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中审美的细化

    凌智

    摘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大前提下,如何巧妙而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解决学生专业素养不足带来的学习难题?教师只有充分将美术鉴赏细化,针对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目的有的放矢,才能将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熔于一炉。通过对比式欣赏、宝藏式欣赏、改变式欣赏、情境式欣赏等方式对作品进行细化处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中来。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每次鉴赏都聚焦关键要素,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感知、去参与,想不成为教学的主体都难。

    关键词:学生主体?细化审美?宝藏课堂

    引言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于是当下很多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团团坐、讨论表等模式层出不穷。在笔者与很多次公开课后的学生沟通中,学生普遍反映,自己本来就不太懂,如果自己欣赏,填写表格,觉得什么也没有学到。怎样才能在确保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走进艺术美的殿堂,充分领略艺术的魅力呢?教师应当将欣赏细化,杜绝大而化之的欣赏方式,突出核心,有指向性地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教师职业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的一个“细”字,值得仔细揣摩。

    当下的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但美术课没有考试压力。在美的海洋里徜徉,我想没有人是不愿意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才是老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个方向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现在的公开课,必分小组,必讨论,必填学习任务表,必写个人鉴赏心得与小结。此方法是好方法,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只要形式而不求结果。在公开课后与学生私下交流中,学生的反馈是,本来就不懂,谈不上鉴赏;填表费时间,来不及;课上完,没学到新的知识,也没有提升鉴赏能力。

    因此,当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专业素养引导之间如何协调,才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美术鉴赏,当从作品的欣赏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直接让学生去欣赏,因为学生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学生喜欢写实,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感受不深,对于西方近现代作品无法理解,对于中国传统工艺不甚了解,对于民间美术嗤之以鼻。教师应当将作品中各方面的内涵加以提炼、概括、归纳、总结,提取精华部分并将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能一言概之,而要细化审美。

    上美术课,应当是一次寻宝之旅。我给自己的课堂起名叫“宝藏课堂”,努力使学生获得一种打开宝藏库的审美感受,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最后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欣赏作品的方式方法,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对比式欣赏

    对比式欣赏较为常见,很多老师会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这里要说的对比式欣赏可能内容与形式更加宽泛,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某一方面特质,进而感受到作品的美。

    (一)正向对比

    正向对比就是当语言比较苍白无力,学生感受不深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来增强学生的画面感。例如,欣赏唐代的仕女画,如果只是使用造型準确、栩栩如生等词汇来表述,学生可能就没有任何的反馈,觉得仕女画不过如此。但是通过与真人版仕女做对比(在体态、妆容、服饰、动作等方面),学生就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于是就将作品的美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一般如艺术与现实的对比,或者是美术作品当中的相互对比,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反向对比

    当作品无法使用恰当的正向对比的时候,要善于变换思路,有的时候一个反面的典型,可以让学生知道作品的难能可贵之处。在欣赏古代中国画作品的时候,我会用到一些仿作的例子,通过仿作和原作的对比,找出原作的线条、设色等微妙之处。作品的美,更需要反面的典型来加以衬托。线条的流畅与不流畅,色调的和谐与不和谐,色彩的艳俗与淡雅,艺术没有具体的标准,反向对比就如同使作品有了一个标准,使学生更容易抓住它的美。

    (三)文化对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艺术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人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抓住文化的根,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学生更能明白作品的内涵。这个对比,可以是中西对比,也可以是同文化不同时期的对比,如对比文艺复兴早期和盛期的圣母画像,可以看到从乔托到马萨乔、多纳泰罗、维罗基奥,再到文艺复兴三杰的变化,人文主义是什么,通过圣母的表情变化就可以一目了然。

    二、宝藏式欣赏

    我给自己的课堂起名叫“宝藏课堂”。这不是说我的课堂有多宝贵,而是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像寻宝一般,经历一个层层递进的艺术发现之旅。那么,一幅美术作品的图片,又怎样变成一件“宝藏”呢?

