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发展的研究策略

    韦小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聚焦课堂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群文阅读,将一篇或若干篇课文作为阅读的基础,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能有机地利用课本资源。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多文本语境的交叉建构中拓宽阅读视野,掌握阅读方法,开阔思维角度,参与体验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我让初二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两本书的整本阅读,在开学之初就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完成这两本书的思维导图,我给学生提示的是从两个方面去构思:一方面是求同,另一方面则是求异。有的学生在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思维导图中以人物为线来构思出毛泽东革命的一生和文学的一生,除了书中的内容还列举了他在长征中的事迹,以及他的文学著作,这就是求同思维;有的同学阅读《昆虫记》后,根据昆虫生活习性的异同来进行行设思维导图,这就是求异思维;有的同学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不同意见,这就是逆向思维。

    群文阅读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一组一组读,读多样化文本的组合。读后必须要进行思维训练才能达到语言与逻辑的很好结合,更好地完成写作。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数量求多,或是泛泛地多读,也不是形式求丰,而主要是思维的训练、思想的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

    例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没有把“不求甚解”作为事情的结束,而是说没有再去在字面上多作分析,把困惑之处仍旧记在心上。一旦遇到其他的诗文,或生活中的某些感受,有了新的感悟,触类旁通,就把疑惑解决了。从整篇文章着眼,联系陶渊明其他有关的诗文,收获一定会更多一些。

    在教授《祝福》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鲁迅笔下的这一类人”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尝试阅读《孔乙己》《白光》《幸福家庭》等鲁迅的其他小说,然后以其中的一类人作为对象进行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体现出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有学生重点分析了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发现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被科举制度迫害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解放个性的知识分子和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等。学生发现作者通过作品展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阐述,其创作受到了明治维新等启蒙思潮的影响,也体现出了鲁迅本人的先鋒意识。这样的分析既让学生整合了群文阅读的收获,又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感受。

    群文阅读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种阅读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输出表达的方法能促使学生得到训练,并展示自己的收获,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