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效能的思考

    王世娟

    摘要:产品质量监督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产品质量监督还存在监督不到位,行政效能低下的问题。解决行政监督的效能问题是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目前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的现状谈起,分析了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效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即通过提高技术手段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创新执法流程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利用信息化执法手段提升执法效能等解决方法;提高案源发现能力提升执法效能;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执法效能。

    关键词:提高;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效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44-02

    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己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触目惊心的质量安全事件接连发生,这使得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人们开始质疑行政执法背后的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峻考验。所以,怎样在有限的执法资源内提高我们的行政执法效能,转变创新监管方式,使有限的监管资源最大效率的投入到企业监管中,建立健全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提升整体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我们行政执法部门所面临的一个艰巨的课题,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目前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的现状

    产品质量检验体系是行政执法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主要作用就是以监督抽查的方式,对国家规定条件中的生产单位生产制作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通过抽样检测进行风险评估,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由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市(地)级和县(市)级四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络构成。这四级检验网络中除行政管理部门外,各包含有质量检验机构,这四个级别的检验机构要严格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承担各自的检验任务。比如国家级检测中心要承担国家级的监督检测任务;省内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层次划分,重要的、技术要求高以及生产企业相对较少而分散的产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安排;地市级监督检验机构是全国监督检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完成本地区的监督检验任务外,还要负责协调省级和国家级委托的监督抽检任务,相对来讲地市级的监督检验机构任务量最大;县级质量检验机构其技术力量、装备水平相对薄弱,只负责辖区内的部分产品检验,任务量最小。

    日常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制度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辖市和县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制定《受检产品目录》的形式,对地方的重要产品实行经常性的、周期性的日常监督检验。这种日常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制度具有计划性强,可比性强等特点,有利于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并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根据动态监测数据加强宏观管理。由于日常监督检验的产品量大面广,任务繁重,为避免发生同一企业、同一产品、同一时间的重复检验问题,《受检产品目录》由省级质量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省、市、县三级质量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二、当前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效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立法的滞后性是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客观因素

    我国的技术监督法律,已形成一个专门的法律体系。但从时间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实施近30年,已经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中的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不适用,与实际执法工作脱离。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老的技术标准已明显落后,远无法适应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正如当塑化剂在台湾被查出危害人体健康时,我们的相关产品的检验标准里竟没有相关指标的检验要求,这无疑从标准设定层面上就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二) 案源发现工作机制的保守性是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内在因素

    案源发现能力是提高监管效能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检验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案源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理对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把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中,至少也能做到亡羊补牢。我们现实情况是案件来源比较单一,往往是媒体报道出来了我们才发现问题,于是全国“大搜捕”,各种整治铺天盖地而来,没有起到早发现、早控制的效果。三鹿奶粉等案件就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产品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缺陷,多层次的监测评价、监督举报、全民参与等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行政执法手段落后是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根本因素

    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我们提高行政执法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现在大部分还在沿用过去的更多依靠经验的工作方法,没有做到有效地利用好现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

    (四)执法人员整体能力与素质是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重要因素

    执法素质,是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品德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执法素质的问题表现在:执法过程中政治敏感性不强,忽视了执法的政治效果;执法的能力、水平不高,影响了执法的实际效果;执法的配合意识差,甚至直接造成执法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后果。

    (五)行政执法工作方法的创新是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

    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着执法人员少,监管范围广,监管任务重的实际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人员中,更加准确、规范的执法。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

    三、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效能的方法

    (一)通过提高技术手段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我们提高行政执法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应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探索出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行政效能。

    1.通过快速识假方法的研究提升执法效能

    质量技术监督执法区别与其他执法部门的主要一点就是行政执法是靠数据说话,以技术执法为主,主要的执法手段就是先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技术机构出具产品质量报告,然后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日常工作中对市场产品进行监督检测时,样品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先用快速辨假的方法先进行筛选,筛选出疑似不合格的产品,再对疑似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这样可以大量的减少人力物力,在有限的执法、检测资源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技术前移提高执法效能

    技术前移就是比较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叫公共检测车,检验检测人员跟随检测车与执法人员一道到执法现场,对一些能够当场做出检验检测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通过检测车技术力量和执法监管相结合,避免在日常监管中不必要的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浪费和损失,保证能够把最好的技术力量和检验检测手段推向安全监管的第一线,促进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与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机融合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执法的整体优势,提升监管效能。

    (二)通过创新执法流程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1.准备工作科学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更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检查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相关的规则,做到准备充分。包括:确定检查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应对突发事件、准备执法过程中的工具材料等等。能想到情况都提前做好预案,该应对的都做到心中有数,准备齐全,就能做到成功率高,自然提高了执法效能。

    2.现场检查科学化

    现场检查对整个行政执法工作至关重要,现场检查的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案件办理的成功,提高现场检查的科学化水平对增强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有很大作用。

    3.固定证据科学化

    证据是整个执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只有证据确凿才能保证执法行为的有效,因此这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执法效能最为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记录现场固定、书面证据固定、视频证据固定、书证固定等方面。要保证证据收集越全越好,越详细越好。

    4.文书制作标准化

    行政执法文书是执法活动的原始记录,是行政主体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是保障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立于不败之地的证据。因此要做到文书制作标准、规范,内容齐全以及时间上的关联性和合法性。

    (三)利用信息化执法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1.利用手机来提高执法效能

    采用手机客户端软件技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拍照、摄像、录音、打印、定位等功能并实时与内部系统交互,满足执法人员查询、调度、执法、取证、罚单打印等现场执法需求。

    2. 利用计算机的后台受理服务提高执法效能

    建立本单位计算机后台处理网,分级管理,统一受理各执法人员或公众报案, 12315和12365处理受理中心接收传送来的信息,及时呈报,以最快的速度调度车辆或人员进行处理,提高执法效能。

    (四)提高案源发现能力提升执法效能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案源的发现能力:一是日常巡查是发现案源的基本途径;二是社会各界的举报线索是发现案源的重要途径;三是专项整治是深挖案件根源的有力举措;四是年度报告是查明企业违法案件的有效途径;五是回访企业、定期检查是发现案源的必要手段。

    (五)通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执法效能

    1.把法律法规学习摆在行政执法的首位

    法律法规是行政行为的依据,是行政权力的规范,任何人不得超越。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从立案前的审查到案件执行完毕,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步骤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从执法理念到具体执法行为都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这就要求所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要熟知业务范围内的法律知识。

    2.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政治素质上,要大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使执法人员懂得执法也是服务,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业务素质上,要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重视创新执法手段的学习,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技术,不断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在法律素质上,要把系统法律知识学习和专业法律知识学习相结合,尽快实现执法水平由业务型向法律管理型的转变,在执法中真正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