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是一个有限的经济地理单元

    专业化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县能够培育形成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力强的产业就已经很不错了。

    按行政等级,我国实际形成了省、市(地级市)州、县、乡镇四级地方行政区划,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有一定的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与之相对应,并对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方式以及经济活动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省级行政区划面积大多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则达到数千万人。市(地级市)州行政区划面积大多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規模达到数百万人。县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地域单元,尽管其面积最大的可以达到20.23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可以达到230万人,但总体而言县域行政区划面积和人口规模还是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例如,河北省102个县平均面积140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42.1万人。浙江省34个县平均面积147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平均40.1万人。四川省114个县平均面积364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46万人。若除去三州地广人稀的县之外,四川其余的67个县平均面积只有195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67万人。114个县中有10个县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有29个县人口不足10万人。

    这种有限的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决定了县域内自然资源、土地、人力以及市场规模都相对有限,其要素禀赋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水平不高,从而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极大的约束。一方面,有限的地域面积使得县域内先天生成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有限,可供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较小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到县域人力资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制约着市场规模的形成与扩大。尤其是人口规模大小与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相关性。2016年四川全省GDP超过200亿元的23个县中,百万人口大县就占了15个。而人口稀少的县经济总量大多不足1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有限的人口规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有限的地域、有限的人口、有限的资源,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产业部门相对单一。受资源要素的限制和约束,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不可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难以拥有多个产业门类和行业,也难以支撑多个大的产业群体的发展。二是在供给——生产——需求的经济链条中客观上存在着两个断口,从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领域及其发展规模。一方面县域资源要素结构与生产投入结构之间存在极不对称的断口,即县域自身的资源要素结构与生产投入结构之间存在极大的非对称性。另一方面则是县域产出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存在不对称的断口;三是资源要素供求存在缺口。即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要素与县域内可提供的资源要素之间存在缺口,主要表现为资金缺口、技术缺口和人才缺口。资本、人力、技术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资本、人力、技术属于可移动、可改变的区域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县域之外的区域获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县域产业的市场规模可以扩展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但与市辖区这样的城市地域相比,县域在吸聚资本、人力、技术这些高级要素以及拓展市场空间方面显然处于劣势。现实中,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多地呈现出向城市地域特别是大中城市集聚的趋势,从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支撑明显不足。

    作为一个有限的经济地理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很容易出现范围不经济的情形。即如果县域经济活动的范围过大,特别是所要发展的产业门类和行业过多,则可能因为受制于资源要素的有限性,难以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范围不经济。与此相反,如果县域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少数几个产业,则可能形成相对较大的产业规模,培育出经济高效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产业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总是要落实到县域的地理空间上,地域空间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条件约束。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考虑在一个有限的经济地理单元内拥有多少可供利用的资源要素以及有多大的吸聚资源要素的能力,从而避免产业发展中的“小而全”现象和范围不经济。因此,专业化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多省区都将培育具有特色的专业县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一些县提出要培育形成五六个、甚至七八个产业,大多脱离了县域作为一个有限经济地理单元的特性。事实上,一个县能够培育形成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力强的产业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对于那些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大的袖珍县而言则显得更为重要。现实中,以一两个产业、甚至一两个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群体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事例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