上靠,这种“对话”缩小了“对话教学”的范围。二是对话教学被当成了问题“抛掷式”的表面问答,“对话教学不是指教学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问答模式”。①对话教学以参与者连续性的话语投入为特征,但课堂中的问与答则是一种间断模式,是一方掌握标准结论而另一方被指定回答与特定内容相关的模式,过程中双方不能就问题或差异达成统一,这异化了对话教学的内涵。三是对话教学被当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不是对话教学的目的,应是对话教学在真正开展过程中自然而然所附带的一种课堂效果,但在课堂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中,其形式意义大都超过了实质意义。

    二.对话教学的实施建议

    以美国学者吉尔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被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要想变得富有知识,就必须在某一确定的世间,在一正在进行的对话关系中占据某一确定的地位。”②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目的,一切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当围绕这个目的、聚焦这个目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占据学习主体的地位是对话教学有效开展的条件。对话教学,在实施层面上是一种教学方式,但不应仅理解为是手段或方式,因为其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且过程中存在交流的差异性并需要彼此共享,还指向培养学生对话力与思维力的目的。“求真”的对话教学要区别于一般性的对话,要着眼于“以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为目标,并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而展开教学活动”。③所以,“真对话教学”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构筑。

    (一)前提:师生双方要有“对话意识”并互相尊重差异

    首先,“真对话教学”不仅教师需要有平等的“对话意识”,同样,学生们在思想上也需要有平等的“对话意识”。往往人们会认为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教学,前提是作为施教者的教师要甘愿“降尊”,与学生在思想上成为课堂的“平等者”,却很少想到习惯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却很难去突破“被告知”的定势,难于在思想上成为向教师大胆展示自我感想与体验的真正“平等者”,尤其是平时并不是特别受教师关注的那部分学生,在面对对话式教学的课堂时,他们的参与性、积极性很低,这时对话式教学的受益者就仅有那些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就难以见于课堂。所以,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教学,首先有对话意识的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外关注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以亲和力使学生们敢于、愿意、乐意与其交流;可以在对话教学过程中以眼神暗示的方法激励学生大胆吐露自己的想法;可以在课始营造和谐的氛围,以诱发学生们表达自我的欲望……。

    其次,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双方或多方必须尊重对话差异。差异是展开对话教学的条件,“正是由于人们在观点、背景、信仰、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话创造了一些人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并向其他人学习的机会”④而且,“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学习的方式和内容。”⑤在尊重差异的多方对话教学中,学生所形成的世界观及态度等才更具有包容度,更辩证更科学。对话教学注重过程,重视各方参与者在过程中一起分享、学习、吸收,并“采众家之长”来更新自我认知,对自我认知经验进行重构或加强。

    (二)保障:“对话教学”的内容要有价值和开放度,并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教材,就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材料,而不仅限于教科书。“教本虽只是工具,但有如食料,劣等的食料绝不够营养一个希望达到十分强健的身体”。⑥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作为承载学习“内容”、维持双方或多方思想交汇的一种方式而言,首要的是师生或生生所进行对话的“内容”要有进行对话的价值,这也是要求教师要“教得其法”。教科书中有许多经典名篇、课后探究、名著研讨等,有一些适合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去引发学生的见解与思考,但有一些思考却更适合学生去静默思考。适合对话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且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旨在培养“对话力”对话教学最终必须落实到生活当中。所以,师生从周边生活中发现与语文相关的开放性问题,与教科书中相似或相悖的现实情境问题,将更有助于其结合生活体验与感触去进行课堂上有生命和真实内容的对话教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带入课堂,以对话教学的方式整合知识与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思维水平,“使教材像食物一样,在学生的身体里消化了,转化为血肉”,这也是对话教学有意义开展的保障。

    (三)评价:“对话教学”要有真目的,评课着眼点需转换

    对话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对话平等的精神还是知识探讨的方式,其目的都旨在发展学生的对话力。对话力则包含思维逻辑水平、言语水平、对话态度等众多情意指向在内的发展目标。对话教学要有真目的,其目的又可以分为阶段目的和终极目的,阶段目的要指向终极目的。如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一样,学校内的培养目标若不达标,那国家所要求的教育目的则不能达到。同样,作为终极目的对话力的发展与培养需要落实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中,进而细化到课堂教学中。真目的针对“伪目的”而言,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不是刻意的为了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是为了博得“评课员”的优评。虽然,“‘伪目的的师生对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只有在头脑中进行精密的加工、组织之后的有逻辑、有思维的语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是随对话教学展开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部分对话效果,而不是对话教学的目的。而且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迫切地去解决问题的任务,对话教学注重的是过程,应当在师生、生生的对话过程中,发展其言语表达能力、思维选择与批判能力,使知识在对话过程中真正的为学生所吸收与内化。

    所以,当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时,对话教学的“共享与建构”意义就被课堂形式意义所覆盖,那对话教学的“真目的”也自然被“伪目的”所取代。教学评价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依据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测量、分析与评定。但是在现实的学校课堂中,评课却主要著眼于教师的教学策略、课堂的活跃氛围以及学生的“配合”情况。在对话教学中亦是如此,评课员的着眼点放在:教师通过对话“教”的方式、课堂因“对话”而热闹的氛围、学生因对话“学”的活跃态度,仿佛在一间热闹的房子里看教师与学生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一般的“对话”表面。这样的语文课最终成了表演课,而且收效甚微。鉴于此,评课人员的评课着眼点需要真正的转换,需要由重视以教师教学水平、调动课堂气氛为中心的整体评价角度转换到以“学生所得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为中心的整体评价角度。

    对话教学,应该贯彻到具有庞杂知识点的语文教学中,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课时教学都必须以对话教学作为必要形态去开展,在此层面,教育者应当秉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不盲目追求新形态的教学方式。但作为一种原则与精神,对话教学则需贯彻渗透到每一堂课时教学中,即教师不独讲,学生不独听,不把对话当作“施”与“受”的两分群体,而当成是连接思想与交流的一种规则或纽带,让教师与学生在在思想上交汇共鸣,认知上归于一体或大同。

    三.结语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原则和精神,要贯彻渗透在课堂的始终;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则要“教得其法”,理解对话教学于知识内容的适用范围、厘清对话教学的目的与实质的教学效益、避免对形式大于实质的表面热闹追求,让师生真正地进行言语对话、思想对话,通过共享获得新知,从而彼此受益。

    注 释

    ①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8.

    ②莱斯列.P.斯特弗,杰里.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③吴刚平,沈晓敏.对话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

    ④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8.

    ⑤徐影.教育综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336.

    ⑥叶圣陶.倪焕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43.

    ⑦孟蕊蕊.课堂静默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8(29):5.

    (作者介绍:刘长虹,扬州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