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李洁 唐鑫
摘 要: 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改革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目前这一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着力理顺责任主体,形成党委负责、多部门配合的合理分工;建立学校—学院—基层党组织的纵向联合和学院、专业之间的横向联合;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通过明晰指导原则、设计培训层级与教学模块、构建多元化责任主体、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设置、建立监督管理考核配套体系等路徑,全面完善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关键词: 高校;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8)08-0020-04
高校党员是社会各类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如何培养高校党员人才,提升他们的素养和能力,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着力培养高校党员人才,也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增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基本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然而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日渐显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当前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与考核环节有待优化。一是责任主体单一,培训形式固化。以报告讲座、会议宣讲为主的“大兵团”培训形式,不利于实现个性化培养,不利于激发师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也同社会实践有所脱离。二是培训内容缺乏丰富性与生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普遍开展了“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党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但对党史国史、世情国情、时事热点等内容的设计有所忽视。三是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和师生党员的生活、学习、教学、科研相对脱节,两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良性互动还不够强。四是考核形式设计不够合理,仍过于偏重笔试、面试的大规模集中化方式,标准单一,缺少个性化元素。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作为思想意识领域最活跃的前沿阵地,这方面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但是,目前高校师生党员缺乏政治理论学习兴趣,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究其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内容复杂抽象,给普通党员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困难。调查中发现,一些师生党员认为当前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二是个别党员认为理想信念离日常学习和生活“太远”,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认识模糊。三是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不适应师生党员群体的实际需要。
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大量材料显示,基层党组织仍只是被动地完成上级党组织所交付的任务,组织生活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普通党员和党支部委员对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角色缺乏自觉认识,理论水平不足,对基层党组织将要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另外,上级党组织对于基层党支部的政策、技术、智力、经费的支持还有明显不足。
二、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的重点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新时代亟须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创新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三级党校组织
所谓三级党校,即由学校党校—学院(系)党校—基层党支部构成的三级培训结构。各级党校和基层党组织是落实执行党员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织基础。要区别管理学生党员群体和教工党员群体,根据教工党员人数较少、工作繁重的特点,建立由校党委领导,相关部处、学院党校和基层党支部具体落实的机制,采取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的集中培训方式;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特点,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① 学生党支部会议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要提高党支委的威信,将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党员教育培训的坚实基地。在活动举办方面,较高层次的党校和党组织可以主办规模较大的集中学习和实践参观活动,重在从宏观上解决高校党员真懂真信问题;较基层的党组织宜主办深度调研、小组学习、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勇于创新,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党员培训和专业研究有机统一。
2.加强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及各院系党员之间的密切联系
首先,加强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群体之间的互动,努力跨越“身份鸿沟”,消除彼此隔阂。教工党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学生党员有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精力,两大群体之间相互交流,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今后,可以从师生比较熟悉的院系做起,开展师生共建活动,建立牢固纽带。其次,建立院系、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交流,是对学校党委、学院党委的领导能力的考验,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会等组织也要发挥积极配合作用。最后,加强年龄、年级、职级的纵向联系。对于学生党员群体,可在学院党委指导下,试办党建促进会;对于教工党员群体,可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促进新老结合。
3.规划严谨而生动的培训内容
一方面,要“虚”“实”结合。引导师生党员深入学习相对抽象的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适当增加生动直观的国史党史、世情国情、时事热点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使师生党员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级党校应鼓励党员关心天下大事,提供时事热点的简报,提供专业解读。基层党支部可组织学习交流会,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党员教育、人才培养的开展。另一方面,明确培训目的,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线贯穿高校党员培训工作的始终,确保党员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通过培训,使党员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社会,同时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② 。
4.创新培训形式
一方面,探索改进传统的培训方式。实践证明,会议讲座、集体学习的传统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培训形式,今后可在三个方面做出改进:注重专业性,即遴选优秀教师,组成精干团队,确保授课者足够优秀;突出互动性,即在传统大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入问题征集、互动讨论、问卷调查等环节,增加讲台上和讲台下的师生交流;增加生动性,即融入大家感兴趣的国史党史、时事热点、典型事例等方面的內容,帮助听众准确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政策。总的来说,应逐步降低传统教育培训形式所占的比重,提高参观实践、交流讨论、志愿服务等新形式的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尝试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进一步对微信公众号、微党课做出明确的功能界定,发挥互联网的即时性、多元性、开放性优势,将基本理论、政策文件、业务知识等培训内容纳入网上党校在线学习系统,以分层分级为基本原则,实现学时、学分、考核的个性化、多样化,分类设置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专题专栏。
三、新时代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的主要构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③ 为此,十九大对党的建设作出新部署,务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由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基本任务的变化,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对现有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加以全面更新与优化。