    (一)从局部到整体

    课堂需要一些神秘感,学生对作品和对作者的认知要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学习《具象艺术》一课时,引导学生欣赏《阿尔诺芬妮夫妇像》,从墙上镜子周边镶嵌的《耶稣受难图》看起,引出镜子里的人物和吊灯,再反推出画面主要部分的人物,最后用画面零散点缀的物品来诠释画面的真实性和时代特征。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一幅一览无遗的作品产生了丰富的层次,好像正在讲述一个故事。

    (二)从整体到局部

    没有任何一种审美,能够替代我们站在真迹面前产生的那种震撼。但是,美术课堂也不可能给学生展示真迹,我们如何才能让大师的作品在学生眼前变得真实、生动、细腻,而不再遥不可及呢?唯有细节!高清大图的展示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原作的精彩,但再高清的大图,投射到屏幕上,可视范围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整后分,首先了解构图、色调、意境等整体气韵,然后逐步深入,如同探索一座宝山一般,进入作品中去。细节的呈现,使得作品变成了一座可攀登的山峰,作者的内涵、情感、技巧都一一展现在面前。

    (三)迁移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的元素有共同之处,从一件作品中的美迁移到另外的作品,或者是生活,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这也是一种有趣的欣赏方式。在某一节课上,我用到了齐白石的一幅作品,将图中几只聚在一起的青蛙比喻成课间聊游戏的男生,各有各的表情和动作,然后问他们:有一个男生听到了,也想加入其中,他从哪里过来合适?解决构图问题,然后问以什么姿态过来,打开思路,最后呈现齐白石的完整作品,一只青蛙从远处伸直了身躯弹跳过来。学生在觉得有趣的同时,瞬间感受到了齐白石作品当中的生动性、趣味性,无须用更多空洞的语言去形容。

    三、改变式欣赏

    大师作品之美,美在方方面面,有的突出氣势,有的突出色彩,有的突出文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鉴赏的过程中,抓住作品的精髓,通过特殊的方法,隐藏作品中最美的一些元素,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一针见血地解决“美在哪儿”的问题。

    (一)去除局部对比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形神兼备,其中如何理解传神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对事物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在欣赏曾鲸《张卿子像》的时候,我运用软件去掉了张卿子的胡子,先给学生展示年轻的张卿子,再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人物的细节,猜猜职业,最后展示原图,通过抚须的动作,学生瞬间体会到什么叫“儒雅文士”,以及医生的“悲天悯人”。

    (二)去色对比彩色

    我们见多了色彩的绚丽,往往容易忽视眼前的美,所以适当地隐藏,再对比展现,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截取部分对比整体

    通过不完整的画面,可以感受构图的合理与不合理,可以感受色彩的单调与对比,可以感受动态的单一与多元。欣赏截取的图,是为了展现下一步完整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结合层层铺垫的“宝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审美的殿堂。

    四、情境式欣赏

    (一)教师模拟创作

    此“模拟”并非一定是教师示范,也可以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按照美术创作的规律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等帮助实现。在美术鉴赏当中,如果只欣赏大师作品,学生心中总会觉得距离有些遥远,如果老师能够利用相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才会深刻。

    (二)“朋友圈”式欣赏

    要做一个“有心”的美术教师,因为美术教师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所以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所谓“朋友圈”式欣赏,可以是教师真正的朋友圈内容,比如我有一个好友,每天坚持在微信朋友圈发水墨漫画,或生活感悟,或精彩一瞬,颇有才华,这样的例子用在教学中效果就很好。除了自己的朋友圈外,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一些精彩实例,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艺术之间的故事,或者来源于生活周边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都可以是美术欣赏的来源。不过,教师对于艺术观点和审美方向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子也要用得其所。

    欣赏方式能列举的是有限的。归根结底,教师先审美,然后通过专业的美术素养转化成美的精华,再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吸收。这个欣赏方式的呈现,其实就是教师艺术修养的凝结。

    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无论何种课堂模式,如自育自学、反转课堂等,对教师都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广泛,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工艺美术史、书法史乃至摄影等知识一应俱全,对于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尚且是巨大的考验,更别说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因此,由专业教师将课堂细化,带动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欣赏,最终获得完整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体验、美的升华、美的熏陶,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一种可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