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苏联模式的扬弃

    高国伦

    [摘要]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二十四年的时间了,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贡献与探索,当然也有很多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后,在向苏联模式学习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犯了和苏联相同的错误。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在吸取苏联模式及中国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内容。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扬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应当从苏联自身即从内部进行分析,因此从斯大林开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后来的日益僵化和腐朽是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因此,分析苏联模式能够为我国提供经验教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从而把我国建设的更好。

    一、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一)经济

    苏联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并最终通过工业化和集体化的路径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战时环境下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功绩。这主要表现在:1.苏联通过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效的应对了20世纪30-40年代激烈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局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生存。2.苏联模式的建立和应用保证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工业的高速度发展,有力地促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苏联的社会进步。3.斯大林模式在二战时期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有利于将国民经济迅速转入战时体制,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在苏联模式的示范和感召以及在苏联的帮助下,一大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以苏联为中心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政治

    苏联政治制度是整个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核心。苏维埃明确表示它是劳动者的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劳动人民,人民通过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机关行使自己的权力。苏维埃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上,苏维埃制度不同于历史上的议会制和总统制。根据苏联宪法的规定,最高苏维埃不仅是惟一的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管理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虽然各有分工,但他们之间不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分权的问题。立法机关不是一个单纯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的机关,而是一个拥有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管理机关的行政权、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权、国家检察机关的检查权都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赋予的。他们的权力都不能超过或平行于最高苏维埃。

    (三)意识形态

    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要特点和成就为:1.以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了全社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苏联大力推进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苏联的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世界上都是引人瞩目的,有相当大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所构成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冲淡了苏联传统体制方面的弊病,维持着苏联几十年里相当的社会发展速度。

    (四)政党

    苏联一党制形成的原因:1.俄国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基础薄弱。直到20世纪初,俄国仍是一个前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没有获得充分发展,国家绝大多数人口仍是农民,专制势力十分强大。在1917年的那种内外环境下,俄国的多党政治很难存活下来。被提到社会首位的任务已不再是有序的发展,而是生存和稳定。2.俄国各政党缺乏妥协与合作的传统。民主政治、政党政治的有序发展,必须以社会各阶级、各集团的不断妥协和思想不断的共识为前提。而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好走极端的民族,缺乏妥协与合作的传统。3.与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和取得政权的方式有关。列宁主义认为,20世纪初的俄国已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它应该、也有可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事业,因而只能由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来领导。这样,共产党就从理论上规定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天然的领导权。

    (五)民族

    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妥善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关系到苏联国家稳定。为了落实布尔什维克的民族政策,成立了由斯大林领导的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总体而言,苏联各民族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巩固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1.加强苏维埃民族政权建设和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和民族地区,都先后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组织。为了培养非俄罗斯民族干部,党和政府还积极倡导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其他非俄罗斯民族的共产主义大学,以及各种初级、中级的苏维埃和党务干部学校。2.非俄罗斯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苏联还成立了专门管理和保护北方非俄罗斯居民的机构。此外,俄共(布)还将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改变各民族落后状况的基本途径。3.苏联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保护和发展。为了培养国民经济建设中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民族加盟共和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二.苏联模式的主要问题和失误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经告诫社会主义者,必须从亲身经验中学习,从本身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邓小平在1992南方谈话中也曾高屋建瓴的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历史的教训会转化为现实的财富。

    (一)经济

    苏联模式的弊病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企业都由中央直接管理,失去了任何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成为了国家机关的附属品。2.排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自主的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被完全排斥了。3.经济结构不均衡: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方针造成了苏联经济的畸形特点。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实际上也制约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二战以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原因。4.经济关系实物化特点突出。价格、货币、财政等经济杠杆作用很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不起作用。从而导致经济上的严重浪费和低效率。

    (二)政治

    斯大林建立起来的是一个过度集权的体制。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是:1.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这造成了党的官僚化。党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无暇进行自身建设。2.在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下,由于国家(党)统管着一切,从而形成了庞大的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管理网络,造成整个社会的行政化和机关化。结果造成了三方面的后果:管理机构不断膨胀,特权阶层日益壮大,社会创新精神锐减。3.过度的中央集权。权力过度集中于少数人,必然造成个人迷信现象的盛行,最终导致个人独裁、一言堂等专制主义的东西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死灰复燃。4.干部委任制和职务终身制。这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三)意识形态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脱离实际,忽视思想道德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问题:1.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把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哲学、艺术等简单地放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框子里。同时在各个领域不允许各种思想观点和学派的并存,既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也妨碍了思想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对形势形态领域的斗争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因噎废食,为防止所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而断绝接受西方的科学思想及其所产生的一切。3.在政治上“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简单的等同于政治斗争,权力过多的介入思想领域的分歧和斗争,垄断真理的解释权,对不同的观点采取高压甚至专制主义的态度。这些都极大的妨碍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政党

    苏联政党制度的影响:1.改变了俄国二十世纪的社会发展方向。独裁制形成之后,俄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逆转。首先是政治上开始由多元分权模式向传统集权模式回归,随后出现了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过程:市场经济被废除,国家对社会资源实施全面控制,社会结构趋向单一,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等。2.使苏维埃制度名存实亡。然而党内独裁制形成后,苏维埃的功能被扭曲。3.造成党内高度集权。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之初,由于没有政治自由,因而采取了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党内体制。列宁始终把这种情况看作是暂时的,认为条件一旦变化,党的体制就应该转型。然而事实是,苏共高度集权的体制不仅在和平时期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导致了个人独裁的出现,直到最后垮台,也没有大的变化。

    (五)民族

    苏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缺乏经验,导致了很多失误和问题。苏联在民族问题上的教训:1.背离联邦制原则,实行中央高度集权,造成了各个共和国与联邦中央的矛盾。影响了各民族共和国和联邦之间的正常的平等关系。2.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加剧了民族矛盾,对民族关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3.忽视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4.用阶级斗争方式解决了民族问题,加深了民族矛盾。斯大林时期,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国际帝国主义势力的包围之中,阶级斗争形势复杂,这就形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这反映在民族问题上,就是把民族矛盾归结为阶级矛盾,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新时期中国对苏联模式的扬弃

    苏联模式在历史上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后来由于各方面弊端的长期积累,再加上内外部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苏联在东欧剧变的风暴中走向解体。而我国则是吸收了苏联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苏联模式的教训,在不断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一)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致力于经济制度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突破了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制的教条,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突破了所有制可以超前发展的误区,坚持生产力标准,提出所有制形式和结构的选择是生产力决定的,必须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第一原则。3.突破了公有制等同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误区,提出探索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把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生产要素标准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5.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把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结合了起来,为我们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探索多种分配方式指明了方向。

    (二)政治

    我国政治制度分为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个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当前,中国最主要的国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决不搞三权分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意识形态

    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我国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与原则:1.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衡量文化先进性的试金石。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应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根本原则,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必须发挥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使思想文化大大活跃起来。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和发展。

    (四)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新价值,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两党制或多党制,而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这能够丰富共产党领导的内涵,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能。2.赋予政党功能以新的内涵。中国政党制度中,政党并非都像世界其他国家那样以执政为目的,它们的功能是参政。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排斥各民主党派,反而主动实行合作,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实现了民主形式、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世界各国政党的民主形式,一般都是通过竞争性的普选制,通过投票、选举表现出来。虽然有进步,但并不十分完善。而中国政党制度关于民主的运作,是通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更全面的反映人民意见,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十分复杂。我国在民族问题上非常重视,毛泽东曾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同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建立了五个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二卷)宋世昌 人民出版社 第327页

    [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四卷)宋世昌 人民出版社 第5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