1.始终坚持明确的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 ④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校工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彰显时代的实效性。正确认识培训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主次关系,对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意义、十四个基本方略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充分的观照,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前沿科技,广泛开拓宣传途径。三是坚持统一基础上的个性化培训。加强校党委和党员教育培训专门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巩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要考虑不同群体、不同领域、不同课程的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2.合理设计高校党员人才培养体系的培训层级和教学模块
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可划分为两个培训层级,一级培训由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实践调研教育四个模块组成。一级模块又分别包括若干二级培训模块,党性教育包括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模范典型学习教育、校史优秀传统教育;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史及国史和国际共运史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包括相关党务业务知识、业务能力、领导素养、师风师德教育等;实践调研教育包括参观走访、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一级培训的四大模块比重应以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为主,强化全校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素养,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一级二级培训模块的相对比重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训对象加以调整,即党员领导干部、普通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三大群体。
3.着力推动责任主体多元化
横向上,打破教育培训由各级党校独力执行的传统局面,建立党校委员会牵头,联合相关部处、学生组织、学院单位等多部门横向联合的新范式。各级党校主抓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学生组织负责实践调研的筹备与执行,相关部处组织相应业务技能培训,学院做好对上对下的协调组织、监督管理工作。纵向上,学校党委负责整个培训体系的设计、管理和监督,学院党组织重点抓好党务学务教务结合工作和对基层党支部的指导,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培训党员,做到校级统筹设计、院级协调指导、基层和相应部处具体执行。
4.切实搞好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将党务工作与教学工作、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讲授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结合起来,妥善解决党务与学务、教务、工务的矛盾。一方面,加强线上培训工作。各高校应普遍建立网上党校学习系统、党校培训管理系统和中层干部在线培训系统,开发网上党校手机版,构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提高线下学习和微党课质量。发挥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由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纪委书记等校领导带头上党课,各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定期讲党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引入优质师资力量,建立党课教师资源库,出台优秀党课、优秀教师评选等激励举措。
5.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课程建设
高校党员教育培训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一套完备的精品课程体系,这是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的关键环节。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兼职为主的优秀团队,确保人员政治可靠、经验丰富、语言流畅、善于互动。专职教师主要承担所有班次共同课程的教学任务,如案例研讨、理论教育、团队建设等;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宣传工作政策解读、经验交流、党性教育等教学任务。课程建设方面,应打造一个以理论教育为根本、党性教育为关键、业务素养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方面的培训,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辅以特设课程,探索“微课”教学,实行模块化组合、动态化管理。
6.加快建立监督管理考核配套体系
首先,完善学习监督机制,保证教育培训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在各个高校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干部培训工作条例》的基本精神,制定《培训班学员管理规定》《学员考核管理办法》等专门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有矩,有章可依;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落实每一学习环节的部门责任制,保证落实到部、细化到人,保证权责一致;在管理监督工作之中,积极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其次,坚持质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建立效果评估机制。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培训形式、不同培训群体的特点,建立有弹性的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特定群体、特定领域的重视程度。再次,建立通达顺畅的反馈改善机制。要将工作汇报、经验交流常态化、制度化,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沟通等途径,向学员、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等群体了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施行效果。组建课题组,专门完成具有长期性、定期性的调研项目,以调研反馈数据为基础,展开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研究成果。最后,完善成果运用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实践之中的优秀经验加以总结,形成正式文件,通过党的意志层层加以贯彻,不断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注釋
①②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5、63、61页。
④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责任编辑:浩 淼 ??文 刀 ?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Li Jie ??Tang Xin
Abstrac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new era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Party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straighten out the main body of responsibility, form a reasonabl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Party committees and multi-departments; establish the vertical union between schools, colleges and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horizontal un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specialties; optimize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form. To comply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perfected through clarifying guiding principles, designing training levels and teaching modules, constructing diversified responsibility subjec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curriculum, and establishing a matching system of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er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for Party m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