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是乡村作文教学有效着力点

    陈立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语文是工具学科,同时也是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2011年版修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多角度,深入的去进行阅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增加阅读的面和量,尽而为下步学生自主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发现,“作文难”,甚至厌烦写作文仍是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乡村中学生,他们大多害怕写作文,每逢写作愁眉苦脸,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东拼西凑字数,即便是写出来了,也多半似记流水账——没有鲜活的生命体现,更不用提个性作文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研究,我发现了快速提升乡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最有效着力点——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在当下最被首肯的是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他通过研究认为,通过运用“故事”这一有效载体,把要学习的内容放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孩子学外语的兴趣。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维夫斯认为:“故事教育法是对孩子最应该使用的教学法”。所以要把乡村学生引向写作知识的天地,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架设通往写作兴趣和丰厚积累的桥梁,而架设这桥梁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故事教学法。

    那么在乡村学校的写作教学中,是怎样开展运用故事教学呢?

    2011年版修订《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上,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是有不同要求的。比如:第一、第二学段(1、2、3、4年级)主要是写话。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他们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和最有兴趣的事情,到了第四学段(7~9年级)主要是写简单完整的记叙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课堂上我把写作的故事法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说故事阶段;二是改编故事阶段;三是评说故事阶段。

    一、说故事(主要在初一学段进行)。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说“演说是最好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课训练学生说故事呢?先是照着教材说故事。乡村学生多半阅读积累差,语言积蓄、情感积蓄、生活体验的积蓄都很贫乏。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以教材中的故事为训练说话的内容,让学生照着所学文章的故事进行复述性地说。比如,不会背着复述,就照着书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可以给学生2到3分钟,或大声说,或独说。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又能促使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能力,增加阅读量。

    二、改编故事(再创作故事,根据不同学段由浅入深。)。改编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经验对文本能写出有个性特征,又充满合理想象的好作文。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因为语文课本范文系统收录了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学习这些范文,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都是作者痛彻心扉的对生活的体验。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对教材中已经理解或自己熟识的故事进行改编,新课标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容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1]。那么如何改编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改编。即:“改编故事主题”、“改编故事结局”、“改编人物形象”。改编最重要的是“改什么”,“怎么改”,我经常从设问入手,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改编,学生带着问题改编故事,就会有把手可抓,久而久之他们的写作智慧也自然获取,不但如此,还培养了学生质疑解疑的探究能力。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阅历,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生活,再现生活,进而升华为感悟人生的真谛。

    三、 评说故事。维夫斯说“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体育、音乐和故事的教育”——让学生在评说故事中彼此倾听,在故事中认识真善美,识别假、恶、丑,使学生的心灵净化;同时拓宽了学生看问题的视野,教会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他们心智自然成长,养成自己认知事物的本领,这实在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好方法,更是使学生的作文有正确的思想和真挚情感。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评说故事呢?第一是为学生创设评说故事的宽松情境,使他们发言不受拘束:先放手,想咋说就咋说,因为这样才知道学生的内心怎样想,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要用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不良现状,让学生的情感如流水般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自由流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第二是循序渐进的坚持:首先是要调动学生想说,再到鼓励学生敢说,然后引导学生有序地说,最后是启迪达到学会说的精彩!

    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素材以它丰富的生活性、趣味性而深受学生喜爱。而故事素材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在比较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写作能力和素养,丰富写作的内涵。现实中,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短缺等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作文选材不典型,题材陈旧,事例简单,很多都是内容比较空洞的,在形式上也大多仿照已有的作文模式,缺乏必要的创新。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说故事,改编故事,评说故事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有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有人说,在作文教学中,一个故事就是一座桥梁,桥梁一头是文本,一头是学生,学生凭借这座桥梁与作者心灵相接,情感相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经典与传承。利用故事教学法,通过“说故事”、“改编故事”、“评说故事”来达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厚学生的积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所以,“故事教学法”实在是提高学生,尤其是乡村学生写作的有效着力点。

    參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写作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