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学制初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策略

    管晓琴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常以文言单元的形式呈现。文言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文言相关知识,在经典诵读中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导向,透过说理获得成长的启迪。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作为特殊的文章类型,其书写表达与现代用语差异明显,学生学习掌握难度较大。而文言文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特别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初一是学生小升初的过度阶段,该阶段也是文言文教学引导的黄金期。文言文篇幅增加,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学习较为吃力。因此五四制小升初文言文衔接教学的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有意思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处于衔接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十分必要。教师在衔接教学初期,可以选取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或者诗歌,兼顾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保持文言文学习的源源动力,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习。例如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背诵。趣味古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借助歌曲或者配乐诗朗诵,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的歌曲,学生在欣赏优美的歌曲时自觉进入文本。也可以用故事导入,在讲解《五柳先生传》时引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与文本相关的佳句,趣味故事,消除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引导其自觉主动地学习文言文。

    二、引导学生文言文阅读拓展

    文言文衔接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关注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得益于有效的阅读拓展。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或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接受文言文的熏陶,在经典阅读篇目的诵读中,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也获得成长发展的启迪。阅读拓展对于初中文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可以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主题相近或相反的课外文言文迁移。

    例如,组织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神话故事,就可选《共公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等文章,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起到教学巩固的作用。例如,组织国学诵读活动,让学生系统专门地学习《论语》《孟子》《诗经》等古代典籍,在诵读中整体感悟,体会,鉴赏。开发校本教材,推出诵读经典教育手册等,让学生诵读中理解、消化,在阅读中养成文言文阅读的好习惯,奠定了课堂文言文学习的知识基础。

    三、构建文言衔接教学知识体

    鉴于初中文言文衔接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知识体系的衔接优化。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课堂的组织、课下的指导,都契合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实际,也契合学生认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连贯性和影响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做好文言语法知识的拓展教学,或放低起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等,都密切联系学生原有的文言认知,做好与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关联,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在巩固复习中开启新知识学习的大门。

    例如,在教《伤仲永》时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仲永天资聪明,但最后泯然众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普通人的呢?”这样的问题较为直白,也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基于自我认知尝试解答,使得初中文言文教学顺利过渡,有效衔接。教师只有做好知识体系的衔接部署,才能把握好各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和难点,确保文言文教学的循序渐进。在知识体系的影响下,初中生文言文学习也實现了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四、通过写作练习开展衔接学习及训练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经验。学生在写作中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对比手法等写作技巧进行文章的写作润色。在写作中也习惯借鉴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景抒情的手法等。而这也是文言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更是文言文学习的突破口。要想做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衔接学习及训练,可以从写作入手。

    例如,讲解《陋室铭》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托物言志。教师让学生延伸思考: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联系到《陋室铭》的教学中,托物言志的表达思路是怎样的,在细致的梳理学习中掌握文本知识。《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通过写陋室来表达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主旨。

    综上所述,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强化,学习自主性提升的基础上,基于合理的教学体系,做好小学到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过度,才能确保文言文教学的成效。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201700)