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才观初探

    郑文琦

    摘要: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人才观。党员干部、非党干部、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都可以是他认为的人才。毛泽东的人才观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一是注重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二是要吸收和引进人才;三是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探究毛泽东的人才观对于我们国家能否顺利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人才;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0015-02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现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长足进步,科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产生了全方位的渗透,人才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因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也就是说,人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并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使用上都做出过重大的决策,力争使我国实现从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为此,毛泽东在各个时期都有关于人才问题的相关论述。今天,我们重新去挖掘毛泽东的人才观,认识其在培养和使用人才、吸收和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国家能否顺利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

    在联合国卫生组织2013年最新的年龄分段中,年龄在44岁以下的人为青年人。青年作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整个民族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在向青年代表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这足以证明青年人才将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源泉。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2](P.276)自从我们党成立的那天起,就非常重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关心青年人才工作。正是由于毛泽东在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上的独特观点——大胆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青年人才在新中国的成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徐向前在1930年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时年29岁。陈毅在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时年26岁。等等。这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人才,不仅谱写了他们那一个时代的辉煌的历史,而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青年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具有生机活力的代表。他们肯吃苦,肯学习,思想很开明,在社会主义的时代中更为突出。毛泽东曾经借用他非常喜欢的龚自珍的两句诗来表达他对人才的向往: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指出:“我们的党已经培养了不少领导人才……但是,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的培养人才。”因此,我们的在任何时候的首要任务就是有努力培养和积极使用新干部。[3](P.526)从中可见,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是毛泽东积极推崇和向往的。在他看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P.650)从中可见毛泽东对青年人才的期盼和嘱托。

    二、吸收人才和引进人才

    毛泽东认为,我们党的人才,主要是指党的干部。我们党要是没有这么多优秀的党的干部,也没有今天这么优秀的成绩。但是,非党干部、知识分子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力量,需要我们去吸收引进。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提出:“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才,共产党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去掉孤傲习气,善于和非党干部共事,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用热烈的同志的态度对待他们,把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到抗日和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5](P.526-527)吸收和引进优秀的知识分子是我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一项重要的方法,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加积极突出的贡献。毛泽东强调:“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5](P.618)可见,在当时所处混乱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有自己独特的远见,突出的强调了知识分子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知识分子能给中国的革命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他们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吸收和引进优秀的人才为党和人民服务。毛泽东指出:“端正方向,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教授、讲师、助教、研究人员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6](P.464)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吸收和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服务。

    在吸收人才和引进人才方面,毛泽东认为青年人才作为祖国和人民的未来,更应该去吸收和引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到了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都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一天,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的一天。每个青年都要担负这个责任。”[7](P.569)中国青年作为我们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开创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目标。青年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就变的尤为重要。毛泽东非常希望更多的在外留学的中国青年愉快健康的成长,努力学习,取得长足的进步,将来能回国为祖国服务。毛泽东在青年人才的吸收和引进的观点上的超前意识,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步伐更加稳健。

    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注意培养、吸收和引进人才,这是毛泽东一贯的观点。这么多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如何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毛泽东认为,要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作用,让优秀的人才在各个领域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为了扫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8](P.1082)他深知充分的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能给饱受风霜和压迫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生活,因而积极地提倡要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的发挥了作用。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国家知识分子的数量代表着这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高低。毛泽东很敏锐的洞察了这一问题,“我们要造就知识分子。现在我们只有很少的知识分子。旧中国留下的高级知识分子只有十万,我们计划在三个五年计划之内造就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6](P.101-102)没有知识分子,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将是巨大的损失。“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五百万左右的知识分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太少了。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事情就不能做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团结他们。”[6](P.270)毛泽东清醒的认识到,知识分子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要充分发挥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综上,毛泽东的人才观来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紧密相关的。换句话说,毛泽东总结了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人才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至今,毛泽东的人才观依然熠熠闪光,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等方面具有现实启示。当前,我们的党正带领着广大人民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人才观,在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上更加的合理,让人才更好的为我们的党和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中国青年报,2013-05-04.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9.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1991.

    [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199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9.